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1-6-3 19:58 编辑
开场白…… 不经不觉,成都耳机展已经走过三个年头了,随着国内新冠疫情逐渐稳定,各方面管控有序,展会举办也相对稳妥。
作为我国西部,规模最大,耳机类产品最集中的展会,成都耳机展为厂商和烧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互平台,烧友可以在为期两天的展会上,听到最齐全的耳机类器材,厂商也可以通过这场活动,直接面对消费者,听取消费者最直观的体验反馈,在后续产品研发上获得可靠,准确的方向,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今年成都耳机展,新品也不少,尤其是随身器材方面,不少高端产品在这场西部耳机盛会中上演了首秀。其中包括声名在外的森海塞尔旗舰IE900,韩国数播巨头Astell&Kern新品SE180,国内产品方面,有凯音的限定版N6II(R01音频主板),采用R2R方案的新音频主板(R01)。臻铜限量版N8,海菲曼的新播放器,HM901R,国内知名耳塞品牌,达音科技的性价比静电圈铁EST112,知名定制耳塞厂牌UM的新旗舰Mason FS等。当然,新品不止以上,这只是本次展会的一些亮点。更多新品分享,请接续浏览本文。
正文 这次逛展的路线没有按照展位的数字编号顺序,以下分享到的展位/品牌不分先后。 (一)吟竹厅 铁三角 ![]()
![]()
铁三角的展位依旧霸气,整个小展厅都包下来了,二主要展示的有三部分,木壳耳机有两款推出了已经一段时间,但供不应求的型号,尤其是旗舰ATH-AWKT/f,这只采用了黑檀木耳机外壳的旗舰,拥有出色的声场空间,良好的高低频延伸,丰富,精致的声音细节。音色上相对旁边采用了浅田樱木外壳的ATH-AWAS/f更加凝聚,密度更高,线条感更深刻。而一旁的红色樱木外壳的ATH-AWAS/f,声音宽松,温润,柔和中带有良好的质感和弹性。演绎人声录音,在听感上丝毫不逊色一身旁的旗舰。
在展厅左侧,展出一套推出不久的系统,耳放AT-BHA100和解码AT-DAC100。这套组合不到13000的售价,可以算是目前铁三角主推的桌面系统。试听了驱动空气动圈ATH-ADX5000的一套组合,效果不错,舒展大气的声场,但微动态表现亦然不差,临场感良好。而一旁采用DPS-L2做转盘,数字输出连接铁三角AT-BHA100+AT-DAC100组合,接的是ATH-AP2000Ti耳机,声音的线条感和细节还原表现不错。
最后还试了一下铁三角的便携系列,一款推出不久的小耳塞~ATH-IEX1。能用“1”去命名的,都不会是弱者了,旗舰是必然的。技术亮点是在原有的主动双推挽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了被动被动增幅单元。这一举措,有效提升喇叭效率的同时,降低声音失真,能获得更干净,纯粹而有下潜的低音,拓展了声场纵深感。听感方面,这款新旗舰声音自然舒展,中频细腻,流行,人声,爵士都有良好表现。
(二)颂兰厅STAX声的诗
第二间独立展厅,展示的是日本著名静电品牌STAX静电系统。展出了一台刚推出不久的中高端静电耳放SRM-500T,以及这个系列的顶级SRM-700T/SRM-700S两台上市近一年的高端静电耳放,而前旗舰SRM-T8000也有到场。试听了新的SRM-500T,搭配的耳机是他们的周年纪念型号SR-L300Ltd。找了一首室内乐试听,声音纤细,精致,平滑,声底干净,静电耳机的优势于此。虽然低音的力度并不是太强,但细腻自然的听感并不是动圈和一般平板耳机可比拟的。
另外几套系统在我进展厅的时候,还在调试,所以就没去细品了,SRM-700T/SRM-700S在去年的广州耳机展的时候已经听过,搭配SR-L700MKII素质和听感兼备。在SRM-T8000之下,这两台耳放是高端静电玩家的选择。尤其是SR-L700/SRM-L700MKII用户,非常值得考虑。当然,如果预算有限,对而求其次,选择新品SRM-500T也是很不错了。
(三)赠柳厅 锦锋音响/歌德,谷津,原创
这个房间展示的是原创和谷津的台式音频设备,有原创的CD机和耳放,谷津的解码功放一体机等。
这次试听了估计的Q-15接歌德RS1。试听了两首蔡琴姐姐的老歌,声音中正,平衡,人声厚度质感等方面都不错。这台Q-15其实还带前级功能,是给音箱玩家用的,耳机输出只是其中一个功能而已。但也发挥不差,RS1是歌德的经典,虽然不是老版本,但音质还是扛扛的。原创的电子管耳放,这次参展的是旗舰OPA-3A和中坚实力派OPA-5A。两台耳放驱动歌德耳机和HIFIMAN的平板耳机都有不错的收效。尤其是OPA-3A,推SUSVARA还是有板有眼,细节,层次,微动态等都可圈可点,声场也能完全打开。电子管耳放厚实饱满,透明温暖的声音,非常适合搭配像SUSVARA这类素质型的平板耳机。
这件房里,还展出了安润代理的新品Tiglon发烧线材。
(四)咏荷厅 黎音
黎音的展厅,去到的时候还在布展。所以只能留下两张图片。
(五)忆梅厅 海帆音频
这房间是我听到过这么多个房间里面,器材整体水准最佳的一个房间,先有ALLNIC的六位数身价耳机系统,解码是D-5000 DHT,纯电子管解码,耳放是HPA-5000 XL发烧级电子管耳放。搭配的是MEZE EmpyreanPhoenix,这一套组合的声音贵气,宽松,细腻,精致,均衡,一听就是高端器材的声音,不得了。一看售价,终于明白为什么音质那么好。不过买不起听一下也是好的。
旁边的一套也是不错,但后来听展厅工作人员介绍才知道,用来做音源的黑胶唱机,用到的唱头才几十块。第二套试听的系统同样用了ALLNIC的耳放,这个厂牌,东西真不错,就是价格也很好看。第二套设备搭配的耳放是HPA-3000GT,所使用的耳机是MEZE的Empyrean。听感虽然不如第一套那么游刃有余,但不去仔细对比,这套组合依旧属于听感与素质并重的组合。细腻度,宽松感都不错。
第三套试听的组合,声音风格相对鲜明一点,这套组合的耳放是蓝色夏威夷。而这套组合的亮点在那台十几万的解码,Berkeley Audio 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但坦白讲,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前两套系统的声音,尤其是第一套系统。这第三套系统,我觉得素质是有的,只是听感上不如前两套那么宽松顺滑自然。
试听的第四套组合,是NuPrime Alita DSD音乐解码平衡耳放。驱动的是拜雅的T5,万元以内的一体机,音质坦白说一般般,能花这个价格,选择还是挺多的。声音和前面三套是没法比的,一耳朵几乎能分辨出。主要是细腻度,宽松度,质感,等多方面的差距,但毕竟售价也差距挺明显,所以也没啥好比较了。
(六)总府厅 得帆科技 / ECT 算是这么多个独立厅房里,人气比较热的一间房。里面驻足着国内两代总代,ECT和得帆科技。而且这次参展的产品均为进口便携音频产品。
按照游览的顺序去写。
得帆科技 Astell&Kern SE180 这次主要展出的是新机SE180,这次成都展也是这台新机的首度曝光。所以人气还是很不错了。SE180是所在系列的第三台机型,之前两台播放器SE100和SE200都有采用ES9038Pro芯片作为DAC,经过前面两代产品的积累,这次SE180依旧采用ES9038Pro作为其DAC芯片,但不同的是,SE180是一台可更换音频主板的机器,也就是说,后续还有更多不同音频方案的主板推出市场,而配机推出的方案,是选用了ES9038Pro的方案。也足见AK对这片DAC的认可及调音的稳定性。会场上听了一下SE180,展台上展示的几台样机都是标配ES9038Pro,声音还是蛮有AK的风格传承,虽然不算浓郁且修饰明显的声音,但淡淡的声音渲染,营造出良好的音乐氛围,声场舒展,身音有质感,密度感佳。这次新机也新配备4.4mm耳机接口,所以玩4.4mm平衡耳机的,可以无障碍插入了。
有幸在展会首日,借了一台SE180回酒店细听,而官方唯一的一块双AK4497DAC的音频主板,我也顺手拿来了。听感上,我个人更喜欢这块音频主板,经历了SP1000的一系列特俗金属限量版等反复折腾,还有那个SP1000M,你说移动版也行,迷你版也行,总之声音没在SP1000之上,但又想把素质往SP1000这方向靠拢,够折腾不?还没完,这次来了个SE180,直接做了个选购AK4497(双片)方案。折腾完没?估计差不多了,因为AKM的岛国事件,在音频圈几乎已经不是秘密,所以AK4497估计不久便绝迹江湖,所以这块AK4497音频模块,异常珍贵。声音方面,更佳温暖,细腻,饱满,刚性和力度方面或许稍有不及,但音乐气氛,声音渲染绝对是让你感受到诚意的。素质也能交货。细节,线条清晰度,层次感,空间感,声场的宽度,高音延展等,都表现出色,推力比前两代SE机型有提升。有时想想,我拿AK的播放器,是希望有个安静舒心的听音感受,不一定要它忠实还原音乐文件,不一定要它素质到达播放器的天花板,无敌挺寂寞的。也不一定要它推力大到能推大耳机,没意义,我也不会戴着头戴耳机出街。而使用多年,它一致能给予我的是,能用得省心,声音氛围感良好,适合听歌而不是分细音乐和器材。当然,积累这些年,SE180的声音素质已经不错,对比前面两代,进步明显。而这块双AK4497的音频主板,我觉得如果你买得起SE180,最好还是配一块吧,声音绝对不差,素质,乐感兼备。 ————————————————
ECT
ECT的展位每次都是最多高端随身玩家光顾的展位,主力四大高端耳塞/耳机品牌:final,Campfire,Empire,Noble,这次出展,四大品牌的主力及旗舰都悉数登场。
其实这四大品牌展出的塞子,基本都有听过一遍,这里就每个品牌选一款分享吧。 以下排名部分先后
final 糸竹管弦 上次展会报道有分享过这款耳塞的听感,此前也有出了一篇文章,这是一款声音均衡,硬素质优秀的顶级动圈,铍振膜单元,从A8000身上积累了铍振膜动圈的制作经验并加以改进,通过搭配新的耳机线,进一步改良工艺,提升声音的均衡度及个别素质。让耳机对音乐的适应面更广阔。均衡大气的糸竹管弦,无论是演绎一般通俗流行音乐,或是场面宏大的管弦乐,都能表现得游刃有余,当然,这个评价是基于入耳式耳塞之间的对比。动圈耳塞里面,完全驱动,完全煲机的糸竹管弦,算是目前我听到过的产品当中,声音表现最均衡全面的一款。
Campfire Vega2020 Campfire是一家很有潜力的便携音频产品厂牌,从第一款听到的耳塞Lyra到今天同样采用陶瓷外壳的Vega2020,Campfire的调音一直在进步,通过数代产品,不断积累经验,聆听客户的意见,调音也日崔成熟。2020版太阳神就是一个例子。这次推出的陶瓷腔体耳塞,一共有两款,这里选了单元动圈的Vega和大家分享。Vega保留了初代饱满厚实的低音,同样采用金刚石振膜,保证了声音的力度,动态和刚性。腔体方面,久违了的陶瓷腔体又再登场,只是这次换上了是纯白色陶瓷腔体+不锈钢导音管。新版Vega并不难推,但新机状态低音还是会稍为有点多,经过一段时间煲机,低音的量感会有所收敛,声音变得更紧致扎实。和前代类似的是,Vega2020都是低音饱满量足,感染力强,都是走通俗流行调音风格。 Empire VALKYRIE MKII
除了旗舰奥丁就到这款VALKYRIE MKII了,单元结构式圈铁静电,而且单元数不多,四分频的架构。声音氛围感挺不错的。但毕竟单元数目没有奥丁多,微动态,声音密度,声场等方面会逊色于奥丁。但售价也比奥丁低了一截。作为整个系列的次顶级型号,万元的身价,声音整体素质良好。不过这个价位选择很多,所以适不适合自己,真的得听过了才有答案。佩戴舒适性和隔音,都不差,Empire的调音谈不上毒,但耐听度还是挺不错的。
Noble 苏丹<大马士革限定版>
最后一个分享品牌,我选了他们的旗舰苏丹大马士甲版,听过的次数不多,但声音我挺满意的,对比奥丁,它多了一份难得的平静。作为售价2万多的旗舰,音质不容置疑的,都到了这个级别的,区别只是调音取向,也是设计者自己对声音理解的不同罢了。所以,花再多的笔墨去褒赞,反而会有点刻意了。我喜欢它的声音卖点是,声场开阔,细节丰富但不夸大,三频均衡耐听。音源素质足够的话,苏丹绝对是可以退烧的耳塞。
ECT展位好玩的塞子很多,除了上述分享的这些主打产品,也有一些是性价比爆棚的,比如final的A3000/A4000,此前有文章分享过,这里就不过多重复了。这两款A系列的千元级耳塞,声音属于清新舒展,声场宽广的类型,A4000中频会比A3000讨好些。而且驱动型也更好一点。A3000适合有一定烧龄的朋友选择。总之各有千秋。
这个独立展厅,到这里就分享完毕。
(七)谊圆厅 森海塞尔 时间关系,选重点曲听,重点的重点肯定是刚发布的IE900啦。这款塞子,多少会让一些烧友意外。过去不少朋友都以为,出到‘800“就已经到头了,结果几年后,来了个800s,然后今天有了比800系列更厉害的IE900。
外壳由陶瓷换成了铝合金,从加工工艺上看,似乎更费劲了,但我还是喜欢以前800s的陶瓷外壳,当然了,说到内部结构不好调整,一切为了调音,那就没办法了。要在振膜面积不大的前提下,做出充沛且有下潜有质量的低音,不依赖腔体的内部结构设计几乎不可能,采用了金属腔体设计,肯定是和声音进一步升级有关的。
展位上IE900是真的火爆,第一天我转了两回还是很多人轮候试听,直到第三回,我才排上了试听。声音的确是目前动圈耳塞里面的一面旗帜。均衡,大气,低音并不厚重,后来我把耳套换成记忆海绵套,低音的量感上来了,听感更饱满。声场拉得开,空间感明显,演绎小编制室内乐游刃有余,大编制管弦乐虽不能与大耳机一较高下,但整体听感也有模有样,它可是一个小口径动圈啊,牛!IE900在我的DPS-L2下并不难驱动,估计也吸取了前两代旗舰的经验,对音源的适应性更友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