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前后越来越多的现代声古典录音唱片,大量冲击数码唱片市场的眼球。
仔细听声音的话,基本效果是林恩Linn那种流行化去解析、强调水洗干净音色的流行音乐录音的效果。但肯定比林恩的要强很多。但是明显有去细节的痕迹,粉饰调音较多。
一看这些唱片,连具体演奏出版信息都不全,只是强调简约色调和字样。那从表面就证明基本就和主流古典唱片脱钩了。只能当普及版来看待。
演奏上的古典音乐的现代风格诠释确实有冲击力、有个性表现还是可以接纳的。
但录音风格如果变得流行化走向,那基本就是市场导向的情况了。市场导向的地气是什么,就是要照顾很多器材不大好的用户。应该是普遍低于拜亚600欧990耳机的程度,990直接能听出新录音和老录音的差距。
就录音效果而言,古典音乐录音的主要核心价值:在于声音细节的丰富。这样可以极大的揭示演奏手法细节,艺术表现魅力的信息量全都在其中得到体现。
传统EMI录音的音色值得肯定。当时连DG都有点微妙的走市场化冲击力导向,录音音色的力度较大。以后随时代的推移,为了赚钱大牌录音品牌市场化接地气的回声混响就越来越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