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音可若瓦很像一个“佛系”品牌,一年只出一两款耳机,看看别人家每年开N场发布会好不欢乐,音可若瓦就是那么泰然自若~。不过,这个牌子推出的耳机,每一次都不会让我失望。我记得我当年是从一条RW-777开始认识到它的,虽然大家都在诟病它外观上的抄袭(hifiman躺枪),但不得不说声音足以让人闭嘴,直到后来出现的RW-1000开始往自主原创上开弓,于是慢慢有了自己的风格定位。直到RW-2000的出现,无论颜值还是制造工艺都有了显著提升,RW-2000这个我刚到手,简单聊聊体验。
先简单说说不带海绵套的声音吧:整体声音偏薄,全频段齿音控制优秀,解析度出色,听乐器时候感觉眼前一亮,特别是吉他古筝等弦乐的亮度很高,但是......我不喜欢这样的声音,跟耳机无关,纯属个人喜好的问题。因为我不喜欢听纯音乐哈哈~,如果你喜欢的话可以不戴套试试,很酸爽。 一般来说平头塞戴上套子声音会变厚实的,测试过后果不其然。实心套的话中频和低频过于肥厚了点,高频稍稍压暗了一些,听流行会很有味道。但是厂商送的大多数是空心套,各种试过之后,我发现空心套才是我的最爱,因为这时候的脱箱感最明显,虽然脱箱感这个词一般用在音箱上,但耳机也能实现类似的效果有限的有些“贵气”了,声音不会一股脑儿全部从你的耳朵挤进来,而是以宽松自然的方式就像在你耳边萦绕。具体表现方面,我还是重点谈谈空心套下的细节吧。 三频分布上RW-2000在空心套下是很均衡的,声音厚度适中,但密度十分出彩,感觉所有声音就像是拧成了一股麻绳,中间没有任何缝隙。解析度跟戴着实心套时一样丰富,但是空心套会中和掉一点厚度,所以反而听起来感觉上会信息更多一些。这款耳机的高频段亮度是不错的,甚至在齿音控制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地方,我几乎感受不到颗粒感,高频细节柔和,这对于一款平头塞来说是难能可贵。而中频部分没有去刻意强调声音的距离感,特别是人声流行上,歌者会跟你保持在一个说悄悄话的距离,不跪舔,但依然有细节,结像的位置都是健康的,没有出现奇怪的中头效应。低频上,平头塞肯定不能跟入耳式耳机去比较,但作为一个人声流行略偏杂食向的用户,我觉得这个下潜深度很合适,不会过分追求下潜去渲染流行乐,也不会少到蜻蜓点水,这个程度的低频比较舒服,不抢戏,不稀少,够用了。 声场上这个平头塞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宽阔,马六一开声,大提琴从右下角冒出来,小提琴从左前方扑脸而来,这已经不能简单的用纵横和深度来形容了,而是每个角落的声音来向,你都能分得一清二楚。整体声音质感厚度适中,所有乐器都是以比较柔和的姿态呈现出来,不犀利,清楚和自然。不足的地方是动态依然受限于振膜或腔体体积的问题,表现只是一般般。
如果拿它对比森海MX980的话,解析和通透度明显高一个档次,另外MX980在个别音乐当初会有明显的齿音现象,这是我煲了十多年都没煲出来的问题。如果跟自家RW-1000低频版本相比,同样的4.4平衡线和空心海绵套,RW-2000的低频略深,凝聚力更集中一些,在测试《渡口》这首作品感觉还是比较明显的,另外RW-2000在音乐氛围的烘托和包围感上也更胜一筹,低频延伸细节和残响两者差不多。如果跟差不多价位的ZEVA东皇比较,整体音色和低频质感差别很大,RW-2000声音厚度适中,密度高,东皇声音偏暖偏厚,密度与RW-2000相当;低频质感方面RW-2000追求的是横向扩散,而东皇走的是纵深扩散,所以两者低频味道是完全不同的,你要我说出个素质高低来实在很难,我只能建议你可以根据声音厚度的偏好来做选择。
简单做个总结:音可若瓦RW-2000有个外号叫做“野牛”,但实际感受下来看这货造型特色还是跟“野”没啥关系,倒是声音素质上给了我不小的惊喜,一个千元级平头塞能把各种音乐类型呈现得那么泰然自若的还是比较少,所以调音上确实“野”出了自己的特色。不足的地方,我觉得耳机本身用料和造型都很酷,但耳机线缆上的MMCX插座的颜值有些拉垮,我不知道这两坨黑黑的插座是什么料子,但跟耳机单元的外壳视觉差距太大,插头部分也是如此,如果能用上调性一致的插座,整体颜值还会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