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jize 于 2019-7-21 16:41 编辑
对耳机频响曲线如何看的问题,很多网友都很关心,但相当部分网友仍然不知道如何看和如何看待耳机或音箱频响。现在很多耳机厂都会公布曲线了,原因应该是很多人都越来越关心这个问题了。自然声是从NS2/5/X都会在群里或一些地方公开曲线,但淘宝上其实反而不会(因为看不懂的朋友太多,大家会瞎理解,呵呵)。希望这篇科普文章能帮助到大家。同时文中也有自己的一些理解,可能不完全对,大家可以讨论,但请不要凭想向下结论、给立场,谢谢! 一、为什么耳机理想的频响曲线不是像音箱那样是条直线 众所周知,音箱在消音室中的理想频响曲线是一条直线。这样的音箱能忠实的再现录音,从而实现高保真的要求。不过,消音室中的音箱的测试是在离音箱1米处用麦克风测试。而耳机的测试不是这样,耳机的测试是用模拟人头或人工耳,模拟佩戴好后达到耳膜的声音。
图一:在消音室测试的自然声NS16
由于人耳及人身体对听到的声音都会有影响,因此,把麦克风放进人工头,外界平直的频响曲线会有变化。最典型是在1-5kHz左右会有共振加强。通过模拟人头测到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二、平直响应的频响对音箱和耳机不同测试的不同
二、音特美和哈曼曲线的来源 国际上有两个非常知名的声学实验室:音特美和哈曼声学实验室。他们分别进行研究并发布自己的研究结果。其中音特美作为入耳式耳机发明者(没错,不是森海也不是AKG和拜亚,而是音特美发明的入耳式耳机),在20余年前推出的ER4系列,至今仍倍受尊崇。在这些年里,ER4也更新了好几代,分别代表着音特美实验室对入耳式耳机的目标曲线的变化要求:
图三、音特美ER4的几个版本的调音曲线
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音特美ER4和上面那张图的共同性,在佩戴良好的情况下,ER4具有很高的声音准确性,这使得它成为很多录音室常用的监听耳塞,也因此拥有一大批粉丝,简称小四党。 另一家实验室哈曼的研究和音特美略有不同,他们能过有聆听经验的人通过实际的聆听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声音。通过平均的方式给出理想的耳机曲线,并据此发布自己的目标耳机曲线。大约每两年更新一次,代表着不同时期听众的口味变化:
图四、著名的哈曼曲线
我们也可以看到,这张图和上面那两张的共通性。另外还有著名的BK的hrtf曲线和一些第三方测评网站的理想耳机曲线,比如著名的golden ears的目标曲线如下(见下图虚线),总体上和上面几张图都差别不大。(图中实线为著名的入耳式耳机K3003的曲线)
图五、著名golden ear的理想耳机曲线
对比哈曼和音特美曲线(以及hrtf及第三方评测网站的曲线),它们相同的地方都是3k左右突出10db,中频部分基本平直。区别主要是高频和低频的不同,这个与其理念有关。 比如,音特美的ER4耳机要求深佩戴,将耳塞塞入耳朵第二道弯--这样的佩戴几乎不会有漏音。因此,音特美曲线在低频上不需要补偿佩戴所损失的低频(理论上)。再比如,哈曼曲线通过抽样的人群,让他们听各种频响的声音并最终得出哪条曲线最符合好听的标准,然后得出自己的曲线(知道是为什么哈曼曲线会变了吧,那是因为抽样人群变了)。 三、如何理解音特美和哈曼曲线 首先可以肯定一点,音特美和哈曼都是好东西。符合音特美曲线的耳机可以相当准确的还原录音;而符合哈曼频响曲线的耳机除了还原录音外,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发烧友的审美。所以,它们都是好东西!通过实际耳机频响曲线与其的符合程度,我们能基本判断出一只耳机的声音走向,以及声音是不是有较大的问题,还有能否良好的再现录音及准确还原乐器的音色。
图六、自然声NSX的频响曲线(下面那条是按哈曼补偿之后的曲线,可以达到20-1000hz+/-1db,1000-10000+/-2db,10000hz之后耳机受测试耳机套及机器原因,准确度下降,仅供参考)
那么,音特美和哈曼曲线是好声耳机的唯一标准吗? 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只有符合音特美或哈曼曲线的耳机才是好声音,而不符合的耳机声音就不好了呢? 个人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音特美和哈曼不重要。恰好相反,它们都非常的重要!耳机的调音可以在它们的基础上做一些变化,但偏离太远肯定声音好不了(具体要看哪个频段)。说实话,现在的问题是反过来,市面上的耳机基本上符合音特美和哈曼的可谓少之甚少! 众所周知,很多监听音箱的频响曲线非常的平直。但实际并不好听,有些甚至很难听。而很多高价的hi-end音箱声音极为好听,但频响曲线并不太平直(它们也不把平直做为自己的卖点)。 这个也不并难理解。研究美学的人都知道,一个符合所有美学标准的美女,实际上并可能并不太美(当然,肯定不丑。网上有很多此类的图片可供参考)。但比起现实生活中的美女,她们或多或少缺少让人心动的美感。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音箱和耳机当中,很多能发现让人心醉声音的高端音箱或耳机,曲线真不是那么的平直。比如,大奥……,嘿嘿(大奥补偿后是真的不那么平的) 好声顾名思义就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用客观的指标来硬性规定主观的东西本身就是容易出问题的。调音一方面是尽可能的还原录音,另一方面也需要符合用户的主观体验。因此,个人认为耳机或音箱的调音,除了技术外,也是门艺术。 在这方面甚至专业用户也是如此,很多专业人士都有多套器材的。用于录音或工作时是一套或多套专业音箱,而真正欣赏音乐时使用另一套(或多套)并不那么监听的器材。比如作曲家方岽清先生,他家里就有一间专业录音室,器材已经很专业了。
但就在他家楼下,也有另外的器材用于平时的音乐欣赏。这些器材并不那么准确,但却更适合于欣赏音乐。可能不那么的准确,但却更具有美感!同样的情况在耳机中是同样适用的。
上篇完,中篇将会讨论耳机和音箱的频响及失真那个更重要(你会理解为什么监听音箱频响很好但不好听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