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楼
楼主 |
发表于 2020-2-14 18: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吉林长春
本帖最后由 也可以清心a 于 2020-2-14 19:00 编辑
《娱乐至死》 《消逝的童年》
欢迎大家的到来!穿越时空,来享受一碟知识的小菜,让我们一起天天学习,好好向上。更美好的生活。
今天,我们来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尼尔·波兹曼的两本书——《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
提到的很多预言,比如电脑和互联网普及之后泛娱乐化,在如今都已经成了现实,所以这个也警醒着人们进行反思。而其中《娱乐至死》更是一本讲媒介对人们的意识形态所产生的影响的书。这本书写在1985年,在当时,美国正是电视行业发达的时候,将近有一代人的童年是在电视的陪伴下度过的,因此很多人开始大量尝试通过制作特定的电视节目来引导大家的价值观和思想。而在这个时候,尼尔波兹曼写了《娱乐至死》这本书,相当于给众人泼了一盆冷水。
他认为,电视行业的行为很有可能在未来导致一个现象,就是所有的文化都会娱乐至死。作者反对电视承载过多的责任,反对所有的事情都通过电视节目来表达,反对人们把本来应该严肃的事情过度娱乐化。尼尔.·波兹曼就讲述了作为电视会让文化娱乐至死的原因,并且在第二个方面他还给出了解决的设想。下面我们就进入到今天讲课的这个正题:
第一,童年这一概念的来源。作者的这本书叫《童年的消逝》,作者认为童年这个概念,并非天然就有、自古就有,在远古的时候没有童年,童年是一个社会概念。它是一个文化产物,虽然童年具有一定的生物基础,但是童年这种现象也只有在社会环境的激发和培养之下,它才有可能实现。
那么,童年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其实人类的童年,是在16世纪随着印刷术的普及才被创造出来的。童年存在的时间很短,还不到400年,但是到了二十世纪的中叶,随着电子媒介时代的来临,尤其是电视机、手机的普及,儿童与成人界限日益模糊,现在童年正在慢慢地消逝。关于童年年龄的划分,目前国际上和中国都遵循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的规定。在这部法律当中,儿童指的是年龄在18周岁以下,需要用特殊的方式抚育和保护的特殊人群。你看,如果按照这个规定,那童年这个概念它的存在就还不到400年。
我曾经在滨海有个同事,他写过一篇文章,对中西方童年概念的来龙去脉做了一个梳理,我同意他的梳理。也就是说,大约在公元476年到公元1640年这个黑暗的中世纪,是没有童年这个概念的,那个时候并非所有人都具备洞悉能力,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教育,人们都是在用口语进行沟通。因此,儿童和当时的成人都是生活在一个同样的环境当中。在儿童面前,成人们通常口无遮拦去谈论什么性的秘密、暴力的问题以及人性的丑陋和阴暗面。
在那个时候,天主教教会他指定七岁为明辨是非的年龄,一旦一个人长到七岁,他就要进入到成人世界,去当学徒,去像成人一样工作,去面对这残酷的社会。再稍微大一点,他们十几岁的时候,就要结婚生子,像成人一样养家糊口。你看看那时候的小孩子还是多么的痛苦,对不对?所以那个时候也不存在什么童工之类压榨这一回事。
我们所说的童年只属于天真烂漫,是因为当时人们费尽心思地在我们四周布满了一个保护网,将那些丑陋的、阴暗的并不希望我们知道的东西隔绝在外。即使儿童有了一定的识字量,能够认识很多字,也具备了一定的思辨能力,可是有的时候他也未必看得懂,因为这个需要一定的阅读积累,还需要配合想象力。否则就会出现那种“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我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的感觉。我读过一本书,就是王东岳先生的《物演通论》,这本书当中每个字我都认识,可是把那些字连在一起,我不知道王东岳先生在说啥。
到了16世纪的时候,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出现了,这就是与我国南宋时期的毕升齐名的德国人约翰?内丝古登堡发明的印刷术。古登堡发明的印刷术在西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后这一种全新的叫做印刷文化就诞生了。这时候,根据阅读能力的不同,人们就对成年人的概念有了全新的定义,与此相对应的便出现了童年的这一概念。也就是说,成年人是具备那种阅读能力的人,而儿童是那种不具备阅读能力的人。
这是西方童年的发展史,在我们中国虽然有童子、童稚、稚子,幼稚的稚这样一些说法,但从来就没有童年这一说,中国从来没有给童年赋予特殊的权利。在西方,印刷术导致一个叫知识大爆炸的时期,关于成年世界当中的许多知识和秘密,被隐藏的书籍当中,那么这个儿童只要通过识字,通过去学校读书学习,就能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就看得懂商业社会的合同、契约,从而能够顺利进入到成人世界。在这种情况下,童年这个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了,儿童和成人在各个方面就开始有了显著的区别。
在这时候,儿童就有了自己独特的服装叫童装,独特的语言叫童言童语。还有独特的游戏和社交生活等等。游戏,成了儿童最独特的生活方式。到了19世纪90年代,享受童年已经被看作了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换而言之,童年不再是被视作文化的产物,而是被看作为人类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尼尔.波兹曼在书里很详细地阐述了童年这个概念的蔓延,就是它的一切来龙去脉。当然,我也在刚才补充了中国的文化语境当中是没有儿童这个概念的。
尼尔.波兹曼是怎样向大家推论电视这些电子媒介是如何导致童年在消逝的。他讲了这么几个理由:
首先,电视无法区分信息的使用权,在电视机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婴幼儿、儿童还是成年人,只要视力正常,任何观众都可以通过电视机获取信息,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不再那么清晰了。众所周知,看电视和读书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读书的话你必须经历一定的学习和训练,在掌握一定的识字量的基础上面,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儿童就很难通过自学学会,他必须去分阶段学习,所以由于儿童的阅读能力有限,成年人对于儿童的阅读内容就会进行严格的审查。比如学校,它就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和学生的理解水平设置相应的课程标准,然后天然的将儿童和成年人划分开来,并且儿童里面又分为幼童、大童、少年、青少年等阶段。
其实,语言也是一种媒介。语言、媒介其实就是一种隐喻,隐喻实际上就创造了文化的内涵。从传播的方式上来看,电视主要是通过图像和声音传播的,而且这其中主要是图像;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看电视是不需要经过什么训练的,因为每个人都具备观看和理解图像的能力。现在这个时代,又被称为读图时代,所以,电视机本来就不是一个神秘的东西,而且现在手机也是读图时代的一种工具。每个人都喜欢看图,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
电视机在每个家庭里面都会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比如在客厅里面最大的位置是放电视的地方。而且看电视也没有任何复杂的要求,最主要的就是电视台不会去区分它的观众。所有的新闻节目、电视广告、电视剧都可以给所有的人看。换言之,所有的信息对儿童和成年人来说都是对等的。这就打破了印刷时代的信息等级制度。在印刷时代,儿童看什么内容是要经过成人审查的。而如今,儿童和成人是通过同一个认知渠道来获取信息。
其次,电视又将所有成人的秘密暴露在大众面前。你看做电视节目,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电视就要不断地去播出新鲜刺激的信息,甚至将文化当中一切秘密的那些内容给挖出来,让所有的观众一览无遗。这样一来,电视这种电子媒介根本不可能保留任何秘密。而儿童读书不一样,在读书的时候,有的内容儿童是读得懂的,有的内容是儿童读不懂的。同样,有的内容,儿童是读出儿童的内容,成人是读出成人内容来。举个例子,比如有个绘本叫《小黑鱼》,儿童读的时候,就会感知小黑鱼的丰富的经历。可是成人阅读就可以读出它的经历,它的孤独,它的苦恼,它的奋斗,它的励志……这些,儿童是读不出来的。
看电视,成年人有时候看喜羊羊、看光头强看得兴高采烈,儿童也同样如此。既然儿童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关于成人秘密的话,那么童年基本上也就自然而然不存在了。美国实行的是商业广告。广播帖子竞争非常的激烈,电视节目24小时轮番播放,频道和种类也非常丰富。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避免观众频繁换台,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必须充分利用文化中的一切隐秘的内容,这也包括那种原本不适合对儿童公开的秘密,比如暴力、情欲、性爱、凶杀等等,这就使得以前一些很私密的事情都暴露在儿童面前。
同时由于电视是通过纪实性的图片方式来展示这一切的,都显得非常的直观,会给儿童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意味着儿童早在懵懂的时期就不知不觉地窥探了成人之间的秘密。虽然很多电视节目提醒,该节目只适合17岁以上的成年人观看,但,那也只是一种提醒而已,因为它无法限制未成年人观看,甚至有时候这样的提醒还起到了反效果,引起了未成年人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观看。
第三个方面就是电视是成人的形象变得十分单薄。电视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快速的、流动的,一个个图像一闪而过,只供观看,不需要思考,只要求观众投入情感的,不需要理智,所以很多人渐渐失去了独立的思考能力,这个就和印刷时代、读书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为了迁就观众的口味,刺激观众的感官,电视遵循的是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如果一部电视编剧曲高和寡,没有人去看,那么这部电视片是不成功的。
往往电视制片人会以12岁儿童的心智为标准设置节目。因为如果这个智商层次过高的话,也就意味着会将大多数的观众排斥在外。为了制造话题,越来越多的媒体人甚至不断地去炮制伪造事件,至于事情的真相如何,恐怕很少有人去关注了。同时电视的特性也决定了它无法在事件的深度上面进行挖掘。
总之,电视那种用图说话的本质和电视节目商业化的这种性质,就鼓励人们跟着情绪和感觉走。人们很少进行理性思考,这也就慢慢地使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使儿童一个个变得像成人,而成人却越来越像儿童,像孩子。在电视文化当中一切都变成了娱乐,并且逐渐演变成幼稚和肤浅的弱智文化。这就使得印刷时代的那种高品阶思维,以及人们的个性特征面临着非常致命的威胁。
针对这个问题,尼尔·波兹曼在1985年出版了《娱乐至死》,这本书里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批判。那么为什么未来会出现一幅娱乐至死的场面呢?娱乐至死不是娱乐致死,不是“导致”的“致”,而是“至高无上”的“至”。娱乐至死经常被误导,误导为娱乐本身是致命的,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是让我们思想变得肤浅的原因,这种误导是非常低俗的,我们应该参与反低俗。
你看,这就是一个误解呀,作者的本意是电视娱乐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可以给人们很好的情感抚慰,不可或缺。甚至可以这么说,电视就是应该娱乐,就是应该低俗。尼尔·波兹曼也承认自己是个资深级的电视迷,他本人其实并不反对电视这种媒介,不反对娱乐,他只是反对让电视这种媒介承担不应该承担的责任。那么电视不应该承担这个责任,有三个原因:
一是电视没办法帮助人们思考,电视只能代替人们思考。电视天生就不适合表达深奥的思想内容,电视也没办法表达抽象的东西;
二是电视不应该承担教育的内容。尼尔·波兹曼不认同在电视上开发一种学习方式来代替学校教育。这不可能实现,也不应该实现。电视教育和学校教育完全是不同的两码事,获得知识本来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学习的本质就是不断逃离舒适区。
三是电视教育和书本教育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
首先,电视追求的是低阶效应。它照顾的是水平最低的人。电视讲的知识点都是不需要记忆的,不需要思考的,也不需要忍受的东西。它一定是要以最浅显、最易懂的方式来呈现。电视最照顾的是什么?不是理解度,而是观众的满意度,它并不关心观众是否获得了成长;
其次,电视不需要对新概念、新想法进行准确的定义和描述,任何形式的讨论、争论都会让电视变成一个广播,所以,电视天然地追求戏剧性。最后,并不是所有的话语形式都适合从一种媒介转化成另外一种媒介。教育如果想从纸质书转变成电视,一定会丢掉一些教育最推崇的那些最重要的东西,比如理性的思考、坚忍的耐力等等。
第三个方面,电视就是让人们过于在意表面的东西。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就是奥威尔式的,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让文化成为一个滑稽戏。电视采取的是第二种方法。在这样一个细腻的文化环境当中,人们会蜕化为被动的受众,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文化灭亡也是迟早的事情。电视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快速的、流动的,一个个图像一闪而过,只需观看,不需思考。
只要求观众投入情感,不需要观众投入理智,可能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一边大骂某某什么脑残剧,一边还看得不亦乐乎。
最后我们来聊聊如何面对童年消失的现状。作者尼尔·波兹曼很悲观地说,他也没什么好建议,不过他对这个情景做了三个方面的推演,针对童年消失的问题,他提出两个建议:一个就是限制大家看电视的时间。但他认为这不可能。家长可以限制儿童接触电视、网络等媒介的时间,也可以去创作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去看电视,应该怎么去上网。但是,面对人这样一种有趣的主动型的动物,作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二个方面就是,家长应该限制、监督子女如何去接触电视网络等媒介的内容,并且不时敲打他们,让他们批判性的、更深层次的了解媒介存在的意义,让学校引导人们合理观看电视的限度,引导人们合理远离某种媒介。但是尼尔·波兹曼认为,学校、家长本身还没有发展出这种媒介意识,就是连学校本身,都还没有搞清楚电视教育和书本教育之间的区别。
尼尔·波兹曼特别强调,家长不仅仅要帮助孩子们拥有一个纯真的童年,他们还应该是要培养一个未来的知识精英。不管媒介如何变化,我们能培养起一种媒介意识,认识到不同的媒介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是一件必要的事。
以后的智能时代还会千变万化,但不管怎么变,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要沦落为被动地接受者,要成为自己思想的主人,这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抓住这一点,互联网的忧虑就不存在了。
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
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了,文化灭亡的命运将在劫难逃。在地球上,奥威尔的预言似乎跟我们无关,而赫胥黎的预言却正在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