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夜听歌音质确实有神秘加成,似乎对设备的感悟也变多了。
先说外在质感的部分吧,三者都是玻璃后壳,就“高级感”而言,p6和m15都算是很棒的,太子则是负分水准,唯有戴上皮套才能勉强合格。
外观设计,m15虽有ak+索尼的明显“效仿痕迹”,可总体观感还是最有“大厂”水准的;p6其他都很好,就是那块不可触的非全面屏扣分太多;太子除了足够迷你之外,依然是垫底的存在。
便携性,太子无悬念胜出,且压倒性优势;p6也可以随身,但已经不算小巧;m15出街只能说比较勉强,类似两个大屏手机叠一起的程度,对于带个10000ma充电宝都嫌麻烦的我来说,m15还是当个小声卡或床头机更合适。
操作体验,飞傲把乐彼、男人家都拉开两个档次以上,安卓+流媒体的便利性是另外两个拍马都赶不上的。剩下俩50步笑百步的,P6还是略好于太子一些,尽管无法单手操作,不过逻辑相对较简单,显示效果好很多,菜单选项更好用;太子的UI设计实在是过于“复古硬核”,非要想个好处就是不占用资源,相对最省电吧。
音质部分,三者可以说代表完全不同的三种流派,尤其在深夜听,区别更明显,结论会更加确定些。
首先最抓耳的声音是太子的,或者说音染最重的还是真男人,人声极为厚实、贴面,声音呈块状,面积特别大,因此有种迎面盖过来的感觉;低音量大,总体声音最暖、最浑厚,推力十足,声音饱满度非常好,我听流行多,短时间听太子的话这种扑面而来的声音是很带劲的。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主要有3个:第一就是闷,听男声和摇滚还好,一到女声和弦乐,太子音色的亮丽程度就明显不如另两个;第二是糊,肯定有人会说太子怎么会糊呢?也许放在刚上市时它的素质完全能上台面,但现在是2020年,以现在别家高价位产品的素质表现看,太子的声音就是偏糊的,它的块状结像一耳朵很爽,但经不起推敲、或经不起对比,简单讲就是牺牲细节去换取大片结像,总体质感是比较粗糙的;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想吐槽的就是底噪,我知道推力做大失真很难做低,但你这底噪也太大了。。一夜回到解放前啊这是,深夜听尤其明显。
疫情前上市的m15,不得不说这个时间卡得真是“开天眼”了。。看起来十分水桶的配置和相对良心的价格,还是符合飞傲一贯的风格。之前只玩过它家的蓝牙耳放,很好用,音质比手机还是有一耳朵提升的,价格也足够实惠。至于它家播放器,以前只听说“民工调音”之类的梗,实际听起来还挺ok,并没觉得不好听,只能说比另外两台r2r的机器白开水一些,这个也很正常。总体声音偏冷,高音在全频段的比例明显是三台里最高的,因此听起来音色相对最为纤细清亮。素质上m15并没和太子拉开多少差距,动态差一些,但声场和瞬态都完全不输,解析力的话低频段略显生硬了些,高频通透感是明显比太子要好的,总体三频的细节表现和太子可以打平手。非要指摘缺点的话,m15的中频的确素了些,听起来会觉得比较精确、能还原出加工过后的录音、基本不会加二次染色在里面,这样的处理看个人喜好吧,如果是器乐的话我听不出啥缺点,人声的感染力确实没有r2r的机器强。
最后说说相对较新的p6。非要说音质的话,对太子和m15还是不太公平的,首先接近2w的定价比另两个贵了太多,另外它用的电阻纯手工匹配搭出r2r解码的技术也是市面独一份,相当于把一个台式dac塞进随身里,对于一般随身来说有些欺负人。拿同样用了r2r技术的太子来说,pcm1704k的素质有天然缺陷,尽管味道和p6还是有共通之处,可素质的差距还是可以明显听出的:一方面是低频气势p6更足,低频明显更凝聚有力些;其次p6在人声厚度不差于太子的前提下,结像更致密,面积缩小了,但密度增加了,位置并不会像太子那样贴面,只能说相对靠前,和低频的分离做得很出色,同时高频也明显更通透,因此整体音色的平衡性更好,另外就是底噪完全听不到,和m15都属于很干净的声底,能同时做到大推力、低底噪又能发挥出r2r音乐性强的优点,相当不容易。乐彼给p系列定义的主打高声价比现在看来还是有几分道理的。但世上没有完美的声音,要说p6声音上的缺点,还是有的:一个是声场、一个是解析,这两项素质p6并无法让我眼前一亮,无法和相对低价位的国砖拉开明显差距,尽管它的中、低频听感几乎无敌,极尽顺滑饱满,但总体的硬素质基于2w的高价位预期来说只能说差强人意,当然也可能是给更高端的LP6系列让路,还是得找机会听听乐三万和乐四万。
就三台机器的表现来看,太子有“落后于时代”的感觉,男人升级太上皇也是很自然的操作,其主打的特色调音还是让人印象深刻,喜欢男人家味道的基本只有这个选择,但其他方面需要提升的太多太多,尤其是人机交互;m15综合实力很棒,定位精准、定价合理,是提升品牌形象很成功的产品,记得之前还只是3-4k当旗舰,结果一下子就上到万元,可以和高端播放器掰手腕了,下一台旗舰更值得期待,希望能加入更多自己的元素吧;乐彼,单音质来说还是国产甚至整个hifi便携播放器圈的扛把子水平,指标、听感、技术水平均属上乘,但机器还是偏硬核,尽管外观的美感比部分国产厂强不少,但易用性和细节的打磨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把音质外的部分弥补上,才可以做到真正无槽点的高端,“精奢”也不再是供人调侃的梗了。总之国砖这几年的发展进步还是肉眼可见的,各种不同特色的高端产品层出不穷,要是再这么发展下去,真可以考虑把台式完全换掉,做做减法和瘦身,以随身听作为hifi音源中枢了。希望“小机器大音质”的时代早日到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