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先说下酷我音乐,我有会员,下的无损歌曲,由于是新组装的电脑。
好吧,配置简说下。 AMD R3500X 超频到4.3G 使用。(接近I5 9600KF了!) 由于不锁倍频,我觉得超频应该对声音没啥影响。
Foobar2000 1.4.4 Asion 汉化版。(以前觉得官网原版和汉化版声音有区别的,现在不喜折腾了。连系统都装GHOST版的了。)
系统说下,64 位 WIN10。(不喜欢,但是折腾了一晚上装不上WIN7,就装了WIN10 ) 16G威刚内存。
好,进入正题。
输出方式WASAPI(ASIO 和 DSD ASIO用不了)
集成声卡参数如图。(我的主板是华硕 TUF B450M-PRO GAMING 比图中主板型号要低点,声卡型号是S1200A。声卡芯片参数仅供参考。没有做RAMM测试。很早很早以前我有一块坦克LT不知道扔哪里去了,可以测RMAA。当然那块声卡本身的内录功能比较落后了,不能满足现在的音频解码器RMAA测试需求了。)
总的来说,现在S1200A声卡芯片的理论参数非常好了!! (很多参数杀苹果,有木有? 108db 的动态,104db的底噪。(可能是24bit 192khz的参数吧! 一般音乐是16bit 44.1khz,不知道 16 44下的参数是多少,没法测。) )
立体声分离度94.8 秒杀苹果!
频率响应+0.01 -0.07 (这个衰减有点多了啊。 +0.01倒是非常好的。)
互调失真0.0034 (非常猛了,好吧,人声容易好听,有感情) 当年的乌龟海岸CS4630就是在别的各项参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凭借较低的互调失真,有着良好的听感。互调失真对于人声感情影响是比较大的。
好吧,理论参数只是参考。上上实际听感。
声卡驱动没有用原厂光盘的,网上随便更新的,2019/10/31的。(有些版本用不了。)
头段时间上班,没折腾,只是用酷我音乐盒随便听了听。
人声有板有眼,有动态,有解析,一耳朵听来很好,人声的还原也比较到位。(比如人声年龄,是比较适中的。能还原歌手原本的银色。)
但就是不耐听。(后来证明有软件的原因)
后来我把NAD D1050 接过来。 WIN10的一个优点,自动安装了这个音频解码器的驱动,不用上英文官方去下驱动,省时省力。(这大概是WIN10为数不多的优点了。)
由于D1050 有采样率显示, 所以我打开酷我印证了一下。酷我听音乐的时候必须开HIFI模式。
(不开的话,它就依WIN10系统你自己设置的采样率为准。比如你系统一般设置48KHZ 。你酷我不开HIFI模式,它就工作在48KHZ。而酷我里的大部分无损歌曲其实是44.1KHZ的。)
这点必须要鄙视一下酷我。(酷我在音频输出设置里 可以选默认WASAPI设备,但得同时点HIFI模式,才会输出音频源文件的采样率。而Foobar2000没这么麻烦,选WASAPI输出,就直接是独占模式,不受系统音频采样率设置影响。)
所以那天听到的噪,其实可能是跟设置有关。(但酷狗,酷我,即使设置正确,声音也不够耐听,大家都懂的,我感觉这类软件的声音,是塑料声)
foobar2000 音质可能是 音频软件里音质垫底的,很多录音棚干活的录音编辑软件,回放会比foobar2000 好些。(也得挑版本)
foobar2000 胜在方便,但音质,解析,动态,声底的干净程度,肯定是好于千千,酷我,酷狗之类的软件的。
好吧,这台电脑没下多少歌曲,下了张学友,赵鹏,王菲,老鹰乐队(加州旅馆那乐队)的专辑各一张。(专辑中很多曲目不是我熟悉的,当然也有一两首熟悉的曲目。)
首先我比较惊讶于这个集成声卡的驱动能力, 我过去的一块微星970主板上的ALC890芯片的集成声卡,音质算好的了,但音量要打到80%才能勉强把 M1驱动得大声,要说有力都谈不上了,强弩之末。
而这块主板的集成声卡,开到35%, M1已经像模像样了。
头段时间我用爱奇艺会员看电影,集成声卡+M1效果很好的! (驱动比较充分,动态解析都有,声音风格也适合放电影。)
当然没有打开杜比。只有一个杜比的游戏片段试听。(效果震撼,完了就是要收费,或者注册才给你适用7天,我太阳。)
然后有点问题,感觉人声比较突出一点。背景音乐存在感比较弱一点。(不确定是否酷我下的音源文件问题。)但整体听感没什么问题的。
人声总体通透,明亮,有些许穿透力,有磁性。(我M1是取了耳罩的,原来的闷糊是不存在的。原装耳罩老化厉害,以后要换耳罩我估计会换SR80那种空心耳罩了,声音更通透!)
当然,顺便说说这款还集成声卡推别的耳机的情况,由于基本都是一耳朵PASS,驱动力明显不足,所以不详述了。这声卡推不了比M1好推耳机。(尽管从音量来看,我当时是寄予厚望的,因为30%音量其实推M1也可以了。)
我菜测,这款集成声卡搭配SR80 或者SR225 应该不错。(驱动力有M1做参考,另外这款集成声卡人声比较贴耳,(但一点不过分,只是音乐背景稍暗,存在感弱一点,正好和SR80 SR225互补,当然只是个人猜测,没有实践只好猜测。))
foobar2000 做播放软件,音乐整体耐听了不少了!(当然M1这个耳机其实本来有个毛病就是相对不耐听,一耳朵好听,有味道,久听佩戴不好了,声音粗糙了。)
目前手头的耳机,耐听度好的DT880 K601(音乐方面)
看电影我觉得效果好的Q701>DT990 600欧≥DT880 250欧 >K701>K601>K240S (干脆另外开贴细说看电影感受。)
当初入Q701,是因为国外很多音乐爱好者比较推荐Q701。(实际听来这个耳机听欧美流行音乐确实是最high最有氛围的,看电影也是,容易出动态,有氛围,有解析。)
好,回到正题,M1耳机和S1200A 集成声卡。 没怎么听纯乐器。有空我补充,新电脑没杂下载各种音乐。
相当有性价比,看电影能看爽,听音乐能凑合过!(有些集成声卡推M1是吃力的哈!)
上一个能把 M1推好的是同事的戴尔笔记本,比较入门的办公本。
顺便谈谈移动设备,同事的IPAD MINI 2000多的那种,貌似是第四代,有3.5mm耳机插孔的那种,接Q701效果很好! 音量开到90%不爆音破音,底噪有保证,推力也仅够。(初步够吧, 80%--90%了吧!)
另一位同事的新款,屏幕更大的苹果平板,需要转接音频接口的那种,推Q701效果平平。新的并没有比旧的好,转接损音质,呵呵。
(可能新接口利于把手机做薄,另外对一般的苹果粉丝来说,可能新接口就意味着牛叉。当然人家也不是冲HIFI来的,他们就是觉得苹果系统流畅,机子耐用。当然少数同事会觉得苹果就是音质好,因为机子都5, 6千老,能不好吗。我尽量不参与此类讨论,呵呵。
苹果7的推力比较呵呵了,苹果手机版的推力貌似更小,不清楚IP X 或者XR如何,不清楚IP 11如何,没兴趣试听了,苹果也就那样的,RMAA不会说谎。)要赞的是苹果的调音,的确在调音方面是比较好的,适合流行,没啥硬伤,耐听又不过分染色,染色恰如其分,一如苹果的照相功能那样。
总体感觉是,现在的集成声卡确实在进步。如果用SR80 M1 SR225这类耳机,前端投入比较少,至少可以凑合听好一段时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