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发了一篇关于50X和勒姆森90的对比,90是朋友的。对比之后某东上搞了一个90作为工作耳机。90结实,而且不是大牌子用着也不心疼。这次做一个开箱,和实际应用测评。 我的常用器材是ZOOM的便携录音机H5和H6,偶尔用TASCAM影视录音台。至于传说中的神奇D100,那玩意连幻象接口都没有,基本上用不了,撑死录一个环境音,在真正的录音工作中基本用不到。我常用的麦克风一般是森海塞尔416,户外ORDE的猪笼。偶尔使用索尼的小蜜蜂,和AKG的C414(室内录音效)。通常还会再备舒尔57和58各几只。 然后说道最重要的耳机,最开始用一只索尼的7056,不过没什么过多的印象,后来送了人。后来一直在用铁三角的50X。这部耳机易推动,细节表现完美,方便携带以及可换线,不得不说50X是一只优秀的工作耳机。不过声场一般般,前期录音倒也是无所谓,因为每一轨都是单独录制,但是后期混音就无法胜任了。不过最终让我决定换掉50X的原因是,上个月的一次拍摄中,收拾器材的时候,滑车正好压在了耳机上,结果一边腔体和头梁分离,耳罩也磨破了。虽然装回去以后没有出现什么机械性的故障,声音也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心里却开始对这个塑料耳机犯嘀咕。 于是就有了上回的帖子,一个朋友拿了这么个勒姆森耳机过来的故事。 开箱!试用! 首先发现送了个不错的耳机包,不像铁三角就给了个皮袋子,这个包确实比较显档次,就是对我来说体积较大。 再说线材,90给了两根线材,除了3米线外,90还给了一个手机控线,而50X则给了一长一短,还有一根电话线。工作需要我更喜欢电话线,不过对于其他人应该是更喜欢控线吧。不过还好90采用的接口是3.5的,再配一根也简单。而且即便线材因为意外断掉,也可以很方便的再找一根替代。L-90还有个小转大转接头 下面是个人方法试机 录音器材以及参数:zoom H5 麦克风森海塞尔416,接入ZOOM的1号幻象接口,麦克音量4,耳机输出音量58,文件格式WAV,采样率44.1KHZ,24bit。室内录音,无猪笼。 测试录音内容: 1. 干净的手指刮擦复印纸,带有尘土的手指刮擦复印纸。 2. 揉搓餐巾纸,揉搓复印纸,揉搓5元钞票。 3..呼吸,哈气,室内对话。 4.中等力度捶打桌面,中等力度捶打墙面。 一号测试基本上是对解析力的简单对比。铁三角50X和勒姆森L-90,都可以明显的通过颗粒感的表现,声音顺滑的细微变化来分辨出,手上是否沾有灰土。可以说解析力过关。 二号测试是关于音色的简单测试。测试纸的材质变化带来的音色变化的准确性。在这个测试中,两只耳机都完美的分辨除了材质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在揉搓复印纸和钞票的测试中,50X耳机听起来总比90听着要稍微显着纸张新一点点。 三号测试的主要是人声,人的主要交流对话都落在中音部分。这一点基本区别不大,口型,气流声,颗粒感都很明显。高音部分的气流声90感觉有点干,和朋友的那个有点区别,怀疑是没煲机的缘故。 第四项测试可以理解为低音下潜,力度以及速度的简单测试。这里简单解释一下,如果一个耳机下潜深(或者过深),材质密度就会听起来比较高。比如锤桌子,女毒耳机听起来像是锤三合板桌子,而歌德之类的听起来类似于锤实木桌子。而低音收尾的速度则与力道相关。从有的耳机“低音拳拳到肉”有的“低音拖泥带水”有的“低音敲铁皮”这一点很好理解这个测试。直接说结果,这个让我略感意外,上次对比测试中,90的低音要略强于50X,不过在这个测试中,90的低音下潜并没有达到上次的水平。 在本次测试中还有一个现象,就是90的所有结像都要比50X远一点点,考虑应该是声场大小的原因。还有就是90的高音和低音似乎都不如上次的效果,也可能是没有煲机的原因,下面做一个追加测试。 重新听了一下《The Greatest Show》AB了一下两个耳机 90的声场确实比50x要大,导致单声道结像比50X远一点点。但是这一只90的高音和低音,确实要比上一只测试的90要窄一点,考虑到这是一只新的,基本确定是没有煲机的缘故。不过即便如此,没有煲机的状态下90依然是一只合格的监听耳机。过段时间煲煲机,我再发一篇测试帖子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