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84|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客观分析器材,科学分析需要列举数据、案例和有可重复的实验结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29 21: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广州
本帖最后由 gungnir21 于 2017-12-29 21:42 编辑

这里单独开一个帖子,看到有帖子在说直推和上解码、耳放其实就是调音的区别。
本来以前我也曾相信这样的观点,但是我自己后面通过对比,得出了以下可能不成熟的结论。分享给大家吧。

所谓科学分析,必须要有数据,有案例,而只有数据和案例才能支撑起一个令人信服的观点。
另外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必须有可操作的,能重复性、统一的实验结果。

我最早入门时也是看到很多大神写的文章,看的自己云里雾里。直到自己烧到了一定的器材后,我说下自己不成熟的观点。

首先,我认为像声场、声音密度、低中高频的悦耳程度等等这些都是非常主观的声音要素,你的听音喜好刚好与某位大神的差不多,所以你会觉得他说的都非常准,会获得你的认可,但另一个和你听音观相悖的人却觉得他是“枪手”。
所以,我认为评判一个器材好听不好听实在是太主观了,在升级了几次设备后,如果遵循科学分析的理论,必须先放弃对“主观听感”的评级。
那么,如果不管器材是否你认为好听?只管这器材上理论好听。就必须要看数据、看案例、能让所有人反复进行相同步骤的实验并得出同样的结论。

我认为“失真度”是评价一个器材理论好坏的重要标准。我的理解,通常失真度越低,则器材的还原能力越好。

首先,数据就是每家厂商都基本会标出器材的失真度,这是一个可量化的数值。
其次,可以找到很多失真度非常低的器材,普遍听感更好的案例(后文有详解)。
最后,进行以下步骤的实验,看是否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我无法从音色上辨别失真度的高低,但是可以从声音的细节丰富程度上辨认器材的还原能力。

我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实验耳机:T90
实验曲目:The Bartered Bride - Overture
实验器材:
1 电脑直推
2 电脑音源 + ap2 + hugo1代
3 电脑音源 + weiss int 204 + weiss dac 202 + 声韵金牛座2
4 电脑音源 + 凯音66

直接跳到曲目4:00之后,并听完。
不谈主观听感,只辨认在4分钟后,你能听到小提琴有几个声部在同时响起,每个声部是否能听清,然后再辨认鼓和小提琴同时响起后,有多少个声部,反复聆听对比。
得出以下结论:
在weiss那套设备下,小提琴和鼓的声部能听到的最多,并且最清晰,能听到3重小提琴再不同声部一起混合出声(抱歉,理工男没有学过音乐,不知道怎么表达),而鼓左右各有一个声部。
其次是ap2那套设备,小提琴声部基本与weiss差不多,但鼓分辨不清楚
之后是凯音66的设备,小提琴只能听到两个声部,分的不清楚,鼓分辨不清楚。
之后是电脑直推,小提琴和鼓混在一起,能听到音乐在响,能听到小提琴程波浪形状一波一波涌过来,但是无法分辨小提琴声音的几个声部。我相信,大多数人只要无耳疾,心中会默数,都能大致的分辨和计算出有多少小提琴的声部再响。所以这应该是个可以在不同环境下,用类似设备听类似乐曲的可重复性实验。

如果结果相同,那么可以得出推论,失真度可能与声音表达出的细节多少有关。
因为int204和hugo都是采用自有算法,降低了失真度的数据,而凯音66采用了标准的算法,基本与普通设备齐平,而电脑没有采用特定的算法,只经过内部芯片的计算输出模拟数据,所以失真度最高。
当然,这不是一个真正严谨的实验,所以不具备科学分析上的严谨结果。但虽然从数据逻辑上无法严谨,但当样本数较大时,可以从相似案例上取得一定的可能性推论。

感兴趣,又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试验一下你自己的不同设备,必须有不同的失真度数值,并尽量使用逐渐降低失真度器材的组合。
我自此试验后,不再相信电脑直推和购买的器材其实声音是一样的,只有调音不同的说法。因为失真率越低,我能听到的细节还原越到位。
而器材的昂贵与否和听感好坏是否有必然联系则我目前无法证明也没有可靠的数据,但我相信失真度越低的器材,可能会让你听到更加完整的交响乐。
另一个案例就是使用weiss int204界面加在任何解码上,都会不同程度的提高声音密度的说法。这个案例在论坛里很多大神的帖子里有体现。

只是,真的不要在无数据、无案例、无实验的前提条件下,还要以科学分析的名义,主观的认为增加台式设备就只是调音不同来忽悠大众的,也许个别厂家是忽悠,但是那些能在hifi领域生存多年的著名厂家很少有忽悠大众的。因为大众没真的没有那么傻。
全部烧友中,也不是只有你一人醒着。

2
发表于 2017-12-29 21: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门头沟
没用的,人家靠脑补可以和你无限胡搅蛮缠下去,认真你就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12-29 21: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台州
在我的帖子里回复你了,现代电子技术登峰造极,每个厂家完全可以做出人耳无法识别的标准声音,也就是不同厂家能做出无差异的标准产品。
你听出了差异是因为引入了调音(失真),比如削减了低频,你自然会觉得高频的细节更清晰了。其实这些都不是标准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9 21: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szcqcc 发表于 2017-12-29 21:43
在我的帖子里回复你了,现代电子技术登峰造极,每个厂家完全可以做出人耳无法识别的标准声音,也就是不同厂 ...

请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而不是个人概括性的总结。
要数据、案例、可重复性试验。
我如果有条件,我会去做这个试验,公正的告知你,我的试验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12-29 21: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漳州
茶余饭后听个响,别太认真,兄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12-29 22: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台州
gungnir21 发表于 2017-12-29 21:49
请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而不是个人概括性的总结。
要数据、案例、可重复性试验。
我如果有条件,我会去做 ...

测失真的设备很贵的,业余条件都没这个条件,业余测试方案可能仪器的误差比测试对象的误差还大,没啥意义。
用耳朵收货,当耳朵听不出区别就趋近标准没毛病。
讲个故事,我当年也是买了个淘宝的耳放,高音刺耳,几乎没有低音,商家还吹嘘自己如何调音。我一怒之下用1875搭了个耳放,原来和直推效果一样,还对比了电脑和小组合手机等设备,确实没明显差异。这符合我听不出差异就是标准的论调。
业余交流大家讲故事,你爱信谁信谁,我没动力,也没义务为大家洗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12-29 22: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
本帖最后由 tts43 于 2017-12-29 22:22 编辑

现代电子技术登峰造极的做出thd+n美妙无比的元器件,然后山寨厂拿着这种元器件弄出两米外都听得到噪音的作死成品,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某些同学的问题在于,高估了所谓“每个厂家”的水平。低估了其作死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12-29 22: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海淀
最好笑的就是某知名商家描述线的AB区别,殊不知你耳机摘下来再带上都可能有几个dB的声音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12-29 22: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台州
tts43 发表于 2017-12-29 22:21
现代电子技术登峰造极的做出thd+n美妙无比的元器件,然后山寨厂拿着这种元器件弄出两米外都听得到噪音的作 ...

每个专业厂家,我不相信山寨,相信名厂名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12-29 22: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台州
inventionlws 发表于 2017-12-29 22:23
最好笑的就是某知名商家描述线的AB区别,殊不知你耳机摘下来再带上都可能有几个dB的声音差别

也是哈,正负10db的频响曲线也不是没道理,好点的音箱都能做到正负3db呢,可能耳机太靠近耳朵,只能正负10db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7-12-29 22: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
szcqcc 发表于 2017-12-29 22:24
每个专业厂家,我不相信山寨,相信名厂名牌

哪来那么多专业厂,不说别的,现代技术生产个寿命合格的灯管不成问题吧,照样不妨碍你买到某些接头都是歪掉的灯管。我们买到的电子产品,很多都不知出自珠三角哪个村的作坊,作者不知道是哪个刚从农村老家过完年来找地方挣钱的淳朴青年。这才是残酷的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7-12-29 22: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疆阜康
期待楼主的科学的量化的HIFI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7-12-29 22: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台州
tts43 发表于 2017-12-29 22:34
哪来那么多专业厂,不说别的,现代技术生产个寿命合格的灯管不成问题吧,照样不妨碍你买到某些接头都是歪 ...

做灯,做电器的都有专业厂家,我不告诉你而已,其实都是很熟悉的品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7-12-29 22: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本帖最后由 gebegebe 于 2017-12-29 22:54 编辑
inventionlws 发表于 2017-12-29 22:23
最好笑的就是某知名商家描述线的AB区别,殊不知你耳机摘下来再带上都可能有几个dB的声音差别

inner每个耳机摘下放上测量五次频响曲线,开放式50-10khz的误差基本在0.5db之内。甚至每次故意放在假人头的位置略有偏差。每个耳机都放5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7-12-29 22: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你看,你是叫不醒装睡的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7-12-29 23: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
szcqcc 发表于 2017-12-29 22:46
做灯,做电器的都有专业厂家,我不告诉你而已,其实都是很熟悉的品牌

在这个苹果大厂手机都能电死人,三星大厂都能爆炸的时代,科技达到什么程度,大厂有多大,很多时候没什么决定性的影响。看良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7-12-29 23: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台州
tts43 发表于 2017-12-29 23:03
在这个苹果大厂手机都能电死人,三星大厂都能爆炸的时代,科技达到什么程度,大厂有多大,很多时候没什么 ...

看概率,比山寨的事故率还是低很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7-12-29 23: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如果结果相同,那么可以得出推论,失真度可能与声音表达出的细节多少有关。

窃以为,做为器材硬指标的失真度,决定了清晰度和解析度的听感,前者是好听 or 不好听,后者是听得多 or 听得少。但是,听得多未必就好听。这可能就是主观听感上 清晰度和解析度 的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7-12-30 00: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杨浦区
标准,有一点很简单
如果你家的系统听感水平,小于等于,展会,店铺试听
那说明你的系统水平,还需要很多加强
反之若胜过,甚至完胜,则说明调整有一定的基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7-12-30 00: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疆乌鲁木齐
准备发个帖子,叫揭秘hifi,请关注,这两天抽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11 04: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