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84|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测试器材,千万不要用很好的录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2 13: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市

如果你要和朋友去买器材,要带碟去测试效果,只能二选一,请问你带上图左边还是右边的唱片。
我先介绍下:
左边唱片是布列兹指挥柏林爱乐的拉威尔专辑,1994年录音,录音方式是4D,DG正价片,属于正价大黄标系列,音质堪称DG的巅峰。
右边唱片是普列文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1973年录音,录音方式ADD(连DDD都不是),EMI小双张,属于超廉价EMI双子星系列,音质和左边唱片相比差两个档次不止。
请问你怎么选?


多数人往往会选择左边的。因为录音好,带出去倍儿有面子。但不要忘了去的目的是为了测试器材。


我个人经验:右边的普列文的这套双子星录音,在我玩总价值几千元、几万元乃至现在十几万系统上,越提升系统,音质越趋向于完美。
几千元系统里:声音粗糙,又闷又薄,铜管刺耳。
万元系统里:声音开放许多,显得温润。
十几万系统里:声音非常完整丰满,韵味十足。


左边的这张录音优良的大黄标,在我之前所有系统里播的都十分优秀。由于录音本身就十分完美,很难体现出系统的缺陷。
右边的录音则像放大镜一样,非常敏锐反映出系统的变化。


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
好听,都是相似的,而不好听,就各有各的不同。
播左边的录音,升级设备属于锦上添花,还是会播的很好听。
播右边的录音,升级设备就是雪中送炭,则有可能让你耳目一新。
显然,雪中送炭给人的感觉更显著。

在这里,我的看法就是:去测试器材,千万不要带那些录音优秀的唱片,因为播好它们是理所应当的。
应该带去的,也绝不仅仅是某些人说的自己熟悉的录音,还要恰恰是你手头那些播的不是那么好,甚至觉得缺陷明显的录音。
如果这些录音在你所测试的器材上有显著提升,那恭喜你,买买买吧,你把这台器材抱回家的提升才是实打实的。

至于那些天天追随者什么刘汉盛天书,买这张碟测试大提琴,买那张碟测试钢琴的,抱歉,我只能呵呵。这些碟本身录音都很优良,甚至录得很夸张。在店里播出一个好的效果,是理所应当的。能反映什么呢?
这些忽悠忽悠小白还行,真正的烧友,一笑置之即可。



2
发表于 2017-8-2 13: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STAX人头录音值得带上测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8-2 15:28 | 只看该作者
又是个看似争议的论点,其实也没觉得列出来的两张碟是太好或者太不好的录音,A不优秀,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选B

个人观点,只要聆听者对拿来试听的录音很熟悉,就够了。

所谓很熟悉,就是在不同档次前端下测试过该录音的表现,从几千到几万或者更高版。明白它能多好,也能多不好。

多听多试是核心,比天天在论坛发这些似是而非的主题有意思。录音好坏只不过是各自上下限的区别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7-8-2 15: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其实携带自己最熟悉、有心得的唱片最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8-2 17: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科威特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17-8-2 17:28 编辑

LZ说的情况也有,有时确实用录音稍差一些的唱片,反而更能听出器材或线材的差别来,但大部分的情况正好相反,即,买器材一定要带录音好的唱片,录音越好的唱片,在各种档次器材上差别就越大,音响系统遵循木桶效应,即最差的那个环节决定了系统整体的效果,千万不要让唱片成为木桶最短的那块板,那样的话,其它所有的差别都有可能被录音不好的唱片掩盖了,所以最理想的办法是把需要测试的器材作为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板,这样,被测试的器材有任何细微的差别就都能被察觉,假如是买耳放,那么所有其它的器材(包括唱片和线材)都要用到比耳放稍好一些的档次,这样,耳放任何细微的变化就容易被听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8-2 19: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省南昌市
一般带碟去试听器材,我主要是关注碟的内容而非音质,首先是对曲子的熟悉程度,如果是不熟悉的曲子,有的时候听不出很大差别。其次是曲子本身对器材的考验,比如复调音乐很容易测出器材的分离好坏。音质我倒是很少考虑,毕竟古典音乐很多录音质量一般,但是演奏出色,也是很好的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8-2 20: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省
只能说,观点有所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8-2 23: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楼主逻辑混乱了,器材越好就越好听的怎么会是渣录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8-2 23: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我只好奇,楼主现在是啥十几万的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8-2 23: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
楼主的段子越写越不好看咯,都变成1234的列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7-8-2 23: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我觉得没必要纠结,都带上。是骡是马,选个片段听听就知道了。不可能听完整张唱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7-8-3 10: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原来我在斯奔达那个群里就说过这事,越好的器材,播放差录音就越好听。除非你用监听设备找碴。一试音就蔡琴童丽的,这些录音我觉得手机也播的很好,根本无从体现器材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7-8-3 13: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市
边际效应也要考虑进去,提升不会是线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7-8-3 14: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难道不是相反吗,渣录音在低档器材上一糊而过,反而可以听。高档器材把录音的缺点全暴露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7-8-3 15: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省三明市
我觉得带自己熟悉的录音就好了。播的更好更差的点都能听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7-8-3 16: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suker_9_0 发表于 2017-8-3 10:29
原来我在斯奔达那个群里就说过这事,越好的器材,播放差录音就越好听。除非你用监听设备找碴。一试音就蔡琴 ...

深有同感,很多所谓好录音,要么已经很棒,要么就是制作出来忽悠人的,根本说明不了什么器材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7-8-3 20: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虹口区
楼主观点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7-8-3 21: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loie 发表于 2017-8-3 14:08
难道不是相反吗,渣录音在低档器材上一糊而过,反而可以听。高档器材把录音的缺点全暴露出来了。

如果是古典渣录音 我倾向于楼主的观点;如果是ACG渣录音 我倾向于层主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7-8-4 01: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我会 带 乐器不多的曲目去  试听

比如 钢琴三重奏  或者 弦乐四重奏   

小提 大提 和钢琴 的矛盾统一      可以听出 系统的一些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7-8-4 01: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肯定要带不同风格的自己熟悉的音乐去试。
录音不好,好系统是难以更好的。
你说的那种,其实是那种音效少,声音比较朴实自然,在好系统中能表现出来,在一般系统则难以表现,所以会给人错觉认为录音一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24 20: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