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70|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个文,纪念下,系统基本达到准现场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5-24 1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gebegebe 于 2017-5-24 12:03 编辑

当然,和真正的现场差的还远,但根据与现实自然声的对比,是符合准现场级的,主要缺点还是信息量不够,导致009严重缺乏信息,HEKv2中等缺乏信息,但不影响欣赏二者巨大的潜力。此时DT1990pro(变)可以做参考主力,T1和K812pro可以做染色二奶。下一步就是上DAVE了,当然也会再弄800听下,但谨慎不看好,毕竟800的个性也是很明显的,800s更有兴趣一些。

之前我的一切听感/评测,都没有达到准现场级。是自我否定。
2
发表于 2017-5-24 12: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为什么一定要和现场比较呢?现场和录音,本来就不一样吧?听的味道不一样。一个听气势,一个听声音,感觉没必要非放一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7-5-24 12: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gebegebe 于 2017-5-24 12:21 编辑
typ0713 发表于 2017-5-24 12:08
为什么一定要和现场比较呢?现场和录音,本来就不一样吧?听的味道不一样。一个听气势,一个听声音,感觉没 ...

赞同,我一直超喜欢AD1000prm。
但HIFI的终极目标,还是尽可能逼真,理想录音是双声道无失真,但目前不可能。所以有多种录音方式和后期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7-5-24 14: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gebegebe 于 2017-5-24 14:20 编辑
jimguo 发表于 2017-5-24 13:42
接近现场这话可以说。肯定是和低一级的器材相比的意思。都是比较而言。
相信唱片公司的录音水平,唱片公司 ...

我喜欢以双声道录音、人头录音作参考,当然其他录音也可以参考。
至于什么解析、频宽,其实很复杂,主观文字描述容易有偏差。
我更想说的是所谓的高低级,这个就有意思了,什么是高级呢?分辨率应该是越高越好吧,但也需要片源支持啊,4K电视放1K没用的。我认为分辨率是009>HEK>DT1990,算是高低级吧,但实际因为我系统可供给的信息量限制,3者实际的效果是差不多的。009=HEK=DT1990(变)。当然,分辨率仅仅是耳机素质的一个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5-24 15: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台湾台北
DT1990pro(变) 這個變是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4 15: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
donthuang 发表于 2017-5-24 15:26
DT1990pro(变) 這個變是指?

用特殊材料贴在腔体上,改为封闭式,用手捂着也差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5-24 15: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gebegebe 发表于 2017-5-24 12:11
赞同,我一直超喜欢AD1000prm。
但HIFI的终极目标,还是尽可能逼真,理想录音是双声道无失真,但目前不 ...

现在知道贫乳妹的可不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5-24 15: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现场级只是个传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7-5-24 16: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gebegebe 于 2017-5-24 16:19 编辑

我没有听过完善的顶级系统,无法断言。

有一些因素确实难以克服,但实话说技术进步的很快,谁能想到这么快柯洁就下不过电脑了,米饭都叫板大奥2了。人类技术目前是指数上升阶段,HIFI从来就不是玄学。

听音识曲、语音识别的技术发展,其实HIFI也可以结合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5-24 17: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gebegebe 发表于 2017-5-24 16:15
我没有听过完善的顶级系统,无法断言。

有一些因素确实难以克服,但实话说技术进步的很快,谁能想到这 ...

热门尖端技术和电声这种是两回事, 电声已经很完备, 很天花板了, 机器学习才刚刚突破瓶颈. 从前坛子有个在美国叫范总的就说把很多搞信号搞电子教授问了一遍, 对电声全部兴趣呵呵, 属于理论完备领域, 进步基本靠材料了. 要说现在电声还有什么能算前沿领域的那就是微型化, 随身, 但这个东西是被能源利用率限死了的, 所以说到底还是靠材料学.
至于说米饭叫板o2这种事情, 呵呵, 我看着我的老号冷笑一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5-24 17: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jimguo 发表于 2017-5-24 17:25
HD800s是可以进入现场级的,说是现场级入个门也行

我会试下的。但对HD800印象不是太好,看看搭配现在的系统HD800S能否减少个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5-24 17: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cadenza422 发表于 2017-5-24 17:22
热门尖端技术和电声这种是两回事, 电声已经很完备, 很天花板了, 机器学习才刚刚突破瓶颈. 从前坛子有个在 ...

材料也一直在进步,更重要的是,目前很多产品是真的以高保真为目的去研发,不再是为了味道。进步的方向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7-5-24 18: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dt1990 竟然可以因为录音文件的质量,达到了和009 HEK 一样的解析能力!?这不禁令人好奇,楼主听的软件是什么质量的,我估计一般的 64k mp3 也不至于有这种神奇的能力吧。
或者,是楼主把开放耳机变成封闭结构的神奇功效?和一根线让音质达到质的变化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7-5-24 18: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宝山区
现场级是个伪命题,我听过录音好的不行的现场,随便播放器放都很动听。

其实折腾发烧是无意义的,hifi基本上还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一堆豪华旗舰组合起来的产品再难听,也比一堆普通货色精挑细选搭配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5-24 18: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
本帖最后由 gebegebe 于 2017-5-24 18:53 编辑
wangerw 发表于 2017-5-24 18:28
dt1990 竟然可以因为录音文件的质量,达到了和009 HEK 一样的解析能力!?这不禁令人好奇,楼主听的软件是 ...

和录音质量没有关系,差的录音可以更好的听出差在哪里。DT1990(变)分辨率并不如HEK和009,但实际总的信息量差别不大,打个比方,009和HEK颗粒感更小,但颗粒总数和DT1990差不多,会感觉009和HEK还不够完整,特别是009。DT1990(变)会感到声音的重量感更接近现实一些。我也不清楚为什么1990改为封闭式会更好,但原本的声音确实在我的系统下脏糊一些,这种条件下还不如T1和K812。

DT1990我买了3次了,而且第三次到手没多久我又挂咸鱼了(感觉不如T1),这次莫名的改封闭式发现让我把它又从咸鱼撤了下来。

线的问题,主要是OTG线的提升,并重新搭配了USB线,带来的确实是质的提升,现场感明显增强了,对我的所有耳机都是提升,不过搭配的电源线也稍微改了下,这个主要是搭配甚至某些素质下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7-5-24 18: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dt1990改封闭,为什么不直接dt177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5-24 18: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
本帖最后由 gebegebe 于 2017-5-24 19:00 编辑
zhszy 发表于 2017-5-24 18:48
dt1990改封闭,为什么不直接dt1770

还真不一样。和耳罩有关系,而且改的DT1990的材料也是不同的材料,而且我不确定内部结构还有哪些区别。1770和1990我推测是一样的振膜,但是否还有一些其他调音处理(如磁环数)不得而知。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52365&extra=
这是我对4个耳罩的研究。而且我对DT1770的印象并不算好,有点干冷硬,我偏向1990。当然我还是有可能再买一个DT1770做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5-24 19: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
本帖最后由 gebegebe 于 2017-5-24 19:25 编辑
subdeath 发表于 2017-5-24 18:39
现场级是个伪命题,我听过录音好的不行的现场,随便播放器放都很动听。

其实折腾发烧是无意义的,hifi基 ...

发烧量力而行,我就是不信一分钱一分货,但事实也证明并不完全是一分钱一分货。(但大体还是对的。。。)
现在我手里的009就比较尴尬,逼我上更好的系统。当然老子怒了就出了她,不伺候了。

而且我也比较享受过程,属于个人兴趣吧。谁闲着没事干对比200次前级管啊,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1: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gebegebe 于 2017-5-25 12:51 编辑

可能有人不太理解DT1990(改)怎么可能和009 HEK比呢?
某种意义上,确实是不能比的,009有强烈的轻松感,没有任何刺激性,声音非常的流畅,HEK要稍差,但在轻松度上也是胜过1990的。
而且1990在低频和高频的还原上,明显弱于中频。这个缺点是明显的,但问题在于,日常生活中,人耳对中频的敏感度远大于低频高频。
但是声音的评价,是多方面的,其实1990所能表达的“真实感”还是很不错的,它偏重中频的清晰度,结像比较实,时间的准确度也好,因双耳时差而产生的定位感会比较准。

与其说不好比,我觉得用“不能”比更恰当,因为三者给人的听觉感应,差异真的很大,像Z1R这样的,更容易和HEK 009对比。所以,1990还是更适合与T1 K812 ELEAR AMIRON等等比。单纯看价格的话,可以比HE560 SR507等。
我之所以把1990单独提出来,是因为它个性与音染相对较少,这点倒是比较像009 HEK(更像009一些,HEK会色调更暖一点)。但我还是要说,我认为009 HEK(在我的系统)还是无法达到自然界那种纯净的音色(中性无色差)。

拜亚的T2如果能保持清晰结像的同时还学来轻松流畅感,那很值得期待。要是再有一个耳机能结合动圈平板静电三者的优势就更好了(不过即使有估计也买不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7-5-25 16: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支持上 DAVE。刚上了之后感到物有所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6 05: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