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我最后的随身旗舰——杂谈新派10h,MR1,小乌,650,各种对比听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11 1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南
本帖最后由 ckddf 于 2017-4-11 20:08 编辑

一个多月前,本着为MOJO配个好转盘的想法,想入个M1S伺候MOJO,结果被店老板的MR1毒到,MR1听大耳的水平让我第一次领略到大耳的魅力,毫不犹豫购入了MR1。

MR1买回家后,前前后后研究了大半个月,算是把MR1各项指标性能摸得很透彻了,在此感谢享声林大一直以来耐心的解答,好多问题只有您的回答才最为靠谱。

后来在毒坛发现小乌这个耳机,都说听人声好,于是下单入手(期间等了近一个月),这期间加入了小乌群,里面好多听台机的大佬,也慢慢开始加强对台机的了解。

终于在上周,看了群友思明的购买直播后,盲狙了新派10h,也就有了这篇关于MR1,关于10h,关于小乌,关于650的对比。

在此先声明下,我知道MR1对比10h,同样650对比小乌都属于越级对比,以下都是些自己的真实听感,觉得越级不靠谱的还请高抬贵手,谢谢。

再交代下我的听音观,本人喜欢暖厚扎实的声音,主听人声流行,另外大编制古典、新世纪、哥特、电子都略有涉及,喜欢小乌、LCD3那种暖厚的声音,绝对不稀罕T1的素质声,甚至是厌恶。

另外交代下对比的客观条件,MR1已经煲了300小时+,650是随着MR1一起买一起煲机的,也有200小时+了(当初买650最大的目的是为了给MR1煲机,哈哈)。小乌没有刻意去煲机,开声50小时左右,一直用原线;650有原线、mh家定制的卡达斯线和无氧铜线,都是平衡口,这里主要对比的是卡线下的650.

好了,以下进入正题,辛苦各位看官了。

首先我得承认MR1是台很好的随身旗舰,它以一个随身的体积,做出了小台机般的声音,推大耳的优势在随身领域无可取代,其本身的声音偏素,三频均衡,素质上佳但又不会是没有乐感的硬素质声,声音风格不冷不暖,或者说略微偏冷点点,更具体的声音就不细说了,毒坛一大把,我主要说对比。而10H的声音整体也是三频均衡的,中频低频都很是厚而扎实,中频略微往高频拉了一些,人声华丽不刺耳,不像传统的美国声,更像Chord那种新英国声的表现,10h硬素质在万元一台机这个级别绝对不算弱的,但它胜在用9018K2M这样的芯片做成了很好的调音,乐感十足,细节细腻感人,人声厚实偏近,声场巨大,比MR1那个声场还要大一圈以上。

今天,发到mh家改接头的两根650定制线终于发回来了(之前是3.5mm四芯平衡口,为MR1准备的,现在改了四芯卡农头),一早就听群友思明说10h平衡口推650很出彩,赶紧换线一试。

然后我就被深深的震撼了,这种震撼比从MR1伺候小乌到10H伺候小乌要大得多,这也印证了小乌确实不太吃耳放,主要看解码的实力,而原线的调音很重,小乌自己的声音特色很也强烈,受前端影响少的观点是正确的(小乌用iPhone6s都能听,真的能听得下去)。



1.首先说说我最在意的人声:

10h平衡口推卡线650,哪怕是人声,也很有感情,把650厚暖的风格发挥到一定高度了,

得益于10h本身的素质,650又不会觉得闷糊,听人声比MR1好太多了,MR1平衡口推卡线650听人声感觉要薄很多,没有血肉感,而且MR1人声略远,尤其是平衡口下的人声更远(所以我用MR1听人声都是用单端的),而10h下的650,同样的卡线平衡口伺候,人声是位置是中间略近的,厚度也要大很多。

相比小乌,10h伺候下的650人声谈不上完败,也是很好听的,只不过没有小乌那变态的中频密度,而且在中频细节上,两者都是厚暖扎实的,但是小乌是从中高到中到中低频都厚实,而且人声更靠前一些(但决不是飙你一脸口水那种),650中到中低频厚实,但中高上,对比小乌明显就薄了,小乌能把中高频的声音在厚实的基础上很自然的延伸到高频去,营造出一种华丽而不刺耳的人声。

解析上,也能明显感觉小乌是要更强的,而且调音很好听,歌手飙高音时,那个密度更能把听者完全征服,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压迫感。

所以光论人声这块,卡线平衡650在10H的伺候下,进步虽然很大,但是也没到越级挑战小乌的高度,总结就是好听,如果不跟小乌LCD3去比,这个声音可以长时间听了。



2.接下来说大编制和原声:

卡线平衡650在10h伺候下的表现,就远远不是MR1可以企及的高度了,

MR1因为本身声音清素的原因,在伺候650的时候,声音远没有10H来的扎实有力,整体偏薄,更素质声偏向。我以前用MR1推卡线平衡650,听到的感觉是声场有了,素质有了,细节控制力有了,但没气势,

声底还是有点薄,给人的感觉是吃饱了饭以后给你再吃美食的感觉。但10h下,给我的感觉就是我饿了三天,你给我来一顿大餐,用这个组合听加勒比海盗原声里那首“The Medallion Calls”,真有了在imax厅的宏大气势感,非常过瘾!

10h下的650,前面说的声场、细节、控制力不会比MR1差,但因为10h本身的声音是三频均衡的基础上,中低频厚实有力,然后10h会把中频往高频拉一点,

这样一来,这个搭配下,650低频略肥略闷的毛病得到极大的改善,听弦乐的声音更加的华丽了,虽然谈不上多通透,但是因为推力足够,能完全喂饱650,10h低频又是属于有质有量,不肥腻的,整体下来,10h可以说把650自己的特点完全发挥出来了,卡线的意义在于进一步调整650的低频问题,两端延伸会比原线更好。

之前还在考虑要不要出了650,但当我听到650这个声音表现后,我想说650不愧为一代经典,值得留藏了。

大编制和原声下,10h推650远远胜出了MR1,这样看来,10h推其他中高阻也会更好。而小乌在MR1和10h虽然没有这么明显的差距,但也是一耳朵10h更好听,然后10h的同轴接口不支持DSD,那么MR1也就没有留着的意义了。另外,听台机还不用担心没电的问题。

我想现在能理解之前在世爵遇到的那个全国第一个发小乌测评的烧友的话了,小乌跟650就没半毛钱关系,推好的小乌和推好的650,声音是有大差别的,只能说两者三频分布类似,但小乌不是650的升级版。

最后总结一下,享声用一个随身的体积,做出了台机般的声音,让我领略到台机的魅力,这一点上,是非常值得赞扬的,在随身领域能做到这点的,别无他家了;而10h让我进一步深刻领略到大耳的真正实力,以及台式系统的魅力,感谢这些厂商为我们带来的这些好声,这些感动,谨以此文,最后纪念下我最后一台随身旗舰——MR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3 16: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