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5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更新完毕)聊聊近半年自己购买的玩具(谷津Q-m/EVO2三件套数字界面/HEXI VENUS)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3-23 19: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济南
本帖最后由 曾经是九段 于 2017-3-31 23:09 编辑

3.31全文更新完毕!


自年初至今过手器材非常多,有朋友发来试听的、有厂家发来希望給提提意见的,但大多数都还了回去,大部分器材九段都没有特别大的购买意愿。


不过也并非没有精品,今天九段就挖坑集中聊聊自己看中并掏钱购买或准备购买的三件玩具:谷津Q-m一体机,HIFACE EVO TWO USB界面/时钟/电源三件套,HEXI VENUS解码器。


1.谷津Q-m


我个人是谷津的忠实用户,从最早期的HA-1,U1到后来的HA-3,U4都有购买并长期把玩的经历。如此忠于品牌源于我对谷津设计师张永能先生的尊敬,早在很多年前的广州音响展上初识张先生就被其对音频设备独到的理解和极具个人魅力的设计思路所折服。自此,每逢音响展我都要去谷津的展厅逛一逛,以求能有机会跟张先生碰面交流的机会,有时会是几分钟的寒暄问候,有时则会是长达几小时的深入交流。限于篇幅,关于张永能先生的介绍我就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下我对张先生的独家专访

说回Q-m,去年底谷津在汕头正式发布了自己的全新Q系列机型,其实包括解码,一体机,耳房甚至功放等一系列产品,其中最符合九段心意的就是Q-m和Q-v两台一体机产品了。从硬件设计方面两者其实相差不大,都采用了谷津最引以为傲的D.D.S技术,区别是Q-m需要搭配电脑来实现自身的音量控制而Q-v则在机身内置了数字音量算法,可以通过机身触控键调节音量。两者都具有极高的素质指标,远超前代U系列的推动能力以及全新的数字处理技术。考虑到办公室的使用成本,九段最终选择了价位适中的Q-m,并于年初收到了产品。

首先说下这台机器的外观颜值绝佳,虽然我个人认为前一代U3/4的外观设计也是非常成功的(个人观点,很多人对红鼻子不太感冒),但Q-m的造型明显更上一层楼,接近正方体的造型圆滑内敛,上面板九宫格很好的契合了谷津D.D.S技术的思路。正面只有一个6.35mm单端耳机接口,平衡耳机接口则放在了机器的背面。当然,Q-m除了可以通过USB接口与电脑相连外,还可以通过同轴等数字接口连接CD、数字转盘等设备来使用。具体接口种类和配置九段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谷津、锦锋官网查询。

谷津的耳机放大器都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配置了连续可调节的增益旋钮,新世代的Q-m也不例外,在背后左下角也有一个关于增益调节的旋钮,大家可以根据耳机的种类、个人的听感进行选择不同的增益。对于增益的选择,官方设定在0db位置为素质最佳,但并非一定要设置在这个位置,这个功能的可玩性是极高的。

不得不承认Q-m这台专门为耳机而设计的机器真的是优秀的,这种优秀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对多耳机类型的匹配能力,声音的宽容性等。关于耳机的匹配,Q-m通过对增益的连续调节,从D7200,到HD800甚至HEK都能找到一个不错的听感位置,虽然九段很确认这种听感绝对不是耳机的最佳表现水准,但都是有水准,级别以上的表现,都是足以让听者安心欣赏音乐的,如果没有记错,这种表现可能是目前同价位一体机中唯一的一台。关于声音的宽容性,首先要谈一下Q-m的声底,扎实饱满但均衡平实是我的第一印象,做到这一点其实非常不容易,因为当把声底做得很扎实厚重后很容易让声音的重心向下偏转,细节糊掉很多。而如果做得三频均衡,没有明显的偏向,声底又很难给出足够的厚度,听感也容易给人以过于冷静的感觉。然后就是建立在很不错的素质下的听感,Q-m的听感有一种特别的毛绒绒的质感,首先我很确认这不是素质不够的表现,因为这种听感并不影响微小细节的辨识力,它更多的有点像是一种老模拟音源声音的感觉,但它跟厚厚的模拟声又有些不同,给人以一种很强烈的质感。

从搭配来看,九段觉得最理想的还是中高阻抗的动圈耳机,比如HD800S,九段现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在用Q-m搭配它来使用。关于音量调节,我有注意到有几位朋友在留言中问到这个问题,我在多说几句。Q-m的音量调节是通过PC系统来完成的,首先应该把系统音量调整到最大,然后通过播放软件的音量控制来调节听音电平。关于这种调节对于声音的影响,九段一开始也有所担心,但通过实际使用后发现这是多虑了,谷津的D.D.S技术中完全考虑到了系统音量对于声音的影响并进行了大胆的突破。

Q-m不管是从设计思路,适配能力还是声音表现都是最近几年一体机的红海市场上特别有新意的一台机器,再考虑到不算太高的售价和良好的外观设计,九段作为用户良心推荐。






2
 楼主| 发表于 2017-3-23 19: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济南
本帖最后由 曾经是九段 于 2017-3-31 22:21 编辑

作为HIFACE EVO第一代三件套的用户,两三年前就曾经写过EVO,204,Hydra Z等界面的对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一下帖子,九段对EVO系列界面一直抱有非常良好的印象。

去年底九段订购了一台8XR回来玩,一开始没有选装火线卡,为了能够配合专机使用,在大部分高端界面都在缺货的状态下果断盲狙了一套全新EVO TWO三件套USB界面回来。


一转眼小半年过去了,各种调试、摸索瞎扎腾下来感觉也基本摸清楚了这套小玩具的脾气秉性,在此挖坑谈一谈它的真实实力,欢迎围观。。。。。

3.31更新听感:


了解九段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个对USB数字界面特别有兴趣的“折腾家”,从有USB数字界面这个概念开始九段就开始折腾它了。市面上常见的经典产品基本上九段都有购买并长期使用的经历,有些喜欢的产品还在论坛发过听感,不管是进口的AP1,AP2,Alpha,int202,203,204,Hydra Z,Hifac EVO,包砍头,mutec MC系列,还是国产的珍珠,老欧,小野,雅典娜,鼠界面,JEFF等。随着玩得机型数量的增加,九段发现这个类型的产品可谓水深至极,有集高深技术于一体的牛逼物件,也有瞎拼乱凑的坑人家伙。有点扯远了,回来说正题,年前整了一台8XR放在电脑旁边用,又傻傻的没有装火线卡,到手后傻了眼只能花钱去买新界面。问了一圈发现常见的经典界面有货的只有Hiface EVO的最新一代三件套,基于以前EVO一代三件套非常良好的使用感受九段果断选择了盲狙。


到手后第一感受是M2Tech诚意还是很足的,首先是三台机器都是独立的豪华彩盒包装,并非很多产品的普通牛皮纸盒子。第二每台机器都有齐全的配件,升级电源的包装里还直接附送了三根特别定制的电源连接线。当然,机器从做工上来看还是勉强合格吧,跟日系产品的精工细作没得比。EVO TWO这一代界面在使用操作方面有比较大的进步,第一是界面和时钟都有了独立的显示屏,可以时时显示机器的工作状态,功能设置等。界面的操作完全由独立的遥控器来完成,时钟的操作则简化为只有UP和DOWN两个按键,大大降低了上手使用的难度。


使用时,EVO TWO有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种是界面独立工作模式,另一种是外置时钟模式。首先说USB独立模式时,EVO TWO是一台典型听感流的USB界面,这里的听感流是指它的素质可以接受但绝对不属于特别突出的类型,很多时候的听感是丰满而略带毛绒的,其实这种感觉蛮讨耳朵喜欢的,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首旋律优美的人声会有特别强的带入感,但一旦到了场面较大的环境下就立马歇菜了,总体来说放在4K的价位上来看性价比只能说还可以。当加入升级电源和外置时钟组成三件套最强配置后,EVO TWO明显变了风格。首先它的素质极高,注意我用了极高这两个字,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三件套组合与独立界面下的声音区别就像是给一台2万元价位的解码前面又加上了一台8XR一样。在独立时钟跟升级电源的加持下,EVO TWO变成了一台极度透明的机器,透明到你根本感知不到它的存在了,而原来DAC的声音则变得像拨开了云雾,各种音符充满了活力的跳跃着。总结下来,三件套下的系统声音改变主要体现在:1)透明度有级别上的提升,这种提升的可辨识性属于非常入门的难度,耳朵没有问题的都能感知;2)系统声音的活生感有可以感知的提升,音乐显得更活了,可以听到的细节明显多了起来,旋律的起伏更显活泼。这种提升在自己非常熟悉的系统下也基本可以做到明显的感知,辨识难度不高;3)收紧的结像,所有的细节的三维立体感都变得突出起来,原来感觉非常模糊的声音也变得清晰明朗起来。本项提升的辨识度略高于前两条,需要有一定听音经验,对所听音乐较为熟悉的发烧友才能明显感知,难度稍高,但依然非常明显。


吐槽:使用难度比独立机器还是要高一些的,比如开机顺序很关键,先打开电源给时钟和界面供电,再打开电脑电源才会立刻进入外置时钟模式,貌似还有几分钟的预热时间。而如果先开电脑则EVO TWO界面会自己工作,再打开升级电源后界面也不会立刻进入外置时钟模式,甚至有时候会有不稳定现象,锁不住信号的情况会出现。这些使用中的技巧都是我个人慢慢摸索的,也不算详尽,但官方网页上的说明中并为提及,新购买的用户可能会遇到麻烦。


写在最后:本篇文章中的三件产品均是九段这半年来遇到的最满意的机器,但如果硬要排个顺序,EVO TWO三件套无疑是我的最爱。虽然是盲狙而来,但它的表现保留了我对EVO的良好印象,而且远超我的预期。如果结合它的售价,EVO TWO三件套的性价比应该说是极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5 03: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