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想忘记的声音——那些略微偏离时代的怀旧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0-25 15: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
本帖最后由 vunico 于 2016-10-25 17:28 编辑

想起来写这篇帖子,是前几天有人发帖回忆D50。我也是D50的爱好者,并且至今还在使用中。所以简单地写一点喜爱的随身设备,和喜爱的原因。

已经算是脱离于时代,比较落伍了。也算是个情怀系统吧。



D50

D50一直是我用过和接触过的声音器材中,最令我着迷的一个。

我是从磁带机一路用过来的。磁带,便携CD机,iriver的mp3,ipod 4,这些尽管都用了很久,也都伴随着非常多的回忆,都没有这样令我喜爱过;D50上市也快要有10年了,它的意外流行,可能是引领了播放器向高品质方向的转向,预言了一个便携音乐播放器一个新的时代,但是在此期间的新机器,虽然各有各的优点,声音也多半早把D50比了下去,但它们也都没有这样令我喜爱过,包括D50的继承人D100。

我想,也许是因为D50第一个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我满意的标准。达到了这样一个均衡。它声音不错。它工业设计极佳。操作作为一个录音机极为便利,作为一个播放器也恰好符合我的使用习惯。材料和做工很好,看起来极为坚固耐用,实际也经得住考验。使用AA电池,没有电池老化报废之虞,换一次电池续航时间也足够久。以一个坚固耐用的生产工具之姿,来满足我相对轻量的需求,这差不多就有点像巴菲特对「安全边际」的执着追求那种感觉了,不用担心,始终有余裕的感觉。

我用过的早于它的那些播放器,声音上不够达到最基本的要求;晚于它的那些机器,在工业设计、坚固耐用和电源的选择上都不像它这么令人放心。对于习惯于以文件夹方式管理音乐文件、以专辑为单位聆听的人来说,它的操作方式是极简的、极为合适的。

单色的液晶屏,暖黄的背光,绿色的play键背光和红色的rec键背光,都是一种深度设计后的极简,和Apple的设计截然不同,而是和那些精彩的,上一个年代的优秀日系设计相通,例如Sony的收音机2001D,SW77这种。

我喜欢D50的设计,甚于D1和D100。

设计再精彩,功能上落后了,也只能成为一个偶尔缅怀的收藏品。但这一点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不同的,比如DAT,我就不能再接受一盘一盘去录音了,但有人就可以,并且发掘出乐趣。对于我来说,D50在这一点上还算幸运,目前我主要使用的音乐格式还是44.1k,16bit,于是96k,24bit的规格暂时还是足以应付了。我喜爱的音乐中,dsd格式的又极少。存储上来说,D50本身的存储空间只有4g,早已落伍了。扩展又是memory stick,极为不便,本来这就是它最大的痛点了。还好有神器photofast双马甲卡套存在,可以很轻松地使用64g*2的tf卡去转接。128g的存储,基本上能满足我放进70张wav格式专辑,300-400张mp3格式专辑的要求了,还能留20g左右的空间用于录音。

D50的声音,从前谈过的太多了。大多数的评价是干冷硬,我不太同意。D50的PO口,是有点偏糊,结像不清晰的,非要说冷暖的话,是有点暖。并且体现出一种高增益下容易出现的躁动,于是有一种动态好的感觉。但D50的LO对此是有不少提升的,结像清晰得多,声音更加细腻、通透。总体上D50的LO放到今天也是堪用的,不算特别好,但对我够了。

Mass Kobo 395

我用过的便携耳放很少,在便携耳放的黄金时代,我是直推了事的。

便携耳放的黄金时代可能是ipod,imod大行其道的那些年,涌现出很多看起来就很经典,很值得一试的产品——尽管大多都是小作坊,乃至个人的作品。

而我突然会脑抽去买一个便携耳放是因为去年买了个er4b,插在D50和D100,以及手机上,都呈现出一种过于骨感的状态,我就下单了一个耳放。当时买了仿lisa3的fiona3,声音真是很不错的,也非常适合er4b,到现在我对它的声音仍然非常满意。厚实沉稳的声音。而且也是尝试了便携耳放之后,我才比较确知D50的LO要好过PO不少。但是双9V电池,开上盖换电池的方式实在是无法便携,我不想出门还要多带一个9V电池充电器和一把内六角螺丝刀——我于是考虑使用AA或AAA的便携耳放。

大概这时候我了解到了mass kobo这个小作坊。比较热门的产品404,平衡口我并用不上,体积也有点过于大了,更适合作为一个床头系统的一部分而存在;395就还比较合适。四节AAA,8-9h的续航虽然不尽人意,但它的造型很好看。声音据说也不错。

mass kobo官网上英文版页面对这个放只有参数,没有介绍。日文版多一段介绍,如下:
「ドラムの横でベースをプレイする時、きちんとモニター出来るヘッドフォンアンプが欲しい」
アメリカのスタジオミュージシャンからのそんな依頼で1999年に製作した単3電池4本で駆動するバランス入力付きヘッドフォンアンプ model 209をベースに、単4電池4本で駆動する様に設計変更した高音質でコンパクトな ヘッドフォンアンプです。
小型でもP-P3V(32Ω負荷時)の高出力、大音量でも音の輪郭がつぶれず音のひとつひとつが見えるかのような高音質で長時間聞いても疲れません。
高感度のバランスドアーマチュアインナーイヤーモニターにもゲイン切り替えで対応。(ダイナミック型はHi、バランスドアマーチュア型はLow)
妥協を許さないプロの現場で 評価の高いマス工房の「何も足さない、何も引かない」音質をどこでもお楽しみいただけます。
電池交換用のフタは通常底面ですが特注で上面での製作も可能です。注文時にご指定下さい。(価格は同じです)
※回路の関係で電源スイッチのON/OFF時にポップノイズが出ます。ご注意下さい。

看不懂日文,谷歌机翻了一下,大概是说这是基于它原来一个专业监听用的耳放,model 209。这个209大概是下图这么个东西:

392下面也是差不多的介绍。可能基于同一个原型做出了不同的改良。看起来还是比较符合我的偏好。我就找耳机王下单了一台。因为是下订单才制作,货期大约两三周。正好闲鱼又有人出,我就又买了一个。15年12月24号做好的,还算比较新。比较喜欢的东西我常常会多买一个,不想自己收着,也可以给亲人朋友用。

其实395我仍然是比较喜欢它的设计和做工。headfi上有人评价说:
The physical built of the 395 is one of the best i've come across of any portable owned or auditioned.
It just gives you that understated premium, luxury and confidence, when you touch and hold it in your hands.
The light colored tone of the casing is very unique as well. Much thought and effort went into its construct.

虽然有些浮夸,但我大体上是认同的。很具有一种新时代日式的朴素、收敛的美感。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和装饰,但线条也不是那么缺乏变化。

声音上,和外表有一点相通之处,是比较自然平实的。很细腻,该有的也都有,余韵悠长,的确很好听。D50的LO虽然不错,但很有一点成为瓶颈的感觉,但不管了,声音差不多就行了。

有一些图是从增田的推上看到的,放在下面:






HD25 1-II/ER4B

看了前边的文字,大概会选这两个耳机/塞作为随身系统是比较不意外的。不是顶级,声音有一定特色,比较偏向专业风格,结实耐用。

这差不多就是我的要求了。HD25 1-II当时买的basic版,就是没有天鹅绒耳罩的版本。已经用了三四年了,头垫重新用双面胶粘了一次,几乎和新买来没有什么区别。

HD25的声音风格不用细说的。用过的人太多了。专业使用上,很多方面都在用,DJ,同期声,field recording。我一直想着要发展一下field recording的爱好,当时买它也有这方面的意思。

关于field recording顺带一提,有两部相关电影,《春逝》就不提了,桂纶镁主演有一部《最遥远的距离》,热爱录音的男主角用的就是HD25。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的作者,Gordon Hempton,漫长的field recording生涯中,也一直用着HD25。





至于ER4B,就不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14 12: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