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5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菜鸟的发烧历程]——《听觉日记——玩耳塞的故事》(一篇关于耳塞的“日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8 2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清华大学
做个广告~这篇“日记”也参加了大家坛的征文,也欢迎各位DX指教,原帖移步,欢迎顶贴哈~

毕竟耳塞才玩了不长,重在心情,重在心情,如果里面有关于耳塞的评价不到位了,也欢迎各位指教。我也只是说自己听过的感受,没听过的也不敢断言。欢迎顶贴,感激不尽~



听觉日记
——玩耳塞的故事


楔子

   不得不说,这篇文章的名字有模仿Joe McNally的《热靴日记》(Hot Shoe Diaries)嫌疑。这确实是在模仿,我承认。
   Joe McNally的《热靴日记》是记述他在摄影师的过程中关于闪光灯的体验。而这篇《听觉日记》,是我这一小人物模仿大师的做法,写了一篇关于耳塞的感悟故事。这段时间玩耳塞,花了不少钱,不少精力。由最初的懵懂到后来的狂热直至现在的平静退烧,自己也是感悟颇多。
   这篇听觉日记,写了一些玩耳塞的“听”路历程。当然,在一些真正有实力发烧的人的眼中,这些东西是根本瞧不上眼的。诚惶诚恐,不知如何下笔,毕竟玩耳塞之人颇多,见解比我也深刻的多。我胡乱评价一通,定会招致些许非议。幸好McNally在他的《热靴日记》里的一句话正好给我开脱:
   “…What follows on these pages is, indeed, not the manual. The manual is full of certainties and formulas—absolutes, even…This is not a book of certainties. It is not a manual. It is, as the title states, a diary.”
   正如上文所说——这仅仅是一个日记。既然是日记,就当日记看吧。
故事的缘起是某天上课的时候跟同学又聊起了耳塞。突然发现对于这东西,自己也好久不关注了。不禁想想这些日子来我玩耳塞的点点滴滴。我想,那我就写个故事吧,写我自己玩耳塞的日子,也顺便说说我的对新入门发烧友的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这个故事,就从播放器讲起吧。
   如果磁带机不算的话,我第一个MP3就是iPod Photo 20G,要算到现在,也是老古董的玩意儿了。2005年,我刚上高中,当时iPod也并未风行起来,所以,拿个iPod听歌还是一件很拉风的事儿。不像现在满大街的苹果耳机。在当时,一个20G的MP3是很难以想象的。记得用F.I.R的Lydia试音,当时就被镇住了,如果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俩字――“湿了”。无可否认,一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iPod Photo是一款相当优秀的MP3播放器。这个在后面谈到iPod Classic 160G的时候我会提及iPod Photo的优秀。
   Photo伴我走了四年多,一直到大二。这个MP3也是我十分有感情的一个,至少,高三时每天晚上用他听两段郭德纲的相声成了高三时为数不多的乐子之一。
买Photo的时候,也顺带买了我第一副真正意义上的耳塞――MX500国际版。而且,这也是传说中可遇不可求的德版。说来也怪,MX500买来后就一直搁置了,一直用的苹果的原装耳塞。到后来插头磨损,就换成了MX500――这是高考后的事情了。初听MX500,感觉是仅仅比原装耳机好了些,但是却没有了那种感动。Better than Nothing,高考后,我带着iPod Photo和MX500,来到了北京。
   Photo,在大一的时候,也终于出现了老化:按键失灵、电池续航时间明显缩短。表面也刮花了(买时顺便带了个硅胶套,上大学前给扔了,太脏了)。
到了大学,发现,iPod早已经如压路机一般碾过了学生的时尚。看着手中日渐老化的Photo,我想,是该换一个了。
   但是,种种原因,这个愿望在大一,并未实现。
   北京的冬天异常的寒冷,我们大一校区又处在极为偏远的上庄(临时租用两年,现在早已不是中财的校区了。而中财08级的同学们,很有可能成为中财校史上唯一一届住过三个校区的学生),北京北郊,正处北京城的风口。冬天的风吹得人话都说不出来,而耳朵又是最怕冷的。我想,我该买个头戴式耳机,暖和暖和了。
   于是,我正式开始了我的发烧之旅。
刚来中财,隔壁哥们有一副PX200,满怀崇敬的借来听了几天,发现听感上确实比MX500好了太多(但我现在认为恰恰相反,很奇怪)。看到那半封闭式的皮套,我想我也该买一副了。
可能是年轻时总是要求特立独行,独特。看到许多人都买了PX200后我就特别不想买PX200了――多俗啊。所以,开始上网搜,什么AKG K24P,K26P一直到K271s……直到遇见了一个叫做Grado的厂子。
   当时也正是iPod开始大面积普及的时候,91apple(国内较早的iPod的聚集地)上的朋友买M1和SR80的特别多…看网上评测,说M1是“1000元内头戴耳机的不二之选”。特别在评测中提到SR80的“鞭抽式的低频”与被美国 Hi-End推进学会 (AAHEA) 授予“金音符奖”(Golden Note Award)——心动了。那段日子就是M1和SR80的对此评测翻来覆去的看:SR80更激烈,M1更平衡。一时难以取舍,索性就去买,听了后买啥是啥吧。在店里,拿着SR80和M1反复对此着听,反倒是觉得M1佩戴的更舒服。终于,在大一下学期开学前,拿下M1。
拿回去,闭上眼睛…第一首记得听的是《加州旅馆》。当吉他声响起,突然被震撼了…琴弦扫过,仿佛真的闻到了吉他的木香味;接着用灵云的Destiney,低频无敌…
   总之,M1真的让我激动了。
   就这样,晃晃悠悠,大一下学期也过去了。M1和MX500交替成为了我在音乐上的伴侣。但听M1也愈加听出了它的不足:声场。确实,声场太小,就像贴在人耳朵上的一样。听久了,反倒是有些压抑。
   那个尚不知价值的MX500在我的不好好对待中,散架了。
我考虑得换个耳塞了…
  于是Bose In Ear II进入了我的视野。当时只是想换一个耳塞替代MX500,但IE2毕竟太贵。这时,我开始泡耳机毒坛——耳机大家坛。大一暑假,在北京为国庆游行做准备。而我们也临时搬到了四道口校区。三环内,交通也方便。于是没事就朝附近的一个音响店跑。听了KOSS的火花,还有Bose In-Ear一代(难推但值得很玩的塞子)。这里十分感谢我女友闫羽,从一个对音乐发烧完全没有概念的女孩子,天天听我唠叨,到也迷上这个爱好,与我一起讨论,陪我一次次的去耳机店试听,真的非常感动。跟着我听我唠叨,不免也中了三分毒气。现在耳朵也变得十分刁钻,听我送她的K324P也听出了很多不足。能找到一个共同的爱好,真是福气。
  确实,毒坛真是和害人不浅的地方。每天泡论坛,也渐渐的了解了众多耳塞…SF 5 Pro、SE420、SE530、IE7、IE8、UM3、W3,还有TF10。胃口渐渐大了,然后就移情别恋上了森海塞尔IE7。
  国庆游行后,转了一天。把跟了我快五年的iPod Photo 20G更新了。入了iPod Classic 160G。
  那天偶尔拿出自己的老iPod Photo 20G和新买的iPod Classic 160G对比了一下。发现新老产品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在iPod发展到IPC的年代,苹果给iPod给新产品用上了“水晶”芯片。改变是比以前更清淡。老iPod的低频比新款更深,更有质感。在推力上,非常明显,老款更胜一筹——听感总体优于新款iPod。这倒也让我联想起了老MD。记得以前在一个聚会上听过的一个爱华的老MD,是直接推得ER4-S(100Ω的阻抗),竟然推得有模有样!但要是用现在Sony的EH1,恐怕推M1都有些费力——老产品用料确实实在。
  那天下午,我也买了耳塞。没有买IE7,而是听了老朱的忽悠,买了TF10。
记得初听TF10,震撼了。音场完全的扩大开来。精确,精细,这就是动铁的特征。听毕,有种想吐的感觉:我想也许是太激动了吧。(但现在明白,是UE的声音太烈,压迫感太强)
既然中毒,便直接咬牙拿下。TF10可换线,在老朱那儿又听了橘子和感恩线。来不及细品,就直接拿原线走了。
  TF10又让我激动了一个学期。当然,也许是毒坛看多了,也许是耳塞也听出了点儿门道,渐渐的,TF10的不足也慢慢显现:中频凹陷。确实对于流行,这不是个小问题。还有就是佩戴:戴久了,耳朵发涨,疼。
  当时考虑了好多方案,比如换线——极光;比如再买副塞子…总之心里开始了有些躁动。那段日子,确实有些入迷了。期间,又入了副MX760当做平时用的耳塞——这是一款有着“森海塞尔风格”的耳塞。
  后来参加了一个北京的烧友聚会,听了很多塞子。也见了、听了一堆“神器”级别的设备。突然,很诡异,想花上几万,上一套大耳机系统。因为耳塞已经满足不了我,定制耳塞亦然。
这个想法太过疯狂,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确实是烧的太迷糊了。确实是在耳塞上费了太多的精力。
  还好,一款耳塞的出现,让我彻底平静了下来。
   一个国产的牌子,维尚的R03。
   这个塞子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如巧克力般的“丝滑”。声音很柔顺。初听R03,我便被深深的震撼住了。它带给我的是一种放松的感觉,很自然,很随性。是的,他定价才仅仅是TF10的六分之一还不到。所以,在素质上,真的没有太多的奢求。可是在耐听上,R03却十分讨巧——它很明白自己的不足,便在自己擅长的部分,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点——高频不如TF10如此拔高,索性拉近中频一些,使人声更柔顺。相对于TF10的中频内陷,R03把人声拉近了一些,耐听了许多。
   现在,我一直用着这个R03。它做不到像TF10那样如此高的素质,但它可以做的非常讨巧。这便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每一种音乐都可以胜任,演绎的也颇有味道。于是,它便成了我iPod上的常客了。它给我的感觉,不是一刹那的绚丽,而是一种淡淡的、平日里的感动。也许少了些许惊艳,但多了几分贴心。若TF10是二锅头似的烈酒,那么R03便是一杯清茶。若TF10是情人,那么R03便是日复一日陪伴的妻子。现在,心也静下来了,不烧了。
   而我对烧耳塞的转变,也正起于此。
   大耳机虽好,可是我现在真的不需要——毕竟不方便。想想自己初听iPod时,用的还是饱受批评的苹果原配塞,但那套设备给我的感动是后面这些所有加一起也比不了的。记得看过一段话,正是契合了这个心境:

10岁,第一次听WALKMAN,50元的耳机让你激动不已……
20岁,电脑换了个300元的声卡,觉得E888根本不入流。换了DT231:太干净了!
25岁,电脑换了个1500的声卡,头一次用耳放,才发现DT231太薄,高频太刺耳。换了K501——原来这才是声场!听NEWAGE给你感动得直哭。
30岁,已经上了台机,耳放也到了3000的水准。觉得501不行,低频不好,声音发虚,换了DT880——又感动了一把:真是水晶的声音,这才是音乐!
40岁,由于太热爱音乐,东西都换了顶级。不用工作的,安心融入音乐的海洋。买了KK,不用多言了——你已经在听几百上千一张的发烧CD了。
50岁,偶然的机会参加一个活动,听了半天接在顶级设备上的大奥。听完呆了好久,恍如阁世……
原来,这就是十岁时候的那种感觉……

   玩耳塞完了有一两年了,突然发现自己那种浮躁的心慢慢沉下来了,不去过分追求器材的好坏,而是开始静静的品味音乐——耳塞可以使音乐变得更加动听,但永远提高不了你的音乐鉴赏能力。喜欢的耳塞不再是追求刺激,而是精确与舒缓。
   耳塞是什么?无非是工具而已,工具就是拿来用的。人永远不要做物的奴隶,既然可支配,为何不潇洒?不必太较真。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完美——耳塞亦然。取舍之道,自是一门艺术:想明白自己喜欢什么音乐,然后去选择一款喜欢的耳塞。打个比方吧,比如喜欢摇滚,那么你需要的塞子是低频加强,有冲击力、热情的耳机——SR80或者TF10、5pro之类;比如喜欢普通流行,SE530便是为此设计的(当然,你要考虑到它普遍存在的线材问题);如果杂食一点,那么W3、UM3这样的耳塞便是你的选择;如果喜欢女声,那么ER4系列更是不容错过的(个人很推崇ER4-S);如果到了想退烧的地步,一个R03真的可以解决很多很多问题。(至少我现在TF10很久不听了)
   简而言之,耳塞就是个玩物,切不可太当真。每天早睡早起,读两本书,听两个段子乐呵一下,比熬红了双眼攒钱买耳塞的狼狈之相要惬意的多,生活也踏实的多。




                                               正若往昔

   既然说到了发烧,那就顺便谈一谈我对于我听过耳塞的一些见解吧,这些见解,也是我发烧年余心路历程的见证。权当参考,正所谓评测十万字,不敌试听一耳朵是也。

一、Sennheiser MX500——一个时代的传奇

( Sennheiser MX500 (3H)版)

  平淡,准确。这是我对于这款耳塞最简洁的评价。
MX500的确是声名在外,而MX500“3H”版(里面单元的标号)更是一代传说。200元以内的价格,与其价格不相称的成熟的表现——这可以说是MX500为何如此深入人心。
这是一副很平淡的耳塞,定位很准确,听不出太多的激情。属于老森海塞尔的声音(注:不久前,森海塞尔的中文名称更为声海,同时也发布了2010年度的新品)。不会给你太多惊喜,也不会让你失望。
   外形比较古老,不抓眼球,确实算是上个世纪的产物;音量线控可以说是鸡肋,但有总比没有好。
   这里再说说版本问题:我当时误打误撞买到了MX500的3H版——这是MX500德国原版,也是目前最难买到的一个版本。传说比后来的版本低频多了一些下潜,由于我当时没听过其他版本,自然无法AB对比评测。不过据网上流传的评价:3H版是精品,而之后的国际版RC/RC-L音质差的已经一塌糊涂,风格已经完全改变。由于我也没听过,不便评价。但据大家的话说,德国的3H版与后来的7H国际版、RC/RC-L版风格走向确有不同。购买时注意。
话说回来,200元左右的耳塞,就算有差别,我相信7H、RC/RC-L版与3H版的也不会太大。RC/RC-L版本也不是一无是处,而3H版,大家也别奢求它的音质能达到森海塞尔的奥菲斯。

二、Grado M1 & SR80——热情,热情,再热情!
(左起:SR60 M1 SR80)

   热情,热情,再热情!
   不错,这就是M1与SR80的特色。
   Grado(注:中文名为歌德,当然还有一个中文名同样叫歌德的耳机厂MB Quart。为区分,一般称作“美国歌德”与“德国歌德”)典型的美国音。其标志性的外观上可以说是“山寨”——就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监听耳机的样式。很多人看起来很丑陋,与AKG、SONY的一些头戴式耳机相比,非常的不时尚。就是塑料,耳机的耳罩处的金属调节杆在佩戴后露出,像极了天线宝宝。耳机线,奇长无比——达到了震古烁今的三米;奇粗无比——就是电线。可见,这东西随身带着真不方便。
   其实M1与SR80并不是为了随身而设计的。这两款都是为了家庭影院,在家里听音乐的。M1与SR80都是一次性包装,拆开后不能试听——所以很多商家不提供试听。这也是歌德耳机的一贯做法。
   Grado的低端耳机可以说是给人无限惊喜。SR80就曾被美国 Hi-End推进学会 (AAHEA) 授予“金音符奖”(Golden Note Award),而M1更是受到国内烧友的大力追捧。
先从声音说起。
   SR80是歌德的代表性产品。其突出表现为低频强大,人声温暖热情。缺点很明显,声场小。与Koss PP的强大的发“混”的低频相比,SR80的低频更有力,有“鞭抽式”的低频。这也很好的说明了SR80与Koss PP低频走向的不同。可以说,SR80是低端摇滚入门的不二之选。
   说到M1,其全称为Alessandro Music One,这是Alessandro(中文名叫“爱丽丝”)调音,委托歌德实验室以SR125单元为基础的低端入门耳机。故耳机上有“GRADO LABS”的标识。声音根据Alessandro的调整,往上靠了些。拿掉了些低频,换得了三频更佳的均衡。声场与SR80一样,依然比较小。相对SR80,M1更中庸,更均衡,更大众。
   在佩戴上,M1对SR80还是进行了优化。主要表现在M1使用的海绵耳罩上。SR80是中空的,M1是平贴的。在听了一下午后,通过自己的感觉,M1的佩戴比SR80好了很多很多。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SR80由于采用了中空海绵,声场自然是比M1大了一些。但大归大,横向相比,二者声场都很小。
   虽然M1与SR80都是定位于家庭影院的耳机,但二者十分容易推动。单单从阻抗上来看的话,M1与SR80都是32Ω。这也是和多人把Grado的大耳机用做随身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相对于森海塞尔,虽然同档次的产品Grado的东西价格更高,但却比森海塞尔的大耳机更易于驱动。在一些旗舰型号上,RS1甚至可以去不用耳放直接驱动,但HD600在大部分情况下,不仅要上耳放,而且对耳放的要求极高,很难推好)
   在销量上,SR80在美国受到了十分热烈的追捧,但在国内,烧友们更多偏爱M1。要细究来,原因自然不少。个人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许是哲学思想。
   在美国,更多的推崇个性、与众不同。所以个性鲜明的SR80自然更契合美国人的思想。而M1,多了些中庸之道的意味:所有类型音乐都能演绎的像模像样,更普遍。我也是听过SR80与M1之后,觉得从佩戴与声音上说,M1更“合适”一些而买入M1的。
   还有一点,2009年,歌德公司推出了M1的2009款(并没有所谓M1i的说法,都称作 M1 09款)与SR80i。相对老款的M1与SR80,在做工上有了很多的改进。外型上相对老款更“流线型”了一些(这种“流线型”的说法有种黑色幽默的味道,毕竟都是Grado的山寨外形)。估计也是佩戴舒适度的考虑,SR80i的耳罩调整为与M1一样的“平贴”式。
   本人没听过09款的M1与SR80i。有烧友对09款M1与老款M1进行了对比评测。声音上看,新款有了些许变化。相对老款M1,新款M1在老款是基础上声音更拿高了一些。显得更加轻巧。但少了老款M1的稳重。M1的新款相对于老款,只能说是有了改变,不能说是改善。新款更轻灵,老款更沉稳——相对而言。具体声音如何,耳朵验货。
   如果从这篇评测上看,个人还是偏好于老款。

三、Sennheiser MX760——新森海
(Sennheiser MX760)
   由于MX500被我一屁股坐烂了,睡觉时听的塞子没有了,于是就买了MX760。与MX500比,至少外观上好上了不止一个档次——很时尚。随附一个森海塞尔的便携袋。线材更软,总体感觉还不错。
   这是新森海的声音。
   新老森海塞尔的声音的区别主要是在低频。像3H的MX500、HD600的低频,垂直到底。但像MX760、HD650的低频,在下潜过后似乎又有了一些反弹——就像低音炸开遇到墙壁上弹回来一样。新森海声好像在刻意去营造出一种“厅堂感”、“辉煌感”。个人认为这样不免有点流俗了。本色的声音更好。
   声音还算不错,高频还是有毛刺,这一点上,毕竟不敢奢求太多。低频时新森海的声音,有很宽大的感觉。相对于MX500,音乐感上更好。总之,各方面表现得倒算是有模有样。如果作为一个入门塞,相对来说是比较值的(三百多元的售价)。
   最近MX760也推出了新版。相对老版,新版增加了与MX500一样调整音量的线控,不过新版的插头比老版的小了不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成本的考虑在插头这个环节上降低了投入。不过看过一篇文章,说是信息在插头处的损耗在整个传导过程中达到了90%。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森海塞尔真有点不厚道了。

四、Sennheiser PX100 & PX200——令人失望的作品
(Sennheiser PX100)

   不得不说,PX200让我很失望。这是我很不推荐的一款头戴式耳机——虽然它好像卖的很好。
   毫不客气的说,个人认为PX200声音没有任何可以值得拿的出手的地方——相对于它的售价。低频不能算混,只能算散。有量无力。
   如果从这方面上看,PX100比PX200更值得推荐——PX100与PX200使用的是相同的单元。唯一的区别就是PX100是开放式的,而PX200把PX100做成封闭式,再相对PX100贵上100多元。考虑到这样的售价与表现,我很难接受这种产品。
   我一个朋友就曾经把PX200放下,拿起MX500——可见一斑。
   也许PX200唯一的好处就是:便携。如果喜欢森海塞尔的便携设计,那就选择PX100吧。而所谓的PX200白色限定版,个人觉得更是十分不值。
   对于新出的PMX100/200,由于没听过,不做评价。

五、Sennheiser IE7——不厚道

(Sennheiser IE7)
   在北京的烧友聚会上试听过一耳朵,虽然没有细听,但第一耳朵让我比较失望。
一个卖到将近2000元的动圈入耳,这个价格本身就是对森海塞尔的一个挑战——毕竟在2000元左右,这是市面上非定制三单元动铁耳塞的价格。
   印象最深的是低频,比较有凝聚力,下潜也够。中频还好,但是到了高频,虽然煲开了,但还是齿音尽显。高频过度不自然,毛刺感很强。也许是个人口味,我对齿音十分敏感。IE7的声音真的不讨好我。现在想想,当时没买它是对的。
   这让我对IE7的表现十分不满,不免想到由于试听烧友的IE7是二手,所以来源,是不是所谓的“厂货”或者“洋垃圾”未知。后来据说IE7的调音是在中国直接做的,很不严肃的出品等等留言,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不免感到,森海塞尔总不能抱着奥菲斯停滞不前吧。
的确,考虑到2000元的耳塞可选择的余地,虽然可能听多了会发现IE7不平凡之处(这也是必然的,以森海塞尔的实力,在这个售价上,IE7也必然有其细威的、不同一般的味道)——算了吧。真的不推荐IE7。

六、AKG K324P——纪念意义大于实际听感
(AKG K324P)
   低频凝聚感比较强,与IE7一样的感觉。高频依然毛刺感比较重,齿音很重。音乐感不错,就是一个听流行的塞子。
声场很不错。不是老AKG的声音。
   和森海塞尔的CX300出自同一个模具,所以外观上及其相似。白色版的很好看,如果是黑色,与黑色的CX300真的不好区分。
说实话,直到现在我认为,这是一个没什么个性的塞子。
这个塞子,对我的纪念意义远大于实际听感。这是我送我女朋友的一个塞子,记得拿出塞子时她的高兴地样子。对了,话说前几天她说K324P与R03比,K324P少了些许情感。

七、Sennheiser HD600——永远绕不开的大耳机

(Sennheiser HD600)
   曾经在三里屯的一家店里面听过。用iPod Classic直推,竟然发现声音倒也勉强可以接受(声音走向有了个大概轮廓)。
具体是十分优秀了。硬要说缺点,只能说是流行乐不是很适合。古典绝配了。
虽然没有完全推开,但仅仅从当时的表现上来看。HD600无疑是森海塞尔几年来的最出色的、最值得骄傲的作品之一。TF10与它比,少了些许大气。只剩下了动铁塞特有的灵动。
那容易掉的蓝色烤漆与MADE IN IRELAND的标识共同构成了一个耳机上传奇。
本人没有听过HD650。据说HD650相对HD600更适应流行了一些。在北京聚会上一个朋友曾经说过,HD600是它最喜欢的森海塞尔的声音。而HD650相对HD600,那种通过低频刻意营造的“厅堂感”与“辉煌感”是不值得去推崇的。
结合个人未完全推开的HD600听感,这位朋友的话可信。HD600是一款让人很难绕开的耳机。

八、Ultimate Ears Triple-Fi 10——红星二锅头,56度
(Ultimate Ears Triple-Fi 10)
   不得不提的让我发烧了一回的耳塞。
   红星二锅头,56度的。
   记得第一次听,一种想要呕吐的感觉。确实,声音太细致了。
   这就是动铁的高解析。
  TF10是一付偏冷的塞子。如果M1是一个乐队激情洋溢的为你演奏,那TF10就是一个歌手,在你面前为你唱歌——你来评判。是那种冷冷的,把声音表现到极致的声音,而不是那种带有热情的声音,为你表现、引着你一起跳舞的声音。
  高频清亮,但又不失细致的回转。若用《老残游记》里写白妞王小玉唱戏的来比较,倒也不失贴切:

……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长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根钢丝抛入天际,不仅暗暗叫绝。哪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大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这便是TF10高频的写照。感觉它的高永远看不到头似的。如果以前的耳塞,可以这样评价:“这个耳塞可以很好的表现高频”。而TF10给人的感觉是这个耳塞你永远不知道它表现的极限在哪里,这便是TF10的高频给人的印象。很舒服。
   声场,这也是我很难忍受M1的地方,但是TF10把声场做的已经足够优秀。相比于ER4S(ER4系列我只听过ER4S)的空旷,TF10给人的感觉是巨大的声场中(个人感觉大于ER4S),声场大但也充满内容,所以并不是ER4S表现出的那种“有声的冷寂”。这在表现交响乐的时候尤为突出——当然,由于作为一种妥协产物的出现,耳塞很难去演绎出像样的交响乐的。
   低频,极其精确的解析出的力度与速度在TF10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无需多言,这是我最喜欢低频的类型。充满力度又不拖泥带水,力量与灵动共存。
   是的,TF10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人声的凹陷。个人认为,这是由于TF10的低频与高频过于强烈盖过了中频所致。人声远,但也有人说人声其实不远,恰到好处。莫衷一是。
   TF10的另外一大特色就是它的可换线设计,这也是它的卖点之一。换线到底有没有用?这又是一个在烧友中讨论的面红耳赤的问题了。我认为换线还是有一定作用的,我说是有一定作用,但我选择不换线。为何?我认为线材就是出厂时厂家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给这款耳塞选择了一条最合适的线材。换线,再某种程度上也是否定了原厂的调音。换线可玩,但个人觉得用处不大。很多烧友选择用UE11的线来给TF10凹陷的中频做改良,换线后果然有效,但这是以牺牲了声场为代价的。当然,线材的素质不同,价格也不同。个人听过最贵的线就是泽丰耳机的“感恩线”,1580元一条。由于“年代久远”(环境有点吵,当时也并细心品味),听感自然也就忘了。换线这问题,信则有,不信则无。所以有人说:耳塞是玄学。我赞成。
   话说回来,TF10是不是做到了够好?个人认为,在素质上讲,TF10已经足够优秀了,这也是三单元动铁的极限了。但是不得不说,TF10带有UE浓重的监听味道——也就是说TF10不是用来听音乐的,而是用来分析音乐的——正如UE公司的创始人Jerry Harvey曾经在Van Halen乐队所从事的工作那样。是一个Audio Monitor:它是用来分析声音的,而不是用来去欣赏音乐的。
   TF10是一个偏执狂,在任何地方它都想要做、并且做到了足够优秀。但综合在一起,它却并不一定十分适合听音乐,换句更确切的话说:这塞子的音乐感不是很浓。当然,这都是相对而言。
   TF10更适合古典、弦乐、New Age、摇滚。
   TF10正如红星二锅头,56度那种。刺激,但也许并不比一杯清茶更有味道。
   即便如此,高兴时我也会喝它几杯。

九、UE 10 Pro——定制需谨慎

(UE 10 Pro)
   献给要上定制耳塞的朋友们。
   说到耳塞,不得不说到定制——正如玩相机不得不说的全画幅。
   在一个聚会上,我很幸运的听到了原厂的UE10(国产的很多厂家也在做自己UE10:一样的单元,一样的用材。但是做出的感觉,始终不如原厂)。
   与TF10十分的像,在某种程度上说UE10是TF10的定制版本(都是三单元动铁,一个高频单元两个低频单元的配置,虽然单元还是不同的)。但UE10比TF10少的,是低频。看过一个UE公司的采访,说是在调音的时候,他们UE10的低频拿去了一些:因为这样更贴近于原声。看到这里,不免感叹 UE公司真是一个做监听耳塞的厂商啊。
  现在我们所听到的流行音乐,很大程度上是在低频上比原始录音做了加强,为的是得到更好的音乐感。
  但是UE的哲学就是把耳塞做到更真实的反馈声音。这也便是UE10的出现。
  与TF10相比,UE10的低频下潜不如TF10那么深,但UE10表现的确实比TF10更自然,也不像TF10那么激烈、极端。
  就是这样。我们UE10的问题讲完了。更细致的东西,我也很难讲出来了——毕竟不是你自己的耳膜,你无法听到真正的声音。
  ——问题就在于此。
  由于之前我们是很难知道定制耳塞的声音的,所以走定制也是一种勇气,即我们不知道这款耳塞所 表现的声音到底是不适合自己。定制耳塞的价格一般很高,像最便宜的UE4pro的两单元也要3000多人民币。所以,决策成本很高,风险也大。
另外一个问题是,人的耳朵总是会生长的,所以过段时间这款定制耳塞也许就不怎么适合你的耳道了。而且,定制耳塞佩戴久了,一样会出现耳朵酸、涨的症状。
   定制耳塞的优势在它可以完全符合你的耳朵,这便可以让你佩戴的更舒适,欣赏到另一番风味的音乐——或者说是更纯正的音乐。
   但我一直不上定制的原因很简单:上了定制后,我失去了分享音乐的快乐。以前,买了好耳塞,大家凑在一起换着听,一起评论。而有了定制后,当你说这款耳塞好的时候,很多人也会一脸茫然。是的,他欣赏不到你所能欣赏到的快乐。耳塞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听音乐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分享快乐。

十、VISANG R03——意外的退烧塞
(VISANG R03)

   很奇怪,我用这样一款耳塞退烧了。TF10因为这个塞子被我收了起来,偶尔想好好听听摇滚乐才拿出来。
   我的退烧耳塞,不是TF10,不是JH13,不是UE11,而是一款不到四百元的国产的维尚R03。
   现在想来,自己也感到十分的诧异。
   好了,我们再请出《老残游记》来描写白妞唱戏的另一段话,这段话在刚刚描写TF10的那段话前面: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得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服帖;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我们刚刚写到的比喻TF10的段子,就紧接着这上面一段。
   这一段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写白妞的唱歌之妙处不在其高,而在其顺。R03就是这样。
初听R03,便是如此。声音如丝滑般细腻,这便是我对R03的第一印象。R03的声音比起TF10来,起初并没有什么特色。高频暗,低频不如TF10有力度,唯独人声尚优于TF10,而说到声场、解析,那自然是比不上TF10了。
   但R03真正吸引我的也正是他的不凡的“平庸”。作为一款动圈塞子,R03没有太高的解析,素质也平平。但R03却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做到了极致:这便是整体的音乐感。
   如果把耳机的素质比作运动员的素质,这个问题就很好理解了。做耳机,最难得是做高频。同时兼顾好华丽高频与有力的低频,再在动铁塞上扩大声场,这便更是难上加难了。TF10做到了,这便是高素质。有如一名篮球运动员天生便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但身体素质好,不一定代表着它就一定是个非常优秀的篮球运动员——TF10可以以此做比。TF10是一款优秀的耳塞,但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音乐感不强。而R03,在素质上确实差了TF10一些,但在乐感上,在听音乐上,做的比TF10出色的多。
   高频比TF10暗,低频比TF10软,所以这也是让声音更贴近中频,很讨巧的得到了一个高完成度的作用,声音的聚拢,自是造就了R03的丝滑般的特点。
   高频与人声贴合的很近,而且在齿音最终的梁静茹的歌上,齿音也得到了极其好的控制,与TF10一样优秀。
   低频的调音感觉更像Grado的GR8,包围感很强。低频比GR8软,慢。低频没有速度,质感不明显。如果在低频上比较的话,我更喜欢TF10。
但是不得不说佩戴。R03的佩戴很完美,附送的黑色海绵套十分舒适,听久了也不累。而TF10的佩戴确实不是很理想,听久了很容易产生听觉疲劳。
   这塞子,就是适合流行,比较百搭。如果重金属的话,我想还是TF10比较带劲,毕竟R03的低频“太懒了”。
   如果TF10是烈酒,R03就是清茶。细品起来,滋味比烈酒更加绵长不绝。
   很难想象一个国产耳塞在声音上可以做到如此优秀,这便是另外一个很让人高兴的地方。
   如果现在有人向我咨询买什么耳塞的话,我只会有两个答案了,1000元内选吧,大耳机就M1或者SR80,小耳塞就是R03,没得说。
   这时,我突然觉得自己以前发烧时那种无知的冲动真的很傻。
   这时,我突然体会到了R03给我的平凡的感动。
  退烧吧。



           

                                            跋•Apple“小白”









   小白,苹果iPod配塞的俗称。
   这是一条苹果的配塞。用以结束这篇关于几条耳塞漫无边际的评价。
   这是我第一次有了iPod时,傻乎乎的躺在床上听飞儿乐队的《Lydia》被激动的一塌糊涂的那一条耳塞。
   这条耳塞,在我换了MX500,来北京上大学后留给了我妈妈。前两天她告诉我这条耳塞已经不出声了。
  “哦,它老化了,”我说。
  “这塞子有五年了吧,”我说“哦,它老化了。”
   看着自己手上的这些当时曾视为天价、难以理解的塞子,想着这些日子来,买这些塞子也花了几万了。
  被每一种器材勾起兴趣,看评测,试听,买入。然后打开包装,闻到那新耳塞包装里特有的的味道,闭上眼,点开Play键,周围一片寂静,而嘴角,正挂着一丝浅浅的笑……
然后就是几天的满足,然后渐渐的感到它的不足。然后继续寻找一个新的评测。试听,买入……在棘轮效应中,周而复始。
  突然发现,原来,我只是不断的去寻找当时那一瞬间的感动……
  ——正如我高中那年。


10岁,第一次听WALKMAN,50元的耳机让你激动不已……
20岁,电脑换了个300元的声卡,觉得E888根本不入流。换了DT231:太干净了!
25岁,电脑换了个1500的声卡,头一次用耳放,才发现DT231太薄,高频太刺耳。换了K501——原来这才是声场!听NEWAGE给你感动得直哭。
30岁,已经上了台机,耳放也到了3000的水准。觉得501不行,低频不好,声音发虚,换了DT880——又感动了一把:真是水晶的声音,这才是音乐!
40岁,由于太热爱音乐,东西都换了顶级。不用工作的,安心融入音乐的海洋。买了KK,不用多言了——你已经在听几百上千一张的发烧CD了。
50岁,偶然的机会参加一个活动,听了半天接在顶级设备上的大奥。听完呆了好久,恍如阁世……
原来,这就是十岁时候的那种感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29 05:2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