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淡粉色的色泽,挂着sea salt的分线器,声音的宽松也逐渐的引人入胜,如同海边伞下,吹着海风,望着人来人往,享受着这一刻音乐带来的情绪。潮起潮落,曲始乐终,音乐带来这一刻的闲暇,随着这一条线,展现了作为一个完整作品,为我们描述这设计伊始的画面,所谓完成度便是如此吧。 对比前端:EchoPeak 4xx、DX340、丹娜Ares 12th+Burson soloist 3x对比耳机: HD800、KPx52、tinhifiP2+、Acoustune HS1697ti、EJ09评测音源:himehina的提灯暗航专辑,ヨルシカ的盗作专辑,和乐器乐队的オトノエ专辑,miku symphony,DJ OKAWARI × Emily Styler的Restore专辑和一些acg及古典曲目。
听感描述: 人声与乐器: 人声的齿音会相对突出,结项较近,且突出一些,口型相对齿音柔和一些,不算特别突出,但是有一定的细节,具有一定的颗粒感,整体人声会凝聚一些。 大提琴的表现有一定的宽度,动态会相对来说平淡一些,力度和深度稍弱,小提琴的延伸感表现不错,尤其是其线条感有一定的精致表现,其表现有不错的深度。吉他的泛音有一定的韵味,其亮度的拿捏的不多不少,处在一个提亮但不会占据太多表现的位置。整体的横向空间不错,但论其表现比起更高价位的线材也不遑多让,同时中频整体能给到的饱满度在该价位也不错,此外中频的泛音给的比较足,相较于旗舰的不足在于其密度、分离度以及更为精致的细节体现,不过也是相较于三四千的线来说了。 ![]() 低频: 低频是快速、深度表现的类型,其低频进的比较深,有一定的结项大小,化开较软,收的也相对快一点,粗品之下是量感不多速度感,和下潜深度的低频表现,细品之下察觉其泛音,和收敛的形式,如藏在耶加雪菲,明亮酸质中的那一抹甜感的细腻。 高频: 高频的属于有一定的深度表现,亮度稍亮,延伸感不算很突出,整体的量感适中。EJ09本身很擅长高频表现,这条线下并没有将其作为主体呈现,不过不失吧。 ![]() 搭配Tinhifi P2+: 搭配P2不会同其他定位更强线材,出现结项内缩的奇怪情况,他保持了宽阔声场的同时,让乐器在边缘更为清晰,或者说结项水平会更好,人声不会像在EJ09的情况下那么近,有一定的距离感,不过颗粒感较多,稍显粗糙一些。同时低频相较于原来的速度感,变得更充实,宽松一些,极低频的密度有一定的提升。极高频在这套搭配下不显得过亮,高频整体会更柔顺舒适,量感相对弱一些。值得称赞但是这套组合的极低频的动态,和人声的柔和感。 ![]() 正式版: 正式版低频走的更实,下潜更深,饱满度也有所提升,不过依旧保持了原有的风格,收的较快,不过整体的纵向声场会更好,高频的处理稍亮一些,整体的线条感会更好,延伸也会更突出,结项的表现更清晰。相对来说泛音表现不如工程版来的奔放,相对会收敛一些,在原来的调音中精进了素质表现,让声场规整,让人声更凸显了。
总结: 整体搭配下来整体是宽松的取向,平衡结项、声场、宽松度三者给出的答案,作为这个价位的线我感觉得到的很满足,综合前三者的给出的素质,各频段,如高频的亮度、延伸给到的度还不错,搭配偏中高的耳机依旧好听,低频是那种速度向的,不过体型保持的不错,打击感较软,没给出很强的氛围感,不过整体依旧在宽松的范畴,其极低频的动态会展现出来。 ![]() 中频可聊的的就多了,主要是由于是宽松向的,搭配那种中频颗粒感强,本身较为宽松的塞子就会显得松垮一些,给到的密度肯定不如我用的旗舰那么夸张,不过,还是那种大声场下乐器不会给的拥簇,也能铺得很开,再一定的素质下的体验还是不错的,人声表现的会近场一些。总的来说,工程版是在营造一种宽松的感觉,不过限于成本没给出那种密度啊,泛音那么延绵不绝的感觉,而正式版去掉了些颗粒感,转而向细腻、大声场、强结项的方向,让人感觉有一耳朵的强势,对于我来说不免有些惋惜。纵向比较的话,感觉从定位和对塞子提升的价值上来说还是很棒的线,不过工程版的调音感觉由于其的个性,和搭配上的问题,可能受众没那么广,而正式版线材做到了更杂食,更主流的调音,搭配上来说会适应性更强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