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巡洋舰3rd 于 2025-9-25 10:00 编辑
品牌:Beyerdynamic 拜雅 型号:DT 990 PRO X 类型:有线头戴式监听耳机 定价:1699元 技术特征:拜雅STELLAR.45动圈单元 外观特征:拜雅DT 990系列经典外观,细节进一步优化 其他特征:48Ω低阻抗设计 声音概述:经典拜雅直白还原风格基础上的适度流行向改变 适合人群:专业制作人与音响工作者,喜爱DT990系声音风格、希望监听耳机也能听歌的耳机发烧友 一句话评价:略带流行向的头戴监听耳机,工作听歌两不误
别看拜雅的DT770和DT990这俩兄弟系列一直是专业工作者和耳机发烧友们的心头好,以出色的还原性、优秀的音质、极强的耐用性、良好的性价比,同时获得监听与音乐欣赏受众的青睐而成为了头戴耳机的“常青树”;实际上这个型号系列是一直在以“升级换代”的形式进行更新优化的。比如今天要聊的这款DT 990 PRO X就是DT990系列的最新款产品。从形态上来讲仍然是拜雅DT990系列的经典造型与声音风格,可对于设计、佩戴、做工乃至声音细节方面还是在不断完善和探索,才成就了系列数十年来的漫长生命力。
产品形态与外观设计
DT 990 PRO X和770PRO X一样采用了48Ω的低阻设计,单元为45mm的STELLAR.45动圈,这枚单元带来了比以前的同系耳机更加具有弹性和力量感的声音表现,也是我说它的声音“略偏流行”的主要原因。从拜雅的角度来看,DT770/990系列是经典型号,但需要保持常态更新才能让产品力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因此在大型号不变的情况下,DT770/990一直在推陈出新。本文要聊的这款DT 990 PRO X也是如此。
DT 990 PRO X首先是一款专业监听耳机,因此在外观、用料与设计做工方面优先往坚固耐用的方向考虑,例如整体轻量化但非常结实的材质,抗拉扯和扭曲的头梁与线材,可替换但稳固的3PIN可换线插口等;同时,DT 990 PRO X的设计是要比经典的DT990 PRO要在细节上好看一些的,像更宽大的头梁与伸缩机构,更精细的头梁包裹与纽扣设计,以及泛白的天鹅绒耳罩与黑色的机身拉开反差;此外,在佩戴舒适性方面DT 990 PRO X显然也做得更好,囟门内凹设计和柔软、贴合的头梁与耳罩、合适的内夹力度,都保障了更加舒适的佩戴,而不是像早期产品那样有“硬接触”的感觉。
DT 990 PRO X依然遵循开放式的设计,与770系列的封闭式相对应。之前写DT 770 PRO X的时候我觉得作为一款封闭式耳机,声场表现却意外地不错,包括层次和定位表现都很棒;后来听了DT 990 PRO X才知道这只是新一代带“X”的哥俩都具备的技能罢了……除此以外,DT 990 PRO X在声音上和旧版本的DT990 PRO的另一个不同点在于中低频的饱满度有些微提升,低频量感也稍多一些,通俗地说就是风格上更多往流行方向靠了。这对于借助DT 990 PRO X来欣赏音乐的用户而言是个莫大的好消息。
驱动与搭配
DT 990 PRO X相比旧型号的另一个明显变化就是阻抗降低到了48Ω,并且如官方描述一般,在驱动难度上真的小了很多,甚至对一般发烧友来说台式设备都成了非必需品,推力大一些的小尾巴或3.5做得认真一些的便携播放器直推即可获得应有的声音框架和饱满度。这里顺带吐槽一句现在有些播放器的3.5做得还不如小尾巴……在驱动力大致给足的前提下,DT 990 PRO X的声音基底首先还是拜雅990系列那个味道,中正、低染色、均衡还原;其次对于低频的量感和弹性有着一定的提高,虽然不至于影响整体的风格,但却对一部分类型曲目的聆听体验有着不小的影响。例如流行人声不会因为低频弹性和厚度的缺失而影响氛围与情感表达;再比如古典大编制,也不会因为低频量感的缺乏导致下盘不稳,进而有损乐曲表达所需的气势。可以说DT 990 PRO X是DT990系列近年来乐感最突出的型号。
对于耳机发烧友来说,购买监听耳机用来听音乐是“古已有之”的事情。一方面监听耳机经常相比同音质水准的HiFi耳机有着更低廉的价格,另一方面在声音的某些方面也往往能达到后者不加钱的情况下达不到的高度,对于注重三频素质、还原度、均衡度和动态瞬态表现的耳机发烧友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但传统的监听耳机往往有着样子丑、做工糙、佩戴舒适度低和相对难驱动的问题。而到了拜雅的DT7系和9系带“X”的型号,很大程度上在外形设计、做工水准、佩戴优化、阻抗设计等方面有意往音乐欣赏用途上靠拢,进一步模糊了专业监听耳机和HiFi音乐耳机之间的界限,同时保持了很高的性价比(7系和9系的售价基本都在2000元内)。猜测这也是拜雅近年来在HiFi头戴耳机型号上放缓更新速度的原因。
不管怎么说,耳机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们能够花更少的钱,体验到更好的音质,同时又有舒适的佩戴和兼具专业与时尚属性的外观设计,这多是一件美事呢。
声音风格与音质表现
理论上,拜雅的DT 990系列要细讲声音风格是个略尴尬的事情,因为全系的声音都八九不离十;但我要说的是DT 990 PRO X相比DT990 PRO(250Ω)和DT 990 PRO(80Ω)版本,其在能量分布和素质水平上是有明显的提升和优化的。
从整体声音框架来看,DT 990 PRO X首先在规模感上有较大的加强,横向声场更为开阔且纵深和高度表现同样可圈可点,规整的椭圆形声场边际感明显,其内的层次和定位表现作为监听耳机的强项依然是同价位顶流的表现,也比小耳塞存在降维打击级别的明显优势;此外,声场范围内不同位置的声音元素(如交响乐团的各类不同乐器)各自的音色、位置和微动态表现都井井有条,属于是高段位监听耳机非常扎实的基本功了。在能量分布方面DT 990 PRO X略微增加了低频段的能量但总体仍然是平均度较高的情况;低频的厚度、量感和弹性都经过了优化;中频在保持了优秀密度的同时有着上佳的立体感;高频一如既往干净直白的同时也拥有高素质和惊艳的延伸。以欣赏音乐的角度来看,除了本就非常出彩的细节刻画能力外,DT 990 PRO X也是一款杂食程度颇高、声音素质优异的2000元内头戴耳机。
在得到加强之后,虽然DT 990 PRO X的低频量感在头戴耳机中仍然只算中低水平,却使得下潜水准直线上升,即便用于欣赏华语流行的大部分曲目,也不会再显得“头重脚轻”般的下盘缺失,能够以清晰、有层次、有力度的低频反馈,在整体音染很少的框架下支撑起整个耳机的下盘力量。这样的低频除了流行乐之外,对于大编制交响乐和OST来说也是如虎添翼的事情,对于氛围和气势的烘托有了长足的进步,今后我在推荐DT 990 PRO X的时候再也不用总把古典曲目的适用范围局限在中小编制了。
中频依旧是这款耳机表现稳定的领域,也是颇有拜雅声音特点的地方。作为工作室混音和专业监听用途的产品,其对于人声和乐器的精准还原是核心竞争力。DT 990 PRO X的中频结像大小适中,距离感明显,然而出色的密度和相对饱满的厚度仍然带来了极为突出的立体感与优秀的细节表现,结像位置也适中和相对正确,在鼻腔居中略靠上的位置,开放式的结构使其虽有头中效应却没有闷的感觉。在中频人声和乐器的音色与弱音细节上DT 990 PRO X强大的刻画能力得以体现,对演唱(演奏)功底出色的歌手和音乐家的作品回放相当友好,也能充分反映后者的演唱(演奏)水平,甚至是录音与回放设备的水平。而在声音的质感方面没有丝毫投机取巧,以过硬的声音实力和动圈单元本身的特性营造了总体硬朗又不失微小韵味的质感,以及自然平滑的过渡。
高频也是拜雅监听系列的传统强项了。一直以来DT990系列对于钢琴和小提琴在高音域的回放,干净通透而又有着迷人的线条和密度,更重要的是其音色与弓弦摩擦的共鸣感、敲击琴键带来的力量感十分鲜明,能给予对高频乐器音色较为了解的烧友或专业人士真实而悦耳的聆听感受。DT 990 PRO X的高频延伸是以一种很稳定的形式和节奏向上迈进,最终达到顶端。这种强悍且不失美感的高频演进方式无疑是拜雅经过多年积淀与技术上的探求方才实现的。得益于此,DT 990 PRO X在器乐、newage、轻音乐等类型的曲目回放中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也从性价比角度坐稳了自身在两千元内耳机中的实力地位。
进化的形态,不变的初衷
作为动圈耳机“老大哥”的拜雅,在其丰富且成熟的诸多产品线当中,早期的DT 990系列耳机型号确实是专属于专业监听领域的、对听音乐“不留情面”的干净还原、几乎无音染的风格走向;即便如此,却仍然得到了大量烧友的支持与喜爱。在“监听”与“赏乐”之间该如何权衡,也是Beyerdynamic数十年来一直专注的课题。从结果来看,DT 990 PRO X和DT 770 PRO X已经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点,也真正做到了“两相宜”的声音表现。而在声音素质上,放到已经很“卷”的2000元内HiFi耳机市场也仍旧是很能打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