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在耳机领域,这些细节的量化指标方面随音响产品一锅哄,全都没有分辨率指标数据。其实并非没有衡量标准,搜搜全有但业界就是不用。
效果其实也能听出来,但很多人不注意这些,都无脑跟着业界的设定走了。音色党玩家不少,而且看上去是多数,尤其是初步接触阶段。
效果,比如流行音乐,很多用老旗舰大耳机比如600欧990这款横向细节算好的来说,听不好的流行音乐会觉得低频是糊的,表现力就有限。但如果换成旗舰大耳机来听的话,比如听地狱咫尺这种影视宣传片音乐,在旗舰加持下你会听出来低频不糊了,对比之下表现力就提升了。还是觉得细节好的旗舰大耳机播放效果好听。这是在同样设备条件下,只换耳机的差别。
听古典音乐就更是如此了,尤其是古典音乐的细节展示的越好听感就越好,你会觉得在旗舰大耳之下感染力提升了很多。对比过报纸版索尼古典cd系列,用老旗舰听的效果一般般,但换用旗舰大耳机听的话,会觉得cd的细节还能出来大约四分之一。这样感染力就提升了。说明80年代的cd的细节,比当时在完10年才出来的老旗舰大耳机的极限还要好一点。这样老旗舰大耳机就尴尬了,说明当时就没戏。放在现在看这不是智商税是什么,尽管当时还没有新旗舰出品。以前搜索过990刚出来的上市价格6k然后过几年又降到4k。时过二十年现在的价格基本稳定在十几年前的1k以上,在.5前后按季节和汇率浮动几百块很常见。加一倍成本可以得到次旗舰,但一些人对比反映细节只提升了一点。选择设备方面,可以根据使用各类大耳机的玩家用的好的设备,去判断哪些设备适合哪类解析分辨率水平。这样就不必绝对要求量化数据指标也能知道个大概。在有限成本方面也能配齐设备和大耳机,播放设备用特殊款式的二手笔记本旗舰大耳也有跳水的加一起4k就能搞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