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玄之伽蓝 于 2024-1-31 15:49 编辑
声明:
1.本文所言,均为本人实听及对比手上所持的机器之后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偏颇之处,毕竟每个人的听感及喜好不同,如有看过本文后欲购买者,请一定先试听后再做决定。 2.本人喜好:(1)日常90%时间听交响,以贝多芬为主,柴可夫斯基、布鲁克纳次之,流行乐听得很少;(2)拜亚党,喜欢冷声,对手上的DT900PROX很满意(除了觉得高频偏亮外),对暖声有一定的排斥;(3)喜欢高解析、分离好、结相好、中正的声音(越正越好),对提琴类音乐较为敏感,评判声音是否中正也是基于提琴的声音,不喜欢“糊”;(4)喜欢人声有一定的距离,即不喜欢“人声舔耳”。 3.本次评测使用的DT860、DT880均有一定的改造:DT860改了头梁、改成双3.5口,更换了耳罩(第三方),将调音棉换成DT900PROX的调音棉;DT880更换了DT900PROX调音棉。
音频设备:双木三林PL200,七彩虹C4,七彩虹U8。
对照耳机相关参数:
| AR5000 | DT860 | DT880 | DT900PROX | 振膜规格 | 50MM开放式动圈 | 45MM开放式动圈 | 45MM开放式动圈 |
| 阻抗 | 28欧姆 | 32欧姆 | 250欧姆 | 48欧姆 | 灵敏度 | 108DB | 97DB | 96DB | 114DB | 是否可换线 (平衡) | 可换线 官配4.4平衡线 | 可换线(已改装) 呆大虹4.4平衡线 | 不可换线 | 可换线 非平衡 |
评测曲目:君特旺德指挥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CD碟),切利比达克指挥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第四乐章结尾(音频文件&CD碟),帕海贝尔卡农(EVA剧场版)(音频文件)
评测内容:
在声明中,我已经明确表示了我的听音喜好,其实我还是挺喜欢去试听其他的耳机(但是喜欢白朴),看到有耳机试听的活动,我就报名了。 AUNE这个牌子,耳闻,也就仅仅耳闻,它的设备之前我一个都没有用过,这次的耳机也是第一次听。具体表现见下:
一、三频分布:
| 低频 | 中频 | 高频 | AR5000 | 3.3 | 3.7 | 3 | DT860 | 2.5 | 3.5 | 3.5 | DT880 | 2.7 | 3.5 | 3.5 | DT900PROX | 3.3 | 2.7 | 4 |
就个人的听感来说,AR5000的低频量是这四个耳机中最多的,但不轰头——这应该是拜“开放式”所赐。上表中,AR5000与DT900PROX在低频方面的分数一致,但二者的方向却不相同:AR5000的低频量多,但没什么下潜,听起来有些松散;DT900PRO的低频量不如AR5000,但下潜深,凝聚,有拳拳到肉之感。中频方面,AR5000保持了量和质,乐器的音色还是比较饱满、有感情,有些许染色;拜亚三个耳机的中频则均有一种或直白、或清冷的感觉,且拜亚三耳机乐器都不够饱满。高频方面,AR5000的高频有点亮,但和拜亚比起来,则好很多,虽然DT860和DT880换上了DT900PROX的调音棉,但高频还是亮,听久了会累,而AR5000则不会,高频虽然亮了些,但并不刮耳朵,且因为其有讨好耳朵的,略带暖色的染色,所以一首交响曲下来,AR5000也不会让人觉得累。
二、各项表现
| 解析 | 分离 | 定位 | 控制 | 声场 | 结相 | AR5000 | 9 | 9 | 9 | 9 | 8.7 | 8.9 | DT860 | 8.5 | 9 | 8.7 | 9 | 9 | 8.8 | DT880 | 8.5 | 9 | 9 | 9 | 9 | 8.9 | DT900PROX | 10 | 10 | 10 | 9 | 9.5 | 9.8 |
1.解析:4个耳机中,DT900PROX明显好过其它3个耳机,次之则是AR5000,DT860和DT880两个毕竟是十来年前的耳机(DT880大约是我10年前购买的),所以在解析上比不过前面两个耳机。 2.分离:DT900PROX又是明显胜出,其余三个耳机没有什么高下之分。 3.定位:DT900PROX还是明显胜出,精准的定位。AR5000虽然是斜置单元,但定位方面却比不上DT900PROX。有意思的地方在于DT860的定位不如DT880,难不成是我改造的问题? 4.控制:这几个各有特点,DT900PROX优点在瞬态太好,缺点也是瞬态太好,导致乐器“发干”,但它的动态也挺好的;AR5000瞬态一般,但动态可以。DT860和DT880倒是动瞬态处于DT900PROX和AR5000的中间。 5.声场:DT900PROX声场最大,也最规整。AR5000比DT880更加的“小家碧玉”,给人一种类似方形的小教堂的感觉,DT860的声场和DT880相差无几,不过还是存在些许差异:DT860 6.结相:这个方面我是用上面5项相加后取平均值,DT900PROX远胜其它3个耳机,而AR5000则和DT860、DT880无显著差异。
三、对AR5000的细评 随着欣赏曲目的增多,这次的评测加入了一首新的曲目——虽然还是有一些人会没听过,但我觉得新加入的曲目实在优秀:切利比达克指挥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第四乐章结尾。这个结尾真可谓是人间仙乐,音乐从寂静开始,弦乐和管乐声音相互交织,声音逐渐增大,先是管乐占据上风,但音量小的弦乐一直在积蓄力量。此时的管乐似乎在留恋着夜晚这最后的一抹安宁,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升起的阳光驱散黑暗——那不断积蓄力量的弦乐,不正像是在海岸线下,一步步升起的旭日吗?而后弦乐逐渐占据了主导,原来的管乐反而成了背景,最终展现出了一幅红日当空的景观。听罢真的令人心旷神怡,心中郁气一扫而空。 在上面这首交响中,AR5000给人最明显的感受是声场规模不大,而且有边界——声音就扩散到了某个位置,此处之外,再也没有声音了。从此可以判定,AR5000并不适合大编制,但是其不算亮——至少对我来说——且带有暖色的音染对小编制乐曲却十分友好:在聆听帕海贝尔卡农(EVA剧场版)这首曲目的时候令人感到十分舒适,不会让人有“假大空”的感觉。解析、分离方面,AR5000的解析处于DT880和DT900PROX之间。定位方面,AR5000虽然是斜置单元,但其定位并没有胜过DT880,乐器的位置仅能大致确定,无法做到精准定位,但这个斜置单元的优点是立体感(临场感?)会好过其余三个耳机。 在聆听君特旺德指挥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中,同时也包括切利比达克指挥的布四第四乐章结尾,AR5000的低频量明显是这几个耳机中最多的,但下潜深度却一般,导致在大编制下,它表现得有些松散。而因为其不够干脆的瞬态,所以贝5的第一乐章,它给人的感觉就不够干脆。不够紧凑的低频加上不够干脆的瞬态,让我觉得AR5000在力量上也有不足的感觉。 所以,AR5000的结相得分并没有与DT860、DT880这两个耳机拉开差距,只能说与它们伯仲之间。 三频方面,上面提及了低频的表现,AR5000在中频和高频上还是可以的,乐器饱满、富有感情,不会有DT900PROX那种无味,暖色的音染让人在聆听小编制乃至乐器独奏的时候“久听不累”,且更容易沉浸进去。用来欣赏小编制音乐确实是个好的选择。
四、总结 AR5000是一个三频较为均衡、略带暖色音染的,声场较小适合听小编制音乐的耳机,它的斜置单元带来了一定的立体感,不错的解析、分离和定位,虽然瞬态一般,动态却还可以。亮度一般的高频、略带暖色音染、声场不大的结合是一个能长久听小编制的头戴式耳机。它的问题是低频量多,但下潜不深,有些松散,不适合听大编制。 这里说下它的价格:1699(2024年1月京东价格)。
上面说完,我就说一些自己想说的话:AR5000对我来说,是一个定位尴尬的耳机——它的尴尬来自于价格,在1K~2K间比较有名的耳机,老的有HD600、DT880(DT860这个并不算出名),新的有R70X、HD400PRO(HD560S)、DT900PROX以及其它耳机,就上面的评测来看,AR5000并没有十分强大的竞争力,它的总体素质大概略比DT880强一丝,但价格上却比DT880贵了几百(DT880价格是1329,2024年1月京东价格)。而新贵DT900PROX价格在1500~1800左右,素质上却胜过AR5000——除了耐听程度(HD400PRO没听过,不敢妄言)。 所以,就个人建议,AR5000可以适当降价,与DT880价格相差不大,甚至比其更便宜一些,那应该会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以下为图,注意!多图杀猫!多图杀猫!多图杀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