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emm6b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塞子能完全压制齿音?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23-4-30 20: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emm6bu 发表于 2023-4-28 11:59
titans很多人说齿音重

是的,为此有的人认为素质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3-4-30 23: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济南
本帖最后由 weib02 于 2023-4-30 23:37 编辑

我觉得,所谓“齿音”的讨论,很可笑。

如果录音里有,那就应该有;如果没有,那就应该没有。不是所有歌手唱歌时都能听到齿音,也不是所有的录音都能够清晰地听到齿音。这里面会涉及到多个不同的环节。

歌手的气息和发声控制,导致不同的歌手齿音情况不同。同样,不同的录音环境设备器材不同的录音师不同的后期处理,也会导致齿音的情况不同。

比如邓丽君,她的歌里面很少听到齿音。不仅如此,几乎听不到她呼吸换气。她的发声尤其是唱歌时的气息控制既很特别,也很高明。在中国唱流行的女歌手里面,她的发声和气息控制是标杆。与此对照,欧美不少大牌歌星的齿音和气息声可以很清楚地听到,比如惠特尼休斯顿和玛丽亚凯莉,哦对了,还有 Celine Dion。
美声领域里,由于发声都经过统一的训练,并且歌手音量较大,录音的技术处理不同,这个问题就没有那么突出,更没那么五花八门了。

齿音,如果有,就应该有;如果没有,就应该没有。这个不是评价一副耳机的合理标准。我看到评价某某耳机“控制齿音”或者“听不到齿音”,我就想笑。

你的耳机这么牛逼?本来有的听不到,甚至本来没有的都能让你脑补听到,这已经不是耳机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耳朵好不好,脑袋好不好的问题了。

如果一份录音里本来有齿音,耳机压制了,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是调音,不是还原。你的耳机本事这么大,会变魔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3-5-1 00: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这种问题能不能指定一个歌,精确到第几秒的齿音
用这样标准化的去衡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3-5-1 00: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马来西亚
弦仕的这三个耳机在5k-7k都压了一些,三个都没有齿音,高频相当顺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3-5-1 01: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bnvtony 发表于 2023-5-1 00:09
这种问题能不能指定一个歌,精确到第几秒的齿音
用这样标准化的去衡量?

我个人是用梁静茹的“崇拜”的前面两句来测齿音:
“你的姿态,你的青睐,我存在在你的存在”
注意这几个字:姿、青、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3-5-1 02: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haxang 发表于 2023-4-28 22:13
hifiman re600这个没齿音

完全赞同,我用的re600s手机直推完全没有齿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3-5-2 12: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什么耳机都会有齿音这是一种失真表现,可以考虑换一个好点的前端再考虑周边    电源供电、界面、解码什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3-5-5 16: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通
weib02 发表于 2023-4-30 23:28
我觉得,所谓“齿音”的讨论,很可笑。

如果录音里有,那就应该有;如果没有,那就应该没有。不是所有歌 ...

所以能听见齿音反而说明解析度比较高,细枝末节的声音都被还原了,但是也有在相关不舒适频率上被放大的可能,但是听啥都没齿音的耳机肯定是解析不行,倒过来说就是解析度高的耳机比较挑音源,垃圾录音的歌曲就辣耳朵,就像美工做的4k图片不好好做,抠图不好好扣,在好显示器上很容易发现美工偷懒留下的瑕疵,如果是拿老式的显像管电视看可能就发现不了那个瑕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3-5-6 15: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济南
本帖最后由 weib02 于 2023-5-6 15:13 编辑

你说的不错,如果一个耳机根本听不到齿音,肯定不是好耳机,解析力不够。原因很简单,齿音不是每个唱片每个歌手都有,但它肯定会有。

不过,我说的可不是这个。我说的是“压制齿音”或者“消除齿音”之类的荒唐说法。

声音都是有频率的。一个耳机再牛逼,绝无可能对同一频率的声音“选择性再现”,就是说,相同频率的声音片段A和B,A能正常听到,B无法听到。如果脑补到这个程度,除了蠢之外我想不出其他词可以形容。再牛逼的耳机或音箱,绝无可能做到这个。有这个本事的,可以直接去做“AI HIFI”了。别说技术上这很难,就是能做到也不是消费级产品的价格所能提供的。

这就是在最初的录音及母带处理阶段对噪声处理的原因所在。一旦不想要的声音留在母带中,不可避免要被听到。评价耳机和音箱,首要指标就是能否真实还原声音细节。无中生有是不可能的,本来有的听不到也有问题。

这样,如果在某个唱片中听到了较多齿音或者根本听不到齿音,就需要做两个判断:1、原录音(母带)有没有这种齿音,2、耳机对齿音的再现程度。

对于既缺乏声学理论储备又没有专业测试器材的发烧友来说,根本不可能做出靠谱的判断,只有主观想象,就是脑补。第一,你不会知道真实的“声音现场”是什么情况;第二,你也不会知道你听到的跟实际的“声音现场”到底有多大差异。

所谓评价耳机时的“齿音理论”可笑,就在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 19: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