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ezimh 于 2021-11-22 12:32 编辑
带上它我依然那个最酷的少年
小涂一副,代表此刻装帅的表现,帅帅的小透明。
HE-R9随行小记
自从上次hifiman蹭了一波SONY R10的热度以后,近期推出的封闭动圈耳机HE-R9,
听起来有些怪怪的,男人家又开始不务正业,居然一口气做了这么多动圈耳机(R9+R10)。这是要 屠圈市场了么。
虽然我比较习惯了开放式的平板耳机,但是办公室一直使用的还是EDS为主力,主要是EDS可以当做封闭耳机,避免开放式对同事的干扰。
但是EDS还是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缺点,就是普通pc很难推好它,所以我不得不配了一个IFI的Hip-DAC给它,声音表现还是非常可以的。
还有一个缺点就是EDS必须连接耳机线,人体活动的自由度限制很大。
R9使用的是塑料材质的外壳,简称塑料碗,并非R10那样的纯木的材质。
虽然口水木碗,但是R9的价格比较亲民,就是这一抹骚红,让我成为那个最酷的少年。
HE-R9 的塑料碗,虽然说是塑料碗但是手感着实非常的好。使用了塑料好处显而易见,最直观表现就是很轻很轻。
很轻,但是摸起来一点没有廉价感,
328克的重量,就算加上blueMini也就353克,比起平板耳机400-500克的重量,可以说几乎感觉不到R9耳机带给脖子的负担。
红色的R9,太上头了,无疑是非常耀眼的,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稍微低调一点点,五彩斑斓黑或者黑茶冷棕色?
当然R9红的犹如一瓶陈年红酒,美也是真的美,简直是耳机界出圈的产品。
虽然是塑料碗,但是触感非常细腻光滑,一点也不亚于木碗,有点像金属车漆一般反而更加精致,折射出星星点点,有些爱不释手。
R9还附送了新版的喜马拉雅蓝牙解码模块的BlueMini R2R。
这里说一句,它也可以同时连接多设备哦,就是电脑听歌+手机电话两不误。
作为办公直男,这个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采用了单边平衡3.5 和双边3.5接入设计,
这样就可以轻松驳接BlueMini蓝牙模块。
标记口接BlueMini。
打开耳罩,果然是动圈单元,采用的是男人家独有的拓扑振膜单元,
早在re2000、re800、tws800等产品上使用的拓扑振膜就广受好评。
耳机内连接线设计的非常隐蔽,不仔细看都没察觉到它的存在。
男人家在耳机设计上是越来越用心了。
耳罩依然是采用倾斜式耳罩,在人体工程学上传达较为真实的声场。
BlueMini R2R 身为自由人,束缚可耻
BlueMini R2R采用了hifiman自研的R2R解码芯片,男人家多年来在R2R解码上的潜心研究,对R2R解码也是异常执着。
喜马拉雅芯片由此而诞生,并且经过一次升级,性能已经超越了pcm1704,虽然还没达到1704k的标准,相信不久的将来呼之欲出?
在这个芯片水涨船高,处处被芯片掐脖子的年代,居然可以研发出自主芯片,实现了芯片自给自足的局面。
一举降低了R2R解码的成本,如此低价普及了R2R解码,让以往高高在上的R2R解码降下了身段,
也让更多人接触到了R2R解码,实在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别人都在抢芯片的时候,hifiman悄无声息自己做起了芯片。
喜马拉雅R2R芯片已经全局铺给了男人家各个产品线,从随身播放器--小尾巴--BlueMini R2R等,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产品用上它。
虽然和第一代BlueMini外形上基本一样,但是却有着不同的芯。
仅重25克,续航8小时,一天的沉浸式工作不是梦。
BlueMini R2R 同样采用了TYPE-C接口,集成麦克风。与1代的BlueMini底部设计略有不同。
拿在手上非常的轻,只有25克,非常不可思议,居然可以续航达到8小时,
可以看出来喜马拉雅芯片在功耗节能上控制的非常苛刻。
采用了3.5平衡接口,出色的工业设计,使得与R9轻松合体。
实现了平衡输入,LDAC,aptX-HD,aptX,AAC,SBC 各种协议一个也不落下。
其实也是目前能看到蓝牙高标准了。
这里仔细看到,其型号其实是DEVA的标配。
其实R9 灵敏度100db,阻抗32欧,已经算是高敏低阻易推耳机了,所以BlueMini可以轻松伺候的飞起。
一杯咖啡,聆听美曲,就是一个下午的美好时光。
来讲讲音质了,这里我有感而发了:
首先第一点来说,封闭式耳机闷不闷?我觉得是还可以的。
相对于以前听过的一些木碗,hifiman的声音可以说是根本就不像是封闭耳机。
通透的声音,对于封闭式耳机来说,R9的表现是比较出乎意外的。
更意外的是居然BlueMini居然可以推的这么好...在办公室瞬间有一些无欲无求的感觉了。
第一耳朵听去,可能是得益于仿SONY R10的腔体设计,在声学表现上非常成熟。
高中低频段都还算可圈可点,整体是偏中低频。也可能是使用了蓝牙的关系,加上网络资源压缩的厉害,整体的密度上略有一些颗粒感,
若是想获得更好的体验可能还是要上放的,不过手机听歌可以满足基本日常需求。
以下是基于BlueMini R2R的听感 低频:
果然动圈的表现依然是热情如火的暖声,总体上是很流行风的基调。
特别是低频,低频来势汹汹,非常有力度感,可能是塑料碗的缘故,润泽度上有一些偏硬.但是整体上比平板耳机的低频表现要浓郁的多。
低频的包裹感极强,但是相比一些高端系统,R9的低频有些紧,在宽松度上比起我的arya还是有些差距。
也有可能是耳机还没有煲开,只是正常使用一周多,约2-30个小时左右。
待过段时间多煲一些时间在来更新一下。
中频:
中频要点赞一下,特别是女声,在听到女声的时候,瞬间释然了。
真的怀疑一切碗,难道真的是ACG专用?人声的表达非常的完整。
由于低频的包裹感非常强,声底骨架非常扎实,女声的表达上格外有着柔润感, 并且在声线上还保留着一些穿透力,这让我听女声的时候感觉格外的轻松。
齿音控制的非常好,几乎很少听见明显的齿音,刺激感略少了一些。
也不知道是HIFIMAN的调音功劳,还是R2R解码的功劳,记得当初在听太子+re2000的时候,
那种抓耳的感觉瞬间就被人声所折服,那种感觉回到了R9上。
高频:
高频切割的比较严重,几乎听不到很刺激的场面,可能喜欢人声的会非常喜欢这一点。
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一点略有一些失望,可能我还是很向往刺激吧。
也可能网络资源在线听歌高频丢失就是很严重。
好吧,一杯茶,一曲高歌,一下午的开心时光,然而茶已凉凉.....
R9整体风格上,和平板区别还是挺大的。
如果说动圈耳机是如火如荼的热情奔放辣妹,
那么平板耳机则是细腻知性而成熟冷静的红颜知己,
谈不上谁好谁坏,只能说各有所长。
目前的情况就分享到这里,由于床头系统已经基本达成,改日更新一下上台的听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