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9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就蹭蹭】简单说说STAX X9000 VS 009BK的第一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0-21 12: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流氓才子 于 2021-10-21 12:58 编辑


平时写长的,今天说短的。主要是在前期鬼鬼版长文基础上的补充

这阵子鬼鬼版来访,被我雁过拔毛打劫了STAX的两个耳机,两个耳放,分别是700S,T8000,以及009BK和X9000,新旧两代旗舰耳机的比对挺有意思,简单写几句自己的感受。

首先,才子以前一直不玩静电耳机,原因是担心家里湿度比较大,影响耳机寿命,但试玩了一阵子我发现,以前的想法有点多虑了,而且这次X9000确实让我有些动心。

关于这四个耳机耳放的介绍,不做赘述,大家都很熟悉其参数定位,关键是声音的比对。老生常谈的前提是:静电耳机和动圈或者平板的声音,不是一个路子,静电的声音是更加轻盈柔和也更显自然的,玩不玩静电,首先要确认自己的审美是不是“静电向”的,这点很重要,追求势大力沉的,静电不是你的菜,方向比档次重要

STAX的两台耳放,T8000和700s,都有by pass功能,换句话说,你可以把它们当成纯静电耳机后级,在实际应用里,我也很建议大家这么用。虽然这两台机器单独使用,水准已经够高,但是才子还是要说,STAX的耳放,搭不搭前级,是两个境界。如果玩家手里没有高素质的独立前级,那么T8000会比700S更合适,因为它带有一定的美化,而700S更显直白透明更近乎一个纯粹的后级,从耐听度上,单个T8000会好于700s,如果用家搭配前级,我的推荐会反过来,700s的优势会大于T8000,因为我自己用的是前级搭配的方式(这个前级GEISHA过阵子我也会分享,很有意思),所以聆听上面,基本是以700S为主。

然后说耳机,一个是上两代的旗舰009BK,一个是传承欧米茄的新旗舰X9000,型号上两者差别挺大,不太看得出STAX的命名规则,价格上两者差距则不大,也不太看得出STAX的定价规则,从硬件配置上,X9000其实提升了很多方面,无论是大的框架还是小的细节,这点鬼鬼版的文中都有详述,因为到了这个档次,其实每增加一点进步,对应在定价上其实都是“可以”翻倍的,但STAX并没有这么做,两者发行价的差距甚至不到1w,只能说STAX这公司的商业化策略让人觉得挺“迷”的,不愧是曾经把自己玩到破产的极客,对用户来说,这是很大的好事,也是前文说过,我也动了心的原因。

声音上,两者都是宏大信息量的走向,但是风格稍微不一样,009BK更加突出近场监听的纯净,它的结像会比X9000来得大一些,细节呈现得更加直接,所以在人声和乐器solo上,009BK会更加抓耳,这种抓耳不是一耳朵的,而是持续的,我带着009BK的时候,其实很难分心出来做别的事,尤其是写文字。虽然此前我不是静电耳机玩家,但是来自stax的人头录音CD,我的收集量可能在坛子里能排到前10名吧,此次体验了原汤化原食的玩法,STAX耳机聆听人头录音,一句话概括,器乐的演绎水准可能不会第一时间抓住你,但极为丰富和庞大的空间信息量可以让你初听有点顾此失彼的错觉,惊为天人,但不可多听。

和009BK相比,X9000的场面则更为宏大,感觉STAX在009时代,是不敢把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全部加到耳机里面的,因此我们听009bk感觉耳机本底挺寡淡的,搭配不好就容易觉得无趣。而在X9000身上,STAX开始融合了品牌的美学理念,用家听起来,会觉得细节可能比009BK只多了一点点,但是整体的宽松程度,特别是乐器和人声的色彩斑斓程度,丰富了太多,这种来自厂家的美学渲染,你可以说是音染,也可以说是调声。毕竟世界上没有完全无染的声音,而高端HIEND品牌比拼的,恰恰就是各自的个性调音,X9000从档次上已经到了需要体现品牌美学的程度了。

所以,这两代旗舰会是替代吗?我觉得并不是,只是它们在各自的时代和档位上,体现出各自的历史任务而已。但是客观来说,当两只耳机同时在我家开声的时候,我听X9000的时间是明显更多一点的。




2
发表于 2021-10-21 13: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stax的声音比起动圈还是软了,喜欢这种调调的会喜欢,不喜欢的会很不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8 17: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