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0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测】凯音C9移动式耳放上手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1 12: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自由的风 于 2021-4-2 10:31 编辑

凯音C9已经在年前正式上市了。之前看过官方的介绍和老梁的视频,预感C9是一次倾力之作,甚为期待。隔了一个年假,或多或少的疫情影响,我也是三月份才拿到的机器。

凯音C9是一台体积较大的便携耳放。纯黑色,外观沉稳简练,做工精良。4节18650电池供电,电池盒可分离。输入输出和开关旋钮集中在一个端面,便于和其他设备堆叠捆绑。机身开有两个窗口,用来观察电子管的工作状态。它和N8一样,具备晶体管和电子管两种音色调节。末级功放电路是分立元件,并且可以设置A类和AB类两种工作点。

C9提供了3.5mm单端和4.4mm平衡两种规格的接口,并在附件中提供了这两种规格的对录线各一条。操作面板上没有给切换开关,而是让每个端口自己检测,内部的继电器进行切换。在使用中,切换的逻辑设定还是让人感觉自然顺畅的。当端口没有设备连接时,放大器进入节电状态。

下面我会从该机的硬件层面入手,在有特色的和有趣的地方切入,赏玩,探索设计思路。






(图:凯音C9不同的视角)


Korg Nutube 6P1电子管组件


( 图:Nutube )

我常听到一种说法:电子管已经被专业领域抛弃,只有音响发烧友还在捣鼓。这显然不是事实。因为在专业领域,无论VOX,Marshall还是Fender,它们的顶级型号无一不是用的电子管作为放大元件。虽然芯片和算法能模仿出电子管的失真和谐波,也只是照猫画虎。电子管不是玄学。并且,只要音乐工业和乐队演出还存在,电子管就不会消亡。

Nutube这种特殊的电子管组件,研发的初衷是用于乐器。我们知道电吉他丰富的音色和强大的表现力离不开效果器尤其是电子管效果器的助力。传统的电子管庞大脆弱耗电,很难装在体积有限,使用场景复杂的单块效果器中。于是电子乐器巨头KORG联合Noritake一起开发了这种形状扁平,看上去像块VFD显示屏的电子三极管模组。几年来,这种新型器件渐渐被吸收消化,市场上已经有内置Nutube的单块效果器在售。因为nutube具有结构紧凑,能耗非常低的特点,也适合作为耳放的积木。BTW:Korg官方也有一套Nutube耳放KIT,如果大家有兴趣,在未来我找机会评测一下。

之前在N8上的电子管音色只支持单端模式,平衡模式是不支持的。这次C9有进化,在全部的模式下都有了电子管调音。为什么呢,因为N8只有一片Nutube 6P1,但C9里面有两片。平衡电路的元件数量是单端电路的两倍,一片Nutube 6P1构成一个平衡输入级,两个声道就要用到两片。除了元件数量翻倍造成的成本增加之外,还得处理协调能耗,PCB空间,发热等一揽子技术问题。创新就是摸着石头和银子过河。

在这里也看出凯音的产品定位划分。N8是便携播放器,在耳放输出部分不追求大而全。C9是纯耳放,没有其他附加功能,所以声音方面能给的都要给足。



手感高级的电子音量调节



小体积的四联电位器不仅选型范围小,也较难做到小音量区段的一致性,长期使用后又会产生接触噪音损害音质。步进电位器一致性极好但体积庞大,做成四联更是硕大无比,另外它无法平滑调节也是个问题。经过这么一通排除法,电子音量调节似乎成了必然之选。

C9的电子音量芯片是JRC公司的MUSES72320。它在原理上是多段位模拟电位器,可以理解为用硅片做的一个超级步进电位器。它既平滑又高一致性,可以说吸取了两种电位器的长处。通常的步进电位器,在某些区段内步长落差超过2dB,顿挫感明显。MUSES72320的调节步长最小0.25dB,可谓丝滑。

MUSES72320的指标非常高,JRC认为它本身可以视为完美无暇,电路的噪音和失真大小取决于外接的运放(原文:conforms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an external operational amplifier)。它的每个声道其实刻了两个电位器,一个20k接在运放的热端,位于信号通道;另一个10k接在运放冷端,构成运放的负反馈网络。所以除了衰减,它还能实现增益。从两者的耦合来看,这个运放更像是一个外置器官,而不是单纯的缓冲器。

由于高性能,它也受到了hi-end厂家和专业音频设备厂家的认可。

之前较多见到的电子音量旋钮是角度编码器。虽然也算是一个物理实体元件吧,但这样的操控总是觉得隔了一层东西(机器的智商),用起来不利索。为了达到精细调节,被设计成需要旋很多圈,手累。转的时候克拉克拉响,真是够了。

C9的实体旋钮是一个ALPS电位器。它的电位值经过编码后送到MUSES72320,和输出音量建立映射。使用中我发现它的好处是手感真实,无论阻尼感和调节变化率都和真实的电位器一样,以至于我一度以为它就是一个单纯的模拟电位器。调节量直观,看旋钮上的小白点一目了然。旋转总行程约300度,行程短却能精细调节,手指于是得救。

用了较多篇幅讲音量控制,因为我想耳放既然做到这个价位了,不光声音,其他方面也要做出高级感。音量调节是人和机器发生接触最频繁的一个环节,是重要的使用体验。局部细节可以看出厂家的技术积累和品味,和砸钱的决心。平衡放大电路需要两片MUSES72320,大家可以查一下采购价格,这比用机械电位器可贵了去了。


(图:MUSES72320)


分立元件末级功放,无限的可能性

模拟电路的性能表现对电压很敏感。在耳放界,电池便携机一旦和台式机同场竞技,只能躺平任锤。台式机因为电压高电流足,真的就能为所欲为。这次在C9上的末级功放是分立元件设计,想必是要在有限的空间和电压下寻求突围。相对于IC内置的晶体管,分立的晶体管元件极限更高,线性更好。那是不是分立元件做出来的电路一定会赢呢,这就未必了。你用高级挂面和高级食材做一碗面去和康师傅PK,大概率是你败。分立元件虽然天生丽质,电路有更多的可能性,但能不能驾驭全看设计者的功力。搞砸也是可能性之一。根据官方给的数据,C9在单端模式下最大输出1W,平衡模式下最大能输出4W。什么概念呢,这个功率已经能驱动喇叭了。至于音质音色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水准,后面的听感评价会有详细描述。

(图:由于涉及核心技术,厂家没有给图)

强悍的电池组


图:可脱机使用的电池盒

上面说了便携耳放用低电压的电池属于先天不足。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电源干扰这方面,电池又具有先天的优势,它的噪声和纹波等于零。台式机挥之不去的困扰,就是供电网络和变压器引入的噪声,请神容易送神难。

18650电芯的内阻小,持续放电电流巨大,能给末级功放电路提供充沛的供电。4节18650正好得到正负8v左右的电压,这个电压值刚刚好,可以不经过LDO就直接给电路供电,这进一步实现了低内阻和低噪音。

18650是最常见的锂电电芯,用户很容易购买和更换。无论是从后期电池维护更新,或是单纯从玩和折腾的角度,电池盒的设计都是一个加分项。C9的电池盒是用某种坚韧的绝缘材料,经过机加工做成的,保留了美丽的加工纹理;边缘经过了倒角处理,既有棱角又不割手,考究。它含有电源管理芯片和电池保护板,是一个完整的电源单元。在和母体分离时,仍具备充电的功能。所以一旦买了C9,就等于拥有了一个能充4节18650的充电器哦。

我在使用中发现一个问题,它的充电电流较大。5V3A或9V2A,而标配附件中不含充电头。虽然现在高功率快充头比较普遍,但像我这样用苹果手机的,简直无头可用。我虽然有18W的苹果充电头,但却没有type C— type C数据线。我只好拿iPad充电头将就用,很烫,充第二次的时候就烧了。

充电上的这种障碍用户最终可以自行解决。但旗舰级产品不应该给用户设置障碍。
此处建议买C9赠送快充头。

后来我又找到一个vivo的5V2A充电头,这回不仅用变压器把输入电压降到交流100V,并且用两个散热器一上一下夹住。目前来看使用正常。


(图:男默女泪,在散热器的夹缝中求生存的vivo充电头)


听感部分(含风骚操作)


音源:乐图PAW6000
耳机:HD600
耳塞:IE800S
参考对比组:PAW6000的PO;拜亚A1;300B耳放;

PAW6000兼有4.4平衡口的LO和PO,所以这次是双重身份,既作为音源,也作为耳放的对比组。在和C9的反复对比切换中,我发现C9的介入对音源的声底和音色改变较小,但增加了低频的力度,量感也有可闻的增加。中音区的凝结提升,结像力得到了加强。高音区没有变亮,这说明C9的失真度控制得较好。

IE800S是森海的旗舰耳塞,是目前市场上纯动圈塞的标本之一,它有4.4平衡线。在官方给出的数据中可以看到,C9的平衡输出不仅输出压摆率高,声道分离度也是明显碾压了单端。我用IE800S的两条原厂线比较两种输出模式,发现平衡口除了音量高,动态和声场和单端口也是有云泥之别。

HD600的特点是对前端的变化很敏感(此处膜拜给HD600调音的森海工程师)。我这次用高阻大耳,目的是为了检验C9的极限能力,看它是否能和台式机一战。我发现在驱动大耳机时,C9的结像和声场规模比PAW6000有提升,但和台式耳放一比,它们之间还是隔了一个物种的差距。C9的低音力度,速度,下潜和台式机相比是有欠缺的,所以一些台式机能爆棚的录音在C9上爆不起来。

由于我不想把HD600的线剪了换成4.4插头,所以大耳的平衡口测试这一环节欠奉。

极限测试还没完。我用C9去推一只4吋8欧的钴磁喇叭,推得蓬蓬响。然后我又拿它去推一对15欧姆的LS3/5a,又蓬蓬响。这时低音肯定收不住了,结像粗大,但整个解析还在,没崩溃,没破音。这太给力了。因为物料所限,只有单端线,所以没测试平衡口的输出极限。有条件的坛友可以试试用平衡口推动桌面音箱和小书架箱,解锁C9的新用途。

请凯音的工程师继续努力,戴着电池的镣铐跳舞,有朝一日驯服大耳。这并非遥不可及,前面说了,分立元件的可能性是无限的。汽车的功放可以在单12V的约束下做出澎湃的推力,可参考借鉴。

我反复比较了电子管和晶体管两种音色调节,它们二者之间的差异比我想象中小。人声部分在电子管音色下,稍稍感性温暖一些。Nutube 6P1设置了深度负反馈,杀掉了大部分谐波,而另一通道的场效应管本身带点电子管的特性,所以这样的结果也在情理中。和300B耳放相比,C9几乎是没有胆味的;但和A1比,C9又有那么点胆味。

A和AB两种工作点切换时,音色没有大变化。在A类时,低音的力度有可闻的增强,线条感也更明确。与此同时,很明显的是机身的发热。


PRE模式,我的常识和厂家的脑回路失之交臂

AF2000提醒我慎用PRE模式。“音量会极大”,他如是说。因为我在论坛的工作是鉴定耳机耳塞,平时注意听力保护,去电影院都会用纸巾塞住耳朵当弱音器。所以听到他竟然这样说,我就不敢大意,事先做足功课,研究了一下C9的PRE模式到底是怎回事。

其实是固定增益模式。当进入到该模式下,音量会变成最大且不可调。虽说C9增益并不大,但当电位器处于较低位置时去切入PRE时,这音量的跳跃却让耳朵受不了。所以我建议厂家在后续的产品上重新命名这个模式,免得让用户误解中招。作为音响界常识,我理解的PRE就是前级,而前级是包含音量调节的。凯音对此解释说:PRE的意思是PRE IN,就是让用户接一台前级给C9。

C9的PRE IN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纯后级模式。在PRE下切到电子管音色时,窗口里面Nutube的4粒鬼火还是会亮起。这说明音色调节电路还是参与工作的。

如何正确操作才能让耳朵幸免于难呢?我的方法是:切换前把音量电位器调到最大值。这个过程中自然会调小音源的音量。

前不久有人(文科生)把飞行转接头怼进了电源插座,炸了,然后把索尼给告了。索尼辩解:说明书里写了那东西不是电源插头。

说明书里写明白了没用,正经人不看说明书。不正经的人更不会看。



图:和A5练习本放在一起


图:和乐图PAW6000

优点:
低失真,高音质,中性,推力巨大
两种音色选项,电子管音色模式神形兼备
强大灵活的电池,电池盒可脱机充电
手感真实的电子音量调节


缺点:

附件中没有充电头
“PRE”模式名字误导人


图:侧面绿坛erji.net瞩目



2
 楼主| 发表于 2021-4-1 12:09 | 只看该作者
用了两周时间才完成。当然这中间还干了别的事情,比如刷了一部电视剧
占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8 03: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