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花样年华 于 2020-1-9 16:47 编辑 
 
 小众中的小众设备——独立前级放大器 
 
 介于很多新入门的烧友可能对独立前级这个部件接触的不多,甚至会感到陌生,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简单说下前级。 
 
 前级的全称,一般被发烧友叫前级放大器,或者前级音量控制器。 
 
 你首先要知道它是放大模拟信号的,也就是模拟信号入,放大后依旧输出模拟信号。简单理解为控制模拟信号音量的部件即可,类似于耳机放大器的控制音量旋钮。而音箱是通过前级音量控制器+后级功率放大器共同组成。 
 
 所以说呢,独立前级的应用场景只有两个,这两个场景也都是只能接驳音箱使用,一个是接驳不带音量的纯后级放大器,控制音量使用,另一个是直接接驳有源音箱使用。 
 
 前级产品有两种,一种是接电的,另一种是不需要接电的前级,也叫无源前级。 
 
 无源前级
 
 无源前级有个比较有趣的梗,这种不接电的前级,很多时候仅使用一个高级电阻式电位器,通过接线直接连接到接插件,构造极为简单清爽,也因此很多无源前级的内部构造图片,往往被外行人士用来嘲笑发烧友人傻钱多,一个壳子加个旋钮,连上线要卖几万十几万,甚至很多发烧友会用这个来自嘲,毕竟好声大牌的独立无源前级,往往售价都非常高昂。 
 
 
 我的“前级”观 
 
 我个人一直认为独立前级这种产品,对厂家来说是难以取舍的尴尬。 
 
 作为前级放大的音量控制器,很多一体机产品带前级功能,耳放产品带前级功能,解码器带前级音量控制,前后级合并机本身就有前级功能。 
 
 所以就尴尬在这了,能用到的场景少,附带前级功能的产品又那么多。发烧友一般烧到一定程度才会选择独立的前级设备。 
 
 这意味着什么,一个是在笔者看来,音频器材最难卖有两个产品,一个是纯后级,另一个就是独立前级。另一个是,烧友可选的独立前级很少,而且好的独立前级,名牌大厂这种,往往都非常的贵。 
 
 前段时间听了听歌诗德的ak4499芯片的最新解码器,感觉还可以。这两天黄师傅告诉我他们出了独立前级放大器,这我就比较好奇了,出个解码器大家用的多还比较好理解,这纯前级市场那么小众,就厂家角度而言,哪个不好卖出哪个,这是要怎么出牌? 
 
 黄师傅表示,随着当下年轻的有源音箱用户越来越多,市面上的独立前级设备,要么是作坊DIY的,品质参差不齐,要么大厂的太贵,而且可选择的正经产品太少了,所以认为统一且严格的厂家品控,加上合理的售价,他是看好前级产品的市场的。这次的P26纯前级,售价3680元,确实比大厂名器便宜太多了,能不能做好呢?笔者借了过来聆听了一番。 
 
 
 说实话到手看外观,我是比较失望的,不过想了想,外观成本高昂也势必会分摊给用户,所以就P26这个铝合金拉丝外壳的外观,笔者持中立态度。 
 
 外观一般,外壳做工倒是还行,细节处理的比较到位,严丝合缝,毛边这些东西是不存在的。旋钮、电源、功能按键的手感也不错,正面一块屏幕用来指示工作状态,3米之外也能看的清楚。同时附送了遥控器方便用户操作。 
 
 由于前级功能并不复杂,屏幕用来显示输入口状态,以及输入、输出的增益。屏幕右侧的功能键用来切换输入源,长按可以调节增益。左侧为电源开关键,音量旋钮调节音量,除此之外无他。面板上并没有静音按键,但遥控器上有,可以实现一键静音操作。 
 
 
 我喜欢接口齐全的机器,可以任意匹配后端设备或者合适的线材,P26接口非常齐全,三个输入接口分别是两组平衡和一组单端,输出接口是一组平衡和一组单端的设定。完全够用且好用。 
 
 
 就前级而言,P26的重点在于,纯甲类、左右声道全分离、全平衡设计、输入输出端增益可调(输入可选0或+6dB,输出可选0或+6dB),可更换运放、原配两颗LM49860运放。 
 
 关于P26的其他特征,不同厂家对设计和用料的考量点或者重点不同,这里笔者直接引用一下比较严谨。 
 
 •运放+分立混合架构,即保证电路一致性又不缺可调性,两只直插LM49860双运放可更换,增加可玩性; 
 • 分立菱形差动输出级,轻松推动各种后端负载 ; 
 •采用矩阵式继电器音量,有效保证4路音量一致不偏音; 
 •采定制的50W音响专用环形变压器; 
 
 内部: 
 
 分立菱形差动输出级
 
 
 可更换式运放 
 
 采用矩阵式继电器音量,有效保证4路音量一致不偏音 
 
 整机软控及音量控制 
 
 整流、滤波 
 
 稳压 
 
 定制的50W音响专用环形变压器 
 
 个人的前级声音观 
 
 我个人对喜欢的前级的定义比较简单,首先是音染最好少,素质好、透明度高即可(看似简单,其实这种难做),因为是独立部件,而系统环节复杂。无染、透明的前级设备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调整系统的整体声音风格,毕竟解码器、后级放大以及音箱本身这三个环节,在整套系统中对音色的影响是最大的,匹配音色已经很让人头疼了,所以透明无染的前级是我最为偏爱的。 
 
 P26标配选用LM49860这个运放,也比较有意思,在我理解来看,这个运放比较仙儿,声与世无争的感觉,频段均衡染色少,不急不躁的,听起来存在感不强,声音不属于特征鲜明、很抢耳的那种,但适合久听,耐听。 
 我又回想了一下,上次听歌诗德的ak4499解码器,再包括之前听黄师傅的其他产品,还真别说,这运放的选择,和品牌的调音观相当契合啊。 
 
 
 我热机24小时,以保证P26的声音发挥。P26的声音我觉得不好形容。 
 
 解码我使用Arcadia(俗称大蓝钮),音源为MBP笔记本,USB输出到解码,P26独立前级,接驳Adam比较冷门的Artist 6H音箱。 
 
 整个系统搭配,选用的都是“素声”器材,没有太多音染,介于对歌诗德品牌“无欲则刚”调音理念的理解,如果P26染色明显,这套系统很容易识别,如果P26本身接近无染,那这套系统听起来就会很协调。同时选用有源音箱测试P26,也是为了减少中间环节(避免后级音染),看看歌诗德品牌调音是不是足够稳定。 
 
 强调了这么多音染的问题,仅仅是我很担心前级设备染色重、透明度不好,这样是会在我的器材列表里Pass掉的。 
 
 
 比较欣慰的是,P26具备歌诗德一致的品牌调音,这个前级初听声音四平八稳,无功无过,同时具备一定的声音透明度,三频均衡,声底素质也不错,声场表现还原的足够好,但不惊艳,说不上哪好,也没有哪明显不足的。 
 
 热机后细听,除了均衡和四平八稳,我发现歌诗德品牌声音的那股素雅劲儿出来了,对比刚开机,透明度提升不少,因为开机的时候多少还是感觉有些朦胧,声音细节更加清晰分明,背景相比之前也宁静了很多,声音线条算是收稳了。歌诗德这个素雅的调音,在我看来是具备了声音的沉稳度、不错的声音密度和透明度,以及一定的流畅度共同打造出来的,这里要提一下流畅度,P26的流畅度拿捏的有意思,也是忽然听不易察觉的,然而听得时间越长,越觉得这个声音是具备不错的流畅度了。P26的声音给我的感觉,大致如上。 
 
 总的来说,定价3680元的独立前级,对比同类产品的话售价不高,但又很具备发烧气质,虽然外观平平,但声音具备不错的品质,对于讲究发烧品质的烧友,尤其是源音箱的用户,还是比较值得入手的。 
 
 
 其他参数:
 
 
 模拟输入: 
 
 RCA:输入阻抗 47k     
 输入灵敏度 2~10V rms 
 
 XLR1 & XLR 2:输入阻抗 47k       
 最大输入幅度+28dBu(19V rms) @ IGAIN=0dB 
 
 模拟输出: 
 
 频率响应:20-20kHz /+-0.1dB 
 
 信噪比: 130dB    
 
 声道串扰:-130dB @ 20-20kHz 
 
 THD+N:<0.00035%  20-22kHzBW  @ 18dBu IN & 18dBu OUT 
 
 IMD(SMPTE):<0.0006%  @ 18dBu IN & 18dBu OUT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平: RCA 输出:9.5V rms  XLR 输出:+28dBu(19V rms) 
 
 RCA 输出阻抗:100Ω XLR 输出阻抗:100Ω 
 
 完整内容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