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8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雷改文风之五——信手拈来说中端~Grado SR80i vs. AKG K240s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31 2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市

  论坛官方曾经举办过一次投票,就是各个不同价位的“最受喜爱”的耳机的投票。地址如下:http://www.erji.net/read.php?tid=1406762

  在600到1000元人民币的这个中端区间,第一名是爱丽丝M1,第二名是AKG K240s,第三名是Grado SR80i。这个排名可以说完全在情理之中。这三个耳机,毫无疑问是这个价位的三强。M1醇厚、热情,K240s舒适、均衡,SR80i浓烈、鲜活,三个个性各异,但是都是这个价位的佼佼者。考虑到最近很多朋友咨询这三个耳机,所以随便说说。主要的对象是K240s跟SR80i,当然也会提到M1.



  首先简单说说这三个耳机。最受欢迎的M1其实是在SR80的基础上改版而来。爱丽丝并没有自己的工厂,全部都是歌德的OEM。其中对应的,是M1对应SR80,M2对应SR325,Mpro对应RS1.不过呢,爱丽丝系列都有自己的教声,基本可以看做对应的Grado产品压暗一点点高频,同时让中低频更醇厚一些的产品。SR80在我看来是Grado家在这个价位的顶梁柱,虽然SR60更便宜,但是我觉得Grado到了SR80这个档次的,才能过得去。SR60还是明显的声场狭隘不少,糊不少,解析低不少,结像也差些。当然,价格也便宜。而K240s则是AKG的常青藤系列K240的后期产品。在K240s后面其实还有一个K240mkii,但是改版的不是很成功:低频略多,但是三频的衔接倒没有K240s流畅,导致很多录音室还找K240s作为监听耳机的低端选择(高端的有K702,GMP450,户外录音有拜亚动力DT50,DT150,亚洲地区偏爱Sony系列),所以AKG又复产了K240s,倒是停产了K240mkii。这种“先王复辟”现象在历史上都比较罕见。这次选择K240s跟SR80i,是因为M1跟SR80i还是有着不少共同点,除开外观佩戴,声音也差别相对不大(至少跟K240s相比,SR80跟M1可以算作表兄弟吧?),而且,我个人还是更喜欢歌德的原作,不为什么,因为更直接,更歌德。

  老规矩,先说测评系统:
音源:Huawei C8812,Apple IPC,Dell Option 390 Soundcard,Audinst MX-1,Hlly SMK4,CM2Studio DA65,Marantz SA11S2
耳放:Shonyun 306,MT-02,JC Audio Thor,Shonyun 301pro
线材:全套鸡线

  A.  外观:外观见图。K240s是非常欧洲的审美,黑色的耳机,皮耳罩,点缀了金圈,有种低调的奢华。相比之下,SR80i就要朴实得多,给人感觉像是二战时的战地耳机。从做工来看,K240s略好(固然,K240s做工比不上K701,更比不上K702 65th,但是也还良好),SR80i确实有点粗糙,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但是古朴也是一种美,不过对比Grado的高级的木桶而言,低端的歌德塑料真的没啥亮点。

  B.  耐用性:很多人可能拿到手觉得Grado老头的产品粗糙,显得不上档次,但是在我实操当中,Grado的东西的耐用性是杠杠的:头梁觉得紧,夹耳朵?尽管掰,只要不是吃了奶的掰,一般掰不坏。而且Grado的东西不怕摔,因为本身就各种小磕磕碰碰的,多摔几次只不过增加几道磕碰而已,不明显的(我的Grado GS1000i都是各种不完美,你就别指望SR80i了)。而K240s是录音室用的监听耳机,专业用途,不用问,耐用性更是杠杠的。实际上是,我在电影混音、电视台录音室、电台直播室各种场合见过无数个K240s,都是各种摔,主持人播音员摘耳机都是直接扔的,没见过出事的。难怪有些朋友说,想操坏K240s都难。而且K240s可换线,我自己的K240s线经常给椅子滑轮碾压,湿布一擦又是全新好汉。总之,这两个耳机的耐用性都没有问题,不必担心。

  C.  佩戴:毫无疑问,K240s完胜。作为监听耳机,K240s佩戴毫无压力,除了皮耳罩可能在夏天不通风没空调的时候有点热容易出汗以外,K240s不压头,不夹脸,佩戴基本没感觉。我佩戴过的最舒适的耳机是Grado GS1000i,其次是GSMP450,再次就是K240s跟K702 65th了。而SR80i,这个佩戴有点不敢恭维:原配的是软海绵,还好。如果换RS1的硬海绵,真的带着不舒服。我戴一个小时就要休息。当然,SR80i可以更换GS1000i的大号海绵,那倒是舒适度可以跟K240s媲美了,但是声音会变:声场变大但是结像会变虚一些,整体密度下降,感觉倒是破坏了SR80原有的个性。而且,大海绵不便宜,SR80本来就比K240s贵了两百,加上至少一百多的大海绵,那价格就超出K240s几乎一半了。

  D.  驱动性:论驱动性,毫无疑问,SR80更好推。K240s固然没有K701,K601那么难控制,但是由于灵敏度不高,所以其实需要的功率更大。举个例子,在MX1这个小机器上,SR80听流行,九点多十点声音就够了。而K240s要开到十一点的样子。在手机直推的时候,你也会发现,SR80确实是更好推的一个。而相对的,SR80上耳放提升不大,但是K240s上耳放与不上耳放几乎是天渊之别。所以,如果用声卡推K240s觉得还不错的朋友,可以试试借个耳放听听看,说不定有惊喜。

  E.  声音:

  a)  三频:从三频来看,K240s跟SR80都还算均衡,相比之下,K240的高频相对的柔顺一些,而SR80i是高频更刺激,更活泼;中频而言,SR80i的中频是Grado家特有的鲜活,人声饱满、凝聚、有点前突,好像歌手很谄媚的凑到你眼前献唱。而K240s的中频也是饱满的,偏暖的,同样从乐器的背景中突出,但是相比SR80i的结像要远一些,有一些距离感(这个跟K240s明显更大的声场也有关系)。此外,SR80i的低频更结实、凝聚,而K240s的低频量也不少,但是整体宽松,是不一样的表现方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SR80i的低频,IPC或者手机直推都能出来,而K240s的低频至少需要声卡,或者便携耳放才能得到更好的演绎。我在公司就经常使用台式工作站的声卡而放弃IPC来驱动K240s。

  b)  声场:两个耳机的声场的差异是巨大的。SR80i的声场,说实话,小。相比K240s的声场,SR80i的声场确实显得小了,如果是听流行,没啥问题。但是听交响或者古典,就显得狭隘了,好像小提琴手坐在中提琴手大腿上,中提琴手直接就靠在大提琴手怀里的感觉。而如果换到K240s,就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虽然K240s的声场也不是天大(我还有K702 65th,GS1000i呢,240s当然声场相对这俩还是不大了),但是在同价位可能是无出其右了。尤其是上了耳放(哪怕像306这样的为大耳机设计的便携耳放),都能感受到明显的比SR80i开阔。至少,能够听出一个完整的框架,而不会觉得层层叠叠。不过,SR80i的声场至少有一点让SR80i不会丢掉尊严:那就是在不大的声场内,有着自然的扩散。也就是说,SR80i的声场不大,但是不会糊在一起,结像定位都还过得去,只不过拉不开罢了。不像有些日系的耳机,直接就糊成一团了。

  c)  结像与层次:一般而言,SR80i的结像比较前凸一些,而K240s的结像会相对的有距离感。此外,耳放对K240s的影响比SR80i要大。如果不上耳放,SR80i在这俩指标上有优势。K240s用手机或者ipc直推,结像偏大,而且偏软。层次也一般。而SR80i在直推下,结像层次都不错,可听。而如果一旦上耳放,无论是MX-1这种小一体机,还是Thor这种千把块的优秀耳放,K240s都有可闻的提升,结像变得凝聚、饱满。而且,随着耳放越好,提升也会越大。得益于其更广的声场,层次也会比SR80i来的有优势。

  d)  音色与特性:如果说前面的都是硬指标,那么到了音色与特性,那就是耳机的软指标,涉及到“教声”、“审美”这种可能被认为玄学的东西了。从声音的特性来看,SR80i确实非常浓烈,一曲张学友,听的如痴如醉。而相比,K240s的声音显得要舒缓、闲淡。SR80i听流行人声,真是过了这村没有这店的味道。K240s相比之下,听流行人声也是不干不薄,但是始终没有那种浓烈的味道。我的一个同事听摇滚还是啥来着,听了SR80i觉得很带感,而听K240s则觉得声音干净但平淡。我个人蛮同意他的看法的。而我的另一个好友则觉得SR80i的人声突出而活跃,但觉得好像有点“酸”,我的理解是SR80i的高频略微张扬的缘故。相比SR80i的张扬,K240s要内敛、平和的多。而这种特性使之适应面更广:SR80i我觉得很难说听歌剧、交响好。诚然,SR80i听歌剧的男声唱腔也是有感染力的,但是女声就有点太粗了,完全不如K240s的细腻。而大编制的时候,K240s凭借更大的声场、更稳健的整体表现而更获得认可,SR80i相比之下就有点“冲”,有点“挤”了。

  F.  略说一下M1:M1出自SR80而不同于SR80.相比SR80,M1的高频暗淡些,中低频更宽厚些,从而使得M1没有SR80的那种刺激,却多了一份醇和。于此同时,M1的透明度也略微不如SR80i。M1是这个价位内最暖声的耳机之一,也可能是听老男人的歌声最合适的耳机之一。这一点我觉得没什么疑问。相对的,M1对于演艺交响、歌剧,我觉得还是不如K240s。

  简单的总结:SR80i是有突出个性的声音,听流行摇滚是很带感的。正是这种带感的表现,使得SR80i受人喜爱。之所以仅仅位列第三,应该是高频容易刺激不耐听而且价格相对较高(K240s是699元的行货,M1也是行货大概700元,而SR80i还是800+)的缘故。而SR80的OEM产品M1,因为更暗一些的高频、更丰厚的中低频以及同样的好推而变得更好伺候,因为勇夺这个级别的最受欢迎的宝座,应该说实至名归。而K240s,相对便宜的价格、大的声场、以及更广泛的适应性(从流行到交响,从人声到小编制)的特性,拿到季军无可厚非。总之,这三个都是好耳机。无论更喜欢哪个,都有足够的理由。



  全文完。

2.jpg (86 KB, 下载次数: 46)

2.jpg

3.jpg (72 KB, 下载次数: 52)

3.jpg

4.jpg (92 KB, 下载次数: 53)

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7 22: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