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歌剧、弥撒及人声版本鉴赏——长桥卧坡

[复制链接]
241
 楼主| 发表于 2024-6-14 19: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洛林·马泽尔1968在DECCA与皮拉尔·洛伦加、奇亚科莫·阿拉加尔和菲舍尔-迪斯考、录了一版令人难说其详的《茶花女》,不苛求的说,马泽尔对音乐与作品基调的把握并不离谱,他的风格和小克莱伯有几分类同,也是擅长节奏的指挥,序曲演奏的笔力很深,他棒下的《茶花女》与朱利尼、普里查德那样舒展类型的指挥风格有很大区别,他以干净利落的节奏起伏来追求剧情发展,听起来超级爽耳,但问题在于过硬的管弦乐与偏紧的和声设计多少冲淡了剧本的伤感情绪,快速度下的效果也并非总是美妙,别的不说,开声《祝酒歌》就一路小跑似的少了点韵味,女高洛伦加不得不加快呼吸来提速。

洛伦加是德国歌剧院女高的台柱子,她的实力无庸置疑,歌喉的本钱超级足,德歌剧院演出《茶花女》她是薇奥列塔不二人选,也的确是精彩的表演,很带有感情投入的演唱无疑是加分项,但她的演出并未令我十分满意,许是与马泽尔偏紧的节奏有关,从《祝酒歌》开始就未给她设计出恰当的节奏,她过于急促的呼吸感有些把薇奥列塔“碎片化”了,听起来并非都是深思熟虑的,演唱太过于倚赖颤音,这样的唱腔很难让所有人听得舒服,但你不能不佩服她这条上下翻飞、强弱通吃的好嗓子,怎么“折腾”都不走样,所以,每每飚嗓音的唱腔,我又总是给予洛伦加高分,尽管我仍然质疑她的颤音处理。

阿拉加尔超棒,满宫满调,自始至终表演出色,确实不辱“十大男高”称誉,马泽尔这节奏,一般歌唱家很难适应,但阿拉加尔唱起来游刃有余,始终以自己的节奏掌握驾驭,声音的穿透力、气口的分配都一流,机算机般的合理妥贴,又小号般的高亢入耳。

菲舍尔·迪斯考本就是赫赫有名的大牌唱家,他时威严时温情的唱腔让老阿芒的气场陡增,俨然成了第二幕乃至所有有他参与二重唱的主角,而第二、三幕洛伦加发挥好极了,三位歌唱家炫歌喉飚演技般的交相辉映。

https://pan.baidu.com/s/1UzpUhrE9oO8SbVVpfMJcpA?pwd=ce6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发表于 2024-6-15 15: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wpx426 发表于 2024-6-14 07:04
您对老几位记得到很清楚!我曾请教过搞专业的朋友,她的说法到让我有点意外,她说中国不乏嗓音很好的人才 ...

50年代有一批去苏学习的,傅聪、盛中国、后来成ZY歌剧院首席指挥的郑小瑛。确实,没听过李光羲用意大利语演唱过,施鸿鄂有。朱逢博是当年她唱一首中美友谊的红杉树记住她的,后来下载过她唱白毛女的mp3。
李双江李谷一是唱电影歌曲开始出名的,和歌剧不沾边,双江在部队唱赤卫队的歌多(小小竹排)。纺织女工,就是她了,当时确实是那样说的,抽空我到网上找找相关信息。
这到又让我想起有过一张老帕那年在中国的独唱音乐会DVD,买过来听效果不是太好,还不如当年听小半导体收音机现场气氛热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发表于 2024-6-18 11: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本帖最后由 bomberb2 于 2024-6-18 11:56 编辑
gdyy223 发表于 2024-6-9 12:32
威尔第与瓦格纳齐名,被誉为最伟大的两位歌剧作曲家,但这两人除了均出生于1813年,你几乎找不到相同 ...

哈哈,终于来到 《茶花女》的 环节了,这是 我最喜欢的一部歌剧。
静静地等待楼主 娓娓道来!


话说 楼主把 威尔第与瓦格纳 相提并论,我是怎么样都听不下瓦格纳的所谓 "歌剧",  其序曲如 女武神这些,还能接受。唱段就根本不忍卒听,没法听。尽管索尔蒂为了录瓦格纳 尼伯龙根的指环全集,把DECCA搞破产了,但这全集我也是欣赏不来。

楼主所介绍的这些歌剧录音和出版唱片的鼎盛时期,应该是50年代末到80年代吧,或者到90年代初,现在的歌剧制作,就大多出版蓝光视频(现场录视频,B站搜一下,有很多),较少出唱片了吧。

我认为楼主所介绍的这些名版录音,大多出自50-80年代,最理想的欣赏方式,应该还是听LP黑胶唱片,尽量听高质量的黑胶重播,才能更好地体验 其当时的歌剧名伶演唱风格,指挥与乐队的水平。所以,除了CD,数字文件,我个人更喜欢听LP黑胶,也收集了一些版本。听黑胶与听CD,听文件,是有 非常大的区别的,听高质量的黑胶重播,所获得的模拟的声音,是 听文件与CD,完全感受不到的,这就是 黑胶的魅力所在。

例如,茶花女的黑胶版本我也有十几个了。墙裂建议楼主或其他的歌剧爱好者,找机会去听听 高质量的歌剧黑胶重播(注意,高质量重播是指,其黑胶的唱片版本与状态,其黑胶器材的唱头唱放素质与系统调整状态,都比较高的才行,是有一点挑战性的),可能会对你喜欢的歌剧或各版本,有新的体验和感受。特别提醒,一旦尝试过,会上瘾的。






WechatIMG2188.jpeg (258.2 KB, 下载次数: 0)

WechatIMG2188.jpeg

WechatIMG2189.jpeg (289.42 KB, 下载次数: 0)

WechatIMG2189.jpeg

WechatIMG2190.jpeg (290.47 KB, 下载次数: 0)

WechatIMG2190.jpeg

WechatIMG2191.jpeg (301.64 KB, 下载次数: 0)

WechatIMG2191.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发表于 2024-6-18 14: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发表于 2024-6-18 20: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bomberb2 发表于 2024-6-18 11:44
哈哈,终于来到 《茶花女》的 环节了,这是 我最喜欢的一部歌剧。
静静地等待楼主 娓娓道来!

茶花女都讲解十天了,电影都放了两场,你才来啊

对模拟录音的若采用制作LP的模拟混音当音源做CD(即AAD)就会好些,但大部分是ADD。手中印象深的两张AAD是索尔蒂的卡门和施耐德汉的贝小协。
萨瑟兰帕瓦罗蒂的茶花女CD是1979年最早的数字录音,DDD。这个听LP,相当于听唱片公司DA转换而不是原始模拟声,咱们家用的DA不如专业的。但数字录音DA后做成LP,再从LP提取AD后听数字音频,意义就小了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发表于 2024-6-18 21: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本帖最后由 bomberb2 于 2024-6-19 01:19 编辑
MusicAV 发表于 2024-6-18 20:20
茶花女都讲解十天了,电影都放了两场,你才来啊

对模拟录音的若采用制作LP的模拟混音当音源做CD(即AA ...

不是这个概念的,我的意思是 直接听黑胶唱片播放,不是把黑胶播放再转录。

90年代以前,无论是 ADD,还是 DDD,都是录制会转为模拟母带(多轨磁带,双轨磁带),这多轨磁带是最最宝贵的财富,一般再由多轨磁带去编辑为双轨磁带,双轨磁带(即我们熟知的唱片公司的所谓制作唱片的母带),由此双轨模拟母带制作LP的公盘,用公盘制作多张首批母盘,再由母盘压制黑胶唱片。
对唱片质量要求高的话,当1张母盘压制1000张黑胶唱片后,这1张母盘会弃之作废.如果量大,且质量要求低,则可能1张母盘压制超过1千张黑胶。出版了LP后,后续如果再出磁带,CD,则会继续利用此2轨磁带来作为母带制作,

因此,这些90年代以前的老录音,黑胶所用的音源更早,更好。理论与实践证明,后期的CD重播,是远远不及黑胶的,更遑论头版黑胶了(当然,黑胶的重播要好,需要高质量的器材及调整到位,否则,重播可能有很多缺陷,不如CD简单到位,这也是黑胶普及率低于CD的重要原因)。 上述可见,黑胶唱片相对CD,才会更讲究母带,母盘,印制的版本,批次,用首个母带制作的母盘,首个母盘首批压制的唱片,是质量最高的,所有价格也比后期再版压制的唱片,音质好很多,一耳朵的区别。


最近,由于黑胶的热潮再起,DG公司就发布说,从仓库中找出珍贵录音的4轨或多轨母带,陆续出版了一系列由珍藏的4轨母带,重新制作母盘压制黑胶唱片,比当年的2轨母带所压制的头版黑胶更胜一筹。我也买了一张比较过,确实音质非常好。

https://www.deutschegrammophon.com/en;

https://store.deutschegrammopho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发表于 2024-6-18 21: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本帖最后由 bomberb2 于 2024-6-18 21:51 编辑

所以,多轨的模拟母带才是这些唱片公司的最宝贵的财富,一旦保存不佳 或者 损毁遗失,则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当然,多轨的磁带,即使唱片公司再专业的保存,也会因长时间,空气潮湿等原因,掉磁粉,这也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几十年后,头版头批压制的黑胶唱片,因黑胶材质是聚录乙烯,其不存在掉粉情况,保存完好的唱片其保持的音质状况,可能比保存不善的母带更好,更不用说用这种母带再版的其他格式的唱片或文件了。
这也就是黑胶的魅力所在了,例如 水星的贾尼斯这些录音,其头版头批的黑胶唱片的重播质量,很可能远超现在制作的CD,SACD,B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发表于 2024-6-18 21: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MusicAV 发表于 2024-6-18 20:20
茶花女都讲解十天了,电影都放了两场,你才来啊

对模拟录音的若采用制作LP的模拟混音当音源做CD(即AA ...

最近比较忙,都没空上来看,今天稍微有空再补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11: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贝弗丽·西尔丝是演唱《茶花女》的专业户,她对薇奥列塔无比纯熟,若论表达这部作品的悲剧情结与悲剧美感,西尔丝深得其味,此版由EMI录于1971年,名指挥艾尔多·切尔托率皇家爱乐乐团和约翰·阿尔蒂斯合唱团助演,盖达的阿尔弗雷多,罗兰多·帕内拉伊的老乔治,录音的临场感与舞台效果不错。

第一幕开场颇显富丽堂皇,唱家们个个底气十足,确是表现着营养良好的“贵族范”,但似乎有些过于生猛,舞台动静也略嫌嘈杂,三位主唱,西尔丝的声线、技巧与花腔都不错,这版薇奥列塔有艺术含量,她的声线虽偏窄但音色变化丰富,高音区的花腔颇显五光十色,即灿亮又细韧甜美,若以挑剔的眼光看,第一幕几首咏叹调用情很深,很是感人,但运声技巧偏重颤音,以至于给我抖动感,声音有些发紧,原因在于对表情把握的过于感情化,歌剧演唱不管你表达何种情感,也不管情感的激烈程度,首先重在表现声线的艺术美,演唱不管它外在的表现如何,运声一定是可控的适度的,我一直以为,在艺术表达上,与其过之,莫若不及,哪怕差半拍,也不要过了临界点。整个第二幕令人满意,西尔丝仍然较多使用颤音,却塑造出钟情、娇柔、体贴的薇奥列塔,偏于柔弱的演唱让人感触良多。

罗兰多·帕内拉伊照旧的稳健恰当,他的老乔治威严而重情,与西尔丝的二重唱你来我往、相互映衬,西尔丝女性的柔美与帕内拉伊扎实的台风相辅相成,俩人又有着巧妙的过度,交流与转化都富于艺术,剧情就这样妥贴的发展着,帕内拉伊与盖达的对手戏也表现出爱子心切与父辈的护犊心理,一首“儿子!请抹去泪水”唱的垦切动情。

盖达的阿尔弗雷多很帅气,第一幕虽有些拿腔调,倒是表现出乡村贵族青年在表达爱情时即大胆又有几分羞怯的心理(如cd1第5音轨“辛福的一天”),后面则越唱越好,在男高音中,他本就以善于塑造人物著称,声音有着很强的的可塑性,又有着一流的吐字发音技巧,虽第一幕演唱略显随意,但抒情与戏剧张力都还好,在几段对手戏中也逐步显出优势,特别是第二幕第二场很让人满意,其实不仅是盖达,西尔丝也越唱越好,我总感觉她演唱的情感有些过于投入,但随着剧情展开,至第三幕时表演已经非常感人,尾声薇奥列塔将死前的几句如杜鹃啼血,但至少到此时,她的过于专情已为听者适应,也就没有必要区分这是传情还是专情,本就是一线大歌唱家,实力自不俗。


https://pan.baidu.com/s/1U6nQwbzb2SsxL7gSLUM0dQ?pwd=5ug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12: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bomberb2 发表于 2024-6-18 11:44
哈哈,终于来到 《茶花女》的 环节了,这是 我最喜欢的一部歌剧。
静静地等待楼主 娓娓道来!

瓦格纳有的歌剧我也望而生畏,比如他的《尼伯龙根》,但他早期的一些作品可听性很不差,如《黎恩济》如《罗恩格林》如《汤豪舍》等等,都可听听,这个人很复杂,德无论是音乐史还是日尔曼精神的发展,他都沾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发表于 2024-6-19 14: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MusicAV 于 2024-6-19 14:47 编辑

尼古拉.盖达:早先电视里介绍奥涅金时评论嘉宾说,像俄罗斯这歌剧让帕瓦罗蒂来唱他不会的,但盖达可以,而且还唱得很好。后来发现SONY发行的奥涅金(新录音DDD)中有尼古拉.盖达,唱连斯基,就买下了。

很喜欢听连斯基那首咏叹调,最早听到这首就是前几天说的李光羲。

补充:
刚查了一下Nicolai Gedda(尼科莱·盖达)是 1925年7月1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是俄罗斯人,他母亲是瑞典人。40 多年来,主演过意、法、德、俄等各国不同风格的歌剧作品。
盖达在男高音中堪称全才,他以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超的语言天赋唱遍了几乎欧洲各种语言的歌剧。他通晓俄、德、意、法、英以及瑞典等多国语言,这使他不仅能胜任不同国家、不同的歌剧作品的演唱,而且能够做到纯正、准确地贴近角色,使人听不出是一个外国歌唱家在演唱另一个国家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2
发表于 2024-6-19 15: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发表于 2024-6-21 15: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MusicAV 发表于 2024-6-15 15:07
50年代有一批去苏学习的,傅聪、盛中国、后来成ZY歌剧院首席指挥的郑小瑛。确实,没听过李光羲用意大利语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D92Kwj4x0A  Distant Harmony: Pavarotti in China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发表于 2024-6-21 15: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wpx426 发表于 2024-6-21 15:0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D92Kwj4x0A  Distant Harmony: Pavarotti in China (30th Anniversary ...

嘿!刚上来一会儿,就弹出一个消息提醒。油管,俺还没掌握科学,不能窥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发表于 2024-6-21 18: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先入为主 喜欢第一次听的 RCA唱片 苏伊特纳 指挥 德雷斯顿管弦乐团 盖兹提的夜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20: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当红歌星特别是貌美女星一炮而红的不少,安吉拉·乔治乌绝对算一个,当年她正是凭索尔蒂这版《茶花女》一炮而红,一举奠定欧美一线女高地位,而索爷此版又一举拿下企鹅三星戴花。别的歌剧另说,我评鉴《茶花女》,女高占60分,父子俩包括乐队40分,啥意思?就是说此剧的女高不能差,女高差会影响整剧的艺术成色,只要女高音不差,既使父子俩稍差还可补救,这样说好懂吧。

此版录于1994年,据说是索爷第一次录《茶花女》,挑选了当时并不很出名的安吉拉·乔治乌(angela Gheorghiu  1965-)出演主角,获得巨大成功,阿尔弗雷多——弗兰克·罗帕多(franc lopardo),老乔治——莱奥·努齐(lao nucci),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乐团助演。

索爷的器乐部分在节奏和声音上为演出增色,浓郁明亮,而且烘托性佳,很好配合了歌唱家们的戏剧表演,但选弗兰克·罗帕多演唱阿尔弗雷多我有点疑惑,他算男高音还是男中音?判断歌唱家的类型不能只看音域,更主要是看音色,而他声线的音色接近男中音,全剧看,他演唱的这版阿尔弗雷多圆满完成,但在艺术上少有可夸耀处——演唱艺术的个性不清晰,而这恰恰与他嗓音接近男中音的音色有关系,如果他有着类似阿拉加尔那样的音色,定会好评如潮,其实他的表演非常卖力,也有充沛的表情,听听第二幕开场的两段咏叹调和与老乔治的对手戏。

乔治乌——纯正戏剧女高音的底色,这版茶花女很用情,在塑造角色上倾注了很深的感情,再加上年轻漂亮,很容易让现场气氛膨胀起来,也很容易“吸粉”,此外,戏剧女高的嗓音一般都很“尽用”,在共鸣上比较抒情或花腔女高都要充分,更不似花腔女高那样容易唱“疵”,但我仍对她偏于激进、又有点抖颤的演唱有所保留,她的演唱,少了点戏剧女高那样的稳定感,她的这版薇奥列塔,嗓音条件一流,唱功也一流,但谈不上出类拔粹,也没表演出“一统天下”的能量,一方面的确是一条无暇的好嗓子加上充沛感人的戏剧性,特别是高音区的歌喉,又亮丽又有韧力,而另一方面,第一、二幕在共鸣与感情的投入都有些偏紧促,在人物的塑造上,不是很充分,也不大舒展(第二幕第二场后我更满意),但整剧听下来,唯有她最具风采,配得上听众暴风雨般的掌声,只所以能三星戴花,她功不可没,她在表演与演唱充沛的戏剧性上,有时会让我联想到卡拉斯——以强烈的戏剧性感人。

nucci的老乔治有不错的嗓音条件,但他的表演缺乏大歌唱家的稳定发挥,有时很优秀,这个时候的nucci有戏剧的光彩,有时你又能觉察他的表演不用心,特别是他的重唱部分,给我的感觉有所保留。


音频:https://pan.baidu.com/s/1NoXNiusIqrIYrBX7NWTdaw?pwd=we4w
视频:https://pan.baidu.com/s/17IsZn_sOYuZvTSmge52_9w?pwd=r3s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7
 楼主| 发表于 2024-6-22 11: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CD存档: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第13- 阿莱格利《求主垂怜》帕莱斯特里那《教皇马切鲁斯弥撒》菲利普
内容:彼得·菲利普&塔利斯学者1980录音:阿莱格利《求主垂怜》帕莱斯特里那《教皇马切鲁斯弥撒》
唱片:Gimer 454 939-2  AAD录音 1990年再版

评介:Gimer这款1980录音堪称无与伦比,我对其的痴迷达到狂热程度,被称为乐迷必备的“荒岛唱片”,虽是AAD录音,但录音师Bob Auger和著名工程师Ben Turner的母带数位处理,都达到了顶级水准,再加上牛津默顿学院礼拜堂绝佳的音响效果,真是棒极了,杰出的女高音艾莉森·斯塔普(演唱女高最高音域,直达高音C)当然绝非一枝独秀,却是一飞冲天,她唱的飘逸而恒升,声线似一束银光,盘桓于天际久久,说实话,唱片有阿莱格利这首《求主垂怜》和芒迪献愿对经《天父的声音》就已经令我如痴如醉,况且还有同样不可多得的《教皇马切鲁斯弥撒》。

阿莱格利(1582-1652)是意大利神父、男高音歌唱家兼作曲家,他晚年服务于伟大的罗马梵蒂冈西斯廷大教堂,这首《求主垂怜》也就成了该教堂的专利特用曲,该曲九声部结构,合唱分五个声部,一远一近演唱,再加上独唱四个声部,此起彼伏,交织错落,在宽阔深厚的背景上,飘逸的女高音渐升渐高,直升到一个极高的C音,情景似由平静的海面桓升,一直升到云端,其颤动心灵的绝美极具艺术感染力,独唱家除艾莉森·斯塔姆普外,还有简妮·阿姆斯特朗(女高音),杰出的迈克尔·钱斯(高男高音)朱利安·沃克(男低音),发挥都极精湛,再配以杰出的塔利斯学者(合唱团),都值得记住。

唱片另一单曲、英国作曲家威廉·芒迪(1525-1594)献愿对经《天父的声音》同样美的令人心醉,该曲作于1556年英国都铎王朝短暂的反宗教改革时期,六声部,由一条旋律反复级进模仿,进而漫延开来,营造出如海般的波涌效果,此作为圣母升天节而创作,歌词改编自圣经第51篇《雅歌》。

帕莱斯特里那《教皇马切鲁斯弥撒》是一场精彩演出,充满了美丽的、感人的清晰度,声部构架之均衡完美令人叹为观止,每一声部都“单列”般的一览无余,真正地将听众带到了帕莱斯特里那作品原旨与教会强调突出文本重要性交互一致的地步,既使情绪达到狂喜般的升腾(如信经和圣哉经),文本依然无比清晰,何为“原旨”——即:复调的多重线性并不会影响圣经经文吟唱的清晰,而这正是1563年特伦托会议的宗旨之一。

唱片:https://pan.baidu.com/s/17E0sy7DmXof8CflholFu0A?pwd=aff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8
 楼主| 发表于 2024-6-22 11: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本帖最后由 gdyy223 于 2024-6-22 11:26 编辑

一篇阿格莱利和帕莱斯特里纳的弥撒也审核,慢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发表于 2024-6-22 11: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宝山区
本帖最后由 ejack 于 2024-6-22 11:56 编辑
gdyy223 发表于 2024-6-22 11:18
一篇阿格莱利和帕莱斯特里纳的弥撒也审核?

图片有些擦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0
发表于 2024-6-22 11: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你这好歹图片放出来了,我的图片都会审。宗教题材吗,会严格些。

另外建议修改下措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7-1 14: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