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af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据测试证明:EQ确实和HIFI毛关系都没有!

[复制链接]
201
发表于 2022-3-4 22: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jimmyxzy 发表于 2022-3-4 17:19
数据能证明EQ和hifi没关系,那数据能证明线材有用吗?

那个数据是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发表于 2022-3-5 00: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yeeypc 发表于 2022-3-4 09:39
让他震惊的因素应该是棚子里的声学环境处理,而不是什么母带。

这都是相辅相成的,而且还一点就是,我也忘说了哈,棚子里的主监听。这个很重要,这一切最终构成了极高的动态,回去家里听动态怎么也是压缩的,有严重损失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发表于 2022-3-5 00: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2-3-5 00:59 编辑
chaos_xie 发表于 2022-3-4 22:52
那个数据是错的。。。

数据是0和1,这是数据的静态属性。以流式传输过程中则会受到物理世界以及协议本身缺陷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干扰。反过来说,良好设计的协议/算法可以让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神奇地不怎么受干扰,从而形成一种突破广大发烧友物理常识的效果(软硬件就是一对平衡,有些堆料的东西实际上暴露了其软件是辣鸡,而有些良好设计的软件,都能省不少硬件的料,至于那些软硬件都满配的东西其实不多,除非他工作在特别特殊的环境下)。目前的问题是:这些对于用户都是不透明的。就算我学问再大,人家不告诉你是玩了玄学还是真用了技术,我怎么也不会知道的。黑盒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发表于 2022-3-5 02: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fenk 发表于 2022-3-5 00:56
数据是0和1,这是数据的静态属性。以流式传输过程中则会受到物理世界以及协议本身缺陷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干 ...

模拟段无法保证和完美测试,数字端还是可以的。

以异步USB为例,只要有设备可以测试USB输出是bit perfect的,那么就可以认为数字输出部分是完美的。测试bit perfect方法很多,就不多说。
对于EQ而言,剩下的就是测试从源文件到usb的输出的数字信号的质量很高,不影响音质即可。在windows上,可以用EAPO做EQ,用虚拟声卡来截取EQ后的数字信号。所以这个测试是具有确定性的。可以保证源文件EQ后,产生的噪声和扭曲远远低于-120db的绝对阈值。

实际上从知乎上那篇文章的测试结果来看,变动都在-160db以下。

另外,ASR上有人测试windows的src,如果gain设置正确,产生的噪声和扭曲都在-170db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发表于 2022-3-5 10: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金华市
fenk 发表于 2022-3-4 09:23
应该说这才是你的耳朵需要的频响。录音师用的录音棚还有主监听你可以去看看和听听,你能在你家的hifi系统 ...

你这绝对有误差,你要听到250hz的电平绝对比3khz大多了,事实上3khz会在耳道里形成共振,频响会有提升导致响度也是最大的,你这2khz最响也可能有问题,当然不排除个体差异。
但2000hz内绝对没这么平,人耳对2-4khx最敏感,以外的频段响度都会急剧下降,尤其低频端。可以搜iso226,就是用耳机测的等响图,最下面一条就是听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发表于 2022-3-5 10: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金华市
fenk 发表于 2022-3-4 09:23
应该说这才是你的耳朵需要的频响。录音师用的录音棚还有主监听你可以去看看和听听,你能在你家的hifi系统 ...

晕,回来是反过来的。
我觉得三频均衡是hifi的基本要求,需保证频响没有大缺陷,音箱是平的以及耳机要符合音箱到耳膜的响应,至于动态,只要不听马勒之类就问题不大。
没听过母带,但我听dsd的马勒感觉也就比cd提升10%左右,更清晰,动态稍微大点,也可能耳放有制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发表于 2022-3-5 10: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金华市
chaos_xie 发表于 2022-3-5 02:35
模拟段无法保证和完美测试,数字端还是可以的。

以异步USB为例,只要有设备可以测试USB输出是bit perf ...

请问dsd格式的能eq吗,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8
发表于 2022-3-5 11: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nirvana9316 发表于 2022-3-5 10:39
请问dsd格式的能eq吗,谢谢

我不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发表于 2022-3-6 01: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nirvana9316 发表于 2022-3-5 10:39
请问dsd格式的能eq吗,谢谢

看回放方式。发烧友追求的所谓硬解自然是音量都不能数字调节。但是很多你以为是硬解的过程,到硬件层面上还在进行着各种滤波和调制,且这种时候你依然是连音量也没法调节。所以要我说别纠结了。DSD的真正意义在于,他随SACD出来的时候,PCM阵营压根就没有比CD更高且成熟的成品出来。现在DSD和PCM全部都能上高格式了(众所周知,DSD是1比特,粗量化,但采样极高,传统PCM以CD为代表至少有16比特量化精度,但是采样率接近奈奎斯特原理的下限只有44.1khz,如果你都想要,那么就是高采样,高量化精度,这个现在PCM也能做到了,但DSD在进一步提高采样率的时候,对滤波器的压力非常大,不是说他处理不过来,而是会产生一些以前没有的问题。因此现在DSD但凡是用数字方式录音的,原生最高都只到DSD256,毕竟DSD数字录音方案本来就没两家,而在行业活跃度目前只有merging,我就是他家用户。你想问DSD512以上是咋来的,这就要去问唱片公司了),实际上这两种调制方式之争意义也不是很大了。而且你要注意的是无论PCM还是DSD进入现在主流DAC内部,可能都不是像你想的那样直接处理的。如果要直接处理,DSD倒还有选择(目前很多DAC仍保留直接进转换器出模拟信号的通路),PCM你想直接出那只能去R2R阵营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发表于 2022-3-6 01: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chaos_xie 发表于 2022-3-5 02:35
模拟段无法保证和完美测试,数字端还是可以的。

以异步USB为例,只要有设备可以测试USB输出是bit perf ...

你说的都对,尤其对于一个懂行的人来说。但注意我说这段话的语境是包含所有懂的用户和不懂得用户的,这就有一个问题:包括我在内我无论win还是mac开机就用啥设置不做啥软件我也不会使,我就会plug and play,请问这种情况下,他还会是你说的那样,所谓的“设置正确”么?不一定吧。懂行可以,但对我来说还不够好。看问题一定要是高级工程师视角,你得考虑用户的情况,如果需要的话,就得提供一个像大饼套脖子上直接吃就行的方案。
因此,从道理上讲,干扰无处不在,无论是物理上的,还是协议以及其他各种软件层面上的,人为的。而且最重要的,黑盒效应,就算你读懂了windows,我买了个奇特的解码用了个奇特的驱动,里面有点傻不正确的东西,你一定能设置过来么?我们讨论的事物并不是一个mfi认证那样严格的,垄断性的体系。香炉一定会有很多的。因此玄学党们一直会有生存空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发表于 2022-3-6 03: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金华市
chaos_xie 发表于 2022-3-5 02:35
模拟段无法保证和完美测试,数字端还是可以的。

以异步USB为例,只要有设备可以测试USB输出是bit perf ...

好像是设置成–0.13db,src问题就不算问题了,因此我epo的gain都是-0.1db。
我只懂结论不懂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发表于 2022-3-8 10: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nirvana9316 发表于 2022-3-6 03:35
好像是设置成–0.13db,src问题就不算问题了,因此我epo的gain都是-0.1db。
我只懂结论不懂过程。

这个是别人的结论:
Summary Recommendations:
  • Install Equalizer APO and use it to disable original APOs and set EAPO's preamp gain at ~ -4 dB to avoid upsample overs, filtering induced peaks, and the Windows CAudioLimiter
  • Set Windows audio to 24 bits so that it's added dither doesn't compromise dynamic range
  • Set Windows sample rate to the same rate as the native file, or to 96 kHz if you play back high resolution material
  • Turn off Windows system sounds and enhancements
  • Install "remote desktop" for "Spotify Connect"-like added convenience, for all your digital sources
  • Take the money saved and buy more music, better speakers and a few bottles of win



机翻:
总结建议:安装 Equalizer APO 并使用它来禁用原始 APO 并将 EAPO 的前置放大器增益设置为 ~ -4 dB 以避免上采样过度、过滤感应峰值和 Windows CAudioLimiter将 Windows 音频设置为 24 位,以便添加抖动不会影响动态范围将 Windows 采样率设置为与本机文件相同的速率,如果播放高分辨率材料,则设置为 96 kHz关闭 Windows 系统声音和增强功能为您的所有数字源安装“远程桌面”以获得类似“Spotify Connect”的额外便利把省下来的钱买更多的音乐、更好的扬声器和几瓶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发表于 2022-3-9 13: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金华市
chaos_xie 发表于 2022-3-8 10:30
这个是别人的结论:
Summary Recommendations:

感谢,找到这篇文章了,慢慢研读。
咱都是究极的科学hifi党,如果消费者都和我们一样奸商都得失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发表于 2022-3-9 16: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其实e不eq全凭喜好,喜欢就上,瞧不上就不上

就好比各种高档威士忌,有的人抨击往高档威士忌里面加雪碧是大老粗,单出国就知道老外都这么弄

就我个人而言,感觉也很重要,如果需要我会去用e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发表于 2022-3-10 04: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济南市
farwish 发表于 2022-3-9 16:20
其实e不eq全凭喜好,喜欢就上,瞧不上就不上

就好比各种高档威士忌,有的人抨击往高档威士忌里面加雪碧 ...

您净说大实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发表于 2022-3-10 05: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farwish 发表于 2022-3-9 16:20
其实e不eq全凭喜好,喜欢就上,瞧不上就不上

就好比各种高档威士忌,有的人抨击往高档威士忌里面加雪碧 ...

EQ不仅仅是喜好问题,它首先是用来解决校准问题。校准好了,才是Hifi。耳机和音箱都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发表于 2022-3-10 11: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2-3-10 11:10 编辑
nirvana9316 发表于 2022-3-5 10:20
你这绝对有误差,你要听到250hz的电平绝对比3khz大多了,事实上3khz会在耳道里形成共振,频响会有提升导 ...

你是说软件有误差么?这个软件可不止发烧友用,iOS健康功能推荐的应用。你也不用管电平,这个是软硬件内部均衡的事情。再说了,发烧友做纯音扫频不都是这么听的,甚至软件和硬件都是未经过均衡的。不是照样能听到。还有,你去医院测没测过听力,测出来的曲线是等响度曲线么?是等响度就见了鬼了!!!基本都是一条比较直的线。纵轴不是响度而是听力损失只不过同样以DB来记就是了,DB是无量纲的单位,因此宇宙万物无形的有形的什么意义的都可以用他做单位。搞清楚你看的是什么。
至于说我的听力……我感觉身边几个发烧友测完后高频翘到天上去了,然后最重要的1-2K基本上诸位都是大坑。我不知道各位的耳朵是怎么形成这种V字的,高频比我敏感(我高频差不多在0db的位置即无损失,这帮子人能测出负的?没有的声音他们也能听到??!!),但中高频是个人都能听清楚的却一下子缺好几个db?然后两个耳朵之间匹配还能差出好几个DB?差距比听力损失本身都大??!!我一共做过三次测试,两耳误差1-2db。无论环境嘈杂与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8
发表于 2022-4-25 17: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EQ也不能这样调啊,你这往大里调,不失真才怪呢,正确的应该是你要调大的部分保持不变,调小其它部分,这样失真会保持不变,但是会损失一部分音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发表于 2022-5-21 21: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攀枝花市
老大把HIFI绝对化了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发表于 2022-5-21 22: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
用了好久了,省下来的钱已经买了起码几百斤排骨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27 06: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