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个楼主讲了几句就没下文了!? 拿几个经典的耳机的数据出来讲嘛,证明您的数据论是有用的! 来呀! |
瀑布图不会比频响曲线更重要吧! 对于真正懂欣赏音乐的人来说,频响曲线差的耳机是一票否定的!瀑布图再好都没必要了! 反过来,如果频响曲线很好很均衡,瀑布图较差都还可以听一下! |
INTUAURA忘境 发表于 2025-9-4 07:24 以上回覆非常的耐心,理性,科学!是一个很有水平的回覆! 数据是肯定非常有用的!当然,这是对懂数据的人来说! |
VEGA57 发表于 2025-9-5 00:02 x3r 结构不是很简单的东西么,就是三个赫尔姆兹共振腔,我们几年前的产品就有应用了,例如鎏光,逸彩,逸彩二,雪卿,湖境,现在还未发布的入门级产品,撼也是有两个共鸣腔的 |
原来是新入驻的品牌,祝你家越做越好![]() |
既然立ie900为标杆,那就展开讲讲x3r结构和xwb单元的低频副声腔设计,这些也可以和接下来的瞬态响应一起讲,有直接关联。我觉得x3r是最惊艳的设计了,把物理均衡器玩到了极致,这些展开讲的话可能涉及到空气动力学仿真了,也许门槛会高不少![]() |
曙光 |
好文章收藏了 |
误食萌汉药 发表于 2025-9-4 01:59 您好! 1. 关于“数据没啥用啊,也没人能证明有用” 这个说法触及了一个根本性问题:数据的“有用”体现在哪里? 数据是否有用,在乎您是否能全盘解读,如果无法解读,数据会变得毫无意义,通俗说就是你不认识它。 在产品开发中,工程师需要客观的、可重复测量的标准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没有数据,我们无法判断两个不同批次、甚至同一批次的两个耳机听起来差异是源于生产误差还是设计本身。数据是我们诊断问题、控制质量的“尺子”。 数据是沟通的“通用语言”。当工程师、设计师和市场人员讨论一个产品时,我们不能只说“这个低音有点糊,那个高音有点刺”。我们需要瀑布图、频响曲线、THD(总谐波失真),瞬态冲击图等数据来精确地定位问题:“在200Hz处有一个3dB的隆起”或“在6kHz有一个谐振峰”。没有数据,协同开发几乎无法进行。 “无法证明有用”可能是一个感知偏差。我们每天都在享受数据带来的好处。当一个好听的耳机换了一条线、换了一个耳帽后声音变了,我们之所以能讨论它变了,背后就是数据在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这种变化。 2. 关于“哈曼曲线...实际有谁说哈曼曲线调出来的产品好听了?”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误解,其逻辑上的关键在于:将“科学目标”与“商业产品”和“个人偏好”直接划了等号。 哈曼曲线是一个“偏好目标”,而非“美学的绝对真理”。哈曼的研究的核心发现是:在受控的双盲听测试中,大多数未经专业训练的普通听众,倾向于喜欢符合某一特定频响目标的耳机声音。这是一个统计学上的结论,它说的是“更大比例的人可能会喜欢”,而不是“所有人都必须喜欢”。 “符合哈曼曲线” ≠ “好听的保证”。一个耳机是否好听,如这篇文章开头所诉,除了频响,还涉及到瞬态响应、失真、相位、声场表现等无数复杂因素,频响曲线仅属于一个主观参数。哈曼曲线只是解决了频响这一个维度的问题。一个严格按照哈曼曲线调音的耳机,如果其他方面(如失真控制)做得很差,一样会难听。反之,一个偏离哈曼曲线的耳机,如果整体设计精湛,也可能非常好听。 产品是妥协的艺术。一款耳机的最终声音是声学目标、工业设计(外观、佩戴)、成本控制、品牌调性等多方博弈的结果。很少有产品会100%贴合哈曼曲线,它们可能是在哈曼曲线的基础上,根据品牌对声音的理解(比如“我们想要更刺激的高频”或“更温暖的中频”)做了微调。因此,您听到的某一款“声称参考哈曼”的耳机不好听,可能原因在于: 它只是接近,但并未完美实现。 它在其他声学指标上做得不好。 它的调音取向与您个人的偏好不符。 品牌对其进行了有意偏离,以形成自己的风格。 外加还有额外一点,并非所有品牌都按哈曼曲线进行调音,三频分布不只有哈曼曲线一种分布。 小结:批评某个符合哈曼曲线的产品不好听,并不能否定哈曼曲线本身统计学的科学性。这就像说“根据数据,大多数人喜欢甜豆腐脑,但我买的这碗甜豆腐脑不好吃,所以数据是没用的”——问题可能出在那碗豆腐脑的制作工艺上,而不是“大多数人喜欢甜”这个统计结论上。 您的感受是真实的——您没有觉得某些号称科学的耳机好听。您的归因可能出现了偏差。 将对个别产品的主观失望,直接归咎于背后整体的测量方法和科学理论,这其实跳过了很多中间环节(产品执行、个人偏好、其他声学因素等)。 作为工程师,我们认为: 数据和高保真测量是“语法”,哈曼这类目标是“写作指南”,而最终的产品是一首“诗”。 不懂语法和指南,几乎写不出能被广泛理解的诗。但精通语法和指南,也不一定能写出感动每个人的伟大诗篇,因为那还需要灵感、艺术感和那么一点点运气,最终,欣赏诗歌也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 我们研究数据、可能遵从或者不遵从遵循哈曼目标,都是让尽可能多的人能读懂并欣赏它,而不是强制规定这首诗必须让所有人流泪。 再次感谢您的讨论,这种质疑和思考正是推动音频行业不断前进的动力!如果您对瀑布图有具体问题,我也非常乐意和您继续探讨。 |
数据没啥用啊,也没人能证明有用![]() |
楼主真专业,学到了新的知识 |
![]() |
沙发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9 09: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