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死翘翘 于 2025-5-15 09:50 编辑 oneliu 发表于 2025-5-15 08:37 如果喇叭性能足够彪悍,是可以不用分频器的。 分频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单个喇叭的带宽做不到那么宽还能保持你期望的性能。 大部分低端音箱,为省成本用简单的一阶分频,失真比不分频小点,也比不分频安全点。 是不是选高阶分频,或者是不是必须高低音都是同样斜率和滤波器类型,都是在具体场景下做取舍。 很多时候选高阶、同斜率类型并不是最合适的。 |
Chrome54 发表于 2025-5-15 00:56 手机麦克风也是麦克风,你家电笔能测电容电阻啊? |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5-15 00:04 放弃了一阶分频已经很有意义了。车用高音大多数是接一个电容,这不就用上了。 |
测量麦克风都没也diy 也是逗,你是不是万用表也没有就靠电笔测,或者靠舌头看麻不麻 |
oneliu 发表于 2025-5-14 22:42 呃,依旧是盲人摸象。人总是相信自己的判断。 |
本帖最后由 oneliu 于 2025-5-14 23:48 编辑 继续继续,买了几个无氧铜空芯电感,1.0mm,0.15mH,量了一下电阻值大概0.35欧。和高音并联,和低音串联。果然声音不同,声音纯净了,高音感觉能发出比之前更高频率的声音,人声飘逸,低音则比之前明显发出更低频的声音,我感觉它充满了能量。原来一阶分频就是骗小孩的,为了不烧喇叭而已,发不出声音的频率对喇叭影响很大。 说一下电感,如果用0.8mm线径的相同长度的阻值将会增加1.7倍,1.2mm的阻值只减少6%,所以1.0mm的刚刚好。 |
oneliu 发表于 2025-5-7 15:38 有箱体就会有低频,能去到多少量感另说 |
oneliu 发表于 2025-5-7 15:38 刚进来就看到这个。 这个口径要下潜是没的,但中低音应该不会差到没低音。还是缺少调音经验和理论的问题。 最后这句好形象。 |
翻车翻车,中低音不行,没有啥音乐味也没低音。结束这个帖子。买个键盘就想装台电脑的想法要不得! |
经过昨晚的折腾,深刻明白了网上卖的成品分频器标称适合4-8欧简直就是音响界的世纪谎言。 |
oneliu 发表于 2025-5-5 02:18 似乎这种多余的重叠会影响低音的纯净,整体声音有点散的感觉,难道就是所谓的温暖声 ——实际上这不是暖,是糊。暖主要是频响,糊主要是相位瞬态。用这种单电容简单分频,这情况基本无解。可以微调电容容量、调整高低音前后安装位置缓解。用高阶分频能有很大改善,用支持FIR的DSP分频可以近乎完美解决。 不同分频电容的声音差别蛮大的,电解会多点味道也会更糊,薄膜会更清晰细节多些。至于电容配对建议适可而止,因为喇叭的配对误差也很大,房间的左右声学不对称可能更大。 |
玩高中低几单元只在高音单元连个电容也有很高端的,要求单元频段非常平衡、瞬时反应极端灵敏安全,这种的下一步就是连高音单元的电容也去掉,只在线圈材料做好耐高温处理来适应强弱信号能量,这种喇叭单元起步价就在万位,能够播放各种音乐不会有人声、乐器、曲目的音乐分类偏科。几十元的单元就要慢慢测定频段弱位分频为好。 |
本帖最后由 oneliu 于 2025-5-5 03:02 编辑 用的这颗5.6uf无极电解电容实测6.14uf,容量差了10%,玩分频手上没有电表是不行的,容量不配对左右箱子可就麻烦了。拿了一只6.8uf的,比较便宜的两块五的MKP无极薄膜电容,实测7.07uf,果然小提琴好多了,钢琴音色也更好。不过能听出来高低音喇叭叠加的部分有一点点多,而且似乎这种多余的重叠会影响低音的纯净,整体声音有点散的感觉,难道就是所谓的温暖声。当然也可能是这颗垃圾电容的问题,比较而言更喜欢无极电解电容的声音。看来要接着尝试小于7uf的,等我买来再继续。搜了一下资料,高频用mkp/mpt/CBB/电解电容优劣,好多说法和理论,只能靠耳朵了。 |
本帖最后由 oneliu 于 2025-5-5 01:05 编辑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5-5 00:54 没那个本事。只想借助小提琴在衰减频段的表现和频谱录音简单的分析对分频做有限的改良,顺便也考查一下分频电容的优劣。 |
oneliu 发表于 2025-5-5 00:42 钢琴的动态范围大,起音时间短,差点的系统容易听出瞬态失真。 这么说吧。小提琴找个好点的5寸2分频音箱就可以放的有模有样。钢琴同样的音箱不行,最好用10寸3分频。 不过仅仅评估高音,用小提琴是可以的。但你得熟悉录音该有的音色,听的出是否有声染色。 |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5-5 00:34 听钢琴还好。又找到一段文字:
|
本帖最后由 死翘翘 于 2025-5-5 00:40 编辑 oneliu 发表于 2025-5-4 23:52 因为电容做分频的时候会引起相移,如果相移过大分频点附近接近反相,频响会有明显的谷。这时喇叭反接是把相位反相。让高低音之间的相位差小一点,合成的频响谷也会小一点。分频电容接喇叭的哪个脚倒是没区别的。 其实小提琴没有钢琴对音箱的要求高。REW不仅能做声学测量和EQ计算,它也可以当做信号发生器和房间音箱摆位仿真工具。你DIY音箱箱体也可以用REW测喇叭TS参数,有了TS参数才能做最优设计。网上有卖配套的话筒和喇叭测量套件。 金属、陶瓷单元什么的用对了都没问题,关键是让喇叭工作时避开失真大的频段。相对来说,低端喇叭纸盆、PP盆、羊毛盆等的失真相对好听一些。另外高档的高音都是硬膜,譬如钻石膜、铍膜。你现在用的喇叭远没到考虑这个的时候。 |
本帖最后由 oneliu 于 2025-5-5 00:54 编辑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5-4 20:53 哦,还有这种说法呀。以前只听过分频电容接负极更好听的说法。 新喇叭煲一下,现在听小提琴已经好多了,开阔一些,某个频段还是有像新手拉的那种不顺滑的摩擦音,闷闷的。听其他乐器没有闷的感觉,很开扬,小提琴真的考验音箱。 没有麦,都是拿手机录的。以前有个老的LG手机录音很好,改天拿出来试试,不知道电池还行不行。Rew软件等有空一定试试。 找到一段文章,其中提到:古典音乐要考验音箱的范围太宽,不同的曲目对音箱的要求各异,选择从易到难(价格通常递增)要过三关: 第一关:弦乐。以小提琴为代表,关键词是音色。 进关前先带把尺子:用对应的CD为尺,去检验音箱各项指标。 文章中还提到:避开金属、陶瓷音盘单元。看来陶瓷单元要完美表现小提琴存在先天弱势,不过我这个高音是陶瓷加丝膜边,应该有表现好的机会。文章还提到分频电容的影响,看来选一个好的合适的发烧分频电容也是必要的。 |
oneliu 发表于 2025-5-4 19:28 如果分频点附近合成频响衰减始终比较多,可以试试把高音喇叭反接。保留听感好的接法。 都有了话筒,虽然没有校准,但还是建议试试Rew这个软件,至少有个框架不会偏差太多。主观调音对人要求比较高,没多少经验的人刚干基本都会翻车。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22 12: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