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derun 发表于 2024-11-11 12:28 我觉得不太暖,偏解析 |
Xsa 发表于 2024-11-10 22:29 比如 2-5K 偏低,7-8K 偏高,就可以出现你说的这个情况。 用“音乐性”这样的说法来形容感受没什么问题,但是最后一定要落到具体的东西上面。 当然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把“音乐性”和“个人喜好”区分开。 |
艾巴索声音暖不暖? |
个人的理解,一套音乐性或者乐感好的系统,应该是让人沉浸在音乐中,完全忘却去分辨高中低音,解析,声场等素质讨论。听完曲目后,回味其中小提琴手令人叹为观止的技巧和对音乐的理解,或者是其让你回味人生中重要的人、经历等。也许是人们所谓的设备消失感。 个人胡乱理解的,哈哈。 |
Xsa 发表于 2024-11-10 15:15 说得有理,可能音乐现场的声音太丰富,丰富的造成音波覆盖甚至干扰,而反射环境一般不如录音棚或专业话筒试音后期调音制作,除非是世界顶级音乐厅。 |
hifi系统其实没有那么多要素,总结起来就是音响性和音乐性。 音响性只代表素质技术,比如你说的分析力,结像声场这些。音乐性诠释的是艺术表达,需要以声音的连贯自然为前提。技术不代表艺术,艺术最终还是以情动人。 |
kugongzi 发表于 2024-11-10 22:05 为什么有很多“主观感受”,因为耳机很多是靠听,不直观,声音要转化为文字,就需要添加一下“主观感受”作辅助。当听的经验比较多,会听,主观感受就容易get到 |
要音乐性,首先把国产东西从系统全剔除 |
其实这个用拍照类比的话,滤镜,类似现在炒的很火的富士的那种特有的调调。无关乎清晰不清晰,也无关其他。 |
kugongzi 发表于 2024-11-10 22:05 说得很好,不过不知道你有没有体验到过一种很奇怪的情况,听上去很暗,但高音却很刺耳,这又是什么造成?是振膜振动的幅度不同造成?还是振膜振动不均匀?又或是振膜振动协调性不够? |
Xsa 发表于 2024-11-10 15:15 装逼一点说,现场音乐听到最后听的是音乐厅的声学结构和乐团的底蕴,录播音乐(HiFi)听到最后听的是录音工程和音乐人的底蕴 |
没有,做纯解码加进去不知道是否还有提升 |
hj5abc 发表于 2024-11-10 21:12 可惜我没听过歌德 |
本帖最后由 kugongzi 于 2024-11-10 22:14 编辑 我觉得有音乐性,你可能不觉得有,他可能也不觉得有,音乐性,是主观感受词。 类似的,什么器材哪个频段好,什么器材合适什么音乐类型,等等说辞,都是主观感受词。 就比如“合适”,什么叫合适?你觉得合适?可能他觉得不合适呢?所以很简单嘛,合不合适,是一种主观感受。 . hifi圈就是有太多的 主观感受词 ,才非常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 我个人非常建议这圈子少用一些 主管感受词 ,多用一些 客观描述词。 .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客观描述词?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比如: 某某烧友说“A耳机的高频比B耳机好”,这就是主管感受。因为什么是高频好?不知道,有人觉得高频少一点、声音暗一点,才耐听,才好。但有人又觉得高频要多一点、声音亮一点,声音才华丽,才好。 但是如果这个烧友说“A耳机的高频比B耳机的高频量更多,声音更亮”,这就是客观描述。至于是喜欢高频多声音亮?还是喜欢高频少声音暗?那就是烧友的个人选择问题了。但至少这样的客观描述词,能让看客们明白A耳机和B耳机的高频特点。 一句话简单概括:多还是少,是客观对比出来的结果;好还是不好,是主观的喜好。 |
试过太攀没 |
所谓乐感/音乐性,歌德系耳机会有比较直观的感觉诠释 |
周大壮壮 发表于 2024-11-10 20:14 |
音乐性就是最后的倔强 |
平民玩家 发表于 2024-11-10 18:28 哦哦,就是硬件素质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25 12: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