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辛苦! |
昨天又剁手下单漫步者的S10了,发音单元不同加上蓝牙高清音质全家桶对我诱惑太大,我准备到时候比较一下pi8。看看能不能打。 |
netmen 发表于 2024-8-31 11:27 哈哈,和有线还是有差距的,哪怕我用lhdc其量能和密度还是没有有线强,我想飞傲不会有线的技术能力很拉吧。哈哈哈。另外utws5我觉得可能改进不会很大,就怕还是新瓶装老酒,我倒希望他们干脆出个utws新品,把技能点都加上,出个utws15或者utws7什么的更好,别打补丁了。 |
轰头恐惧症 发表于 2024-8-31 15:36 至今断链这个问题我都测过,非常偶然会有一点点的断一下,但是大部分99%是没有问题的。另外声音素质的确不低,虽然低音下潜和好的有线没的比,而且偏厚,会有点糊,但是绝对素质不差。这点毋庸置疑,如果喜欢温暖和偏厚的,可以去听听,蛮好的,而且它的温暖和偏厚没有牺牲太多的解析度,整体解析度和乐器分离做的在蓝牙里也是很不错的。 |
thebes 发表于 2024-9-1 22:40 eppfun不错的,你要买它最新的那个,如果是那个,红灯就是loessless,不过它只支持到48khz,超过这个的曲子播放的时候它会自动切换到高品质adaptive(也就是偏金色灯) |
我淘了一个eppfun,接手上的森海mtw4,通过森海的app能把接收模式搞成aptx lossless,这时候eppfun连上它是红灯,我觉得应该是对上了。 对比了一下vivo机载的aptx adaptive,同样的曲子AB了几次,lossless的声音密度更大,结像稍外推了一些 这个eppfun在手机上配好对之后,插到mac上也可以工作,只不过mac上的foobar和它配合,切曲子有些bug,调音量也不是很友好 手机上功能倒是没问题,耗电有点快 |
pi8 这耳机声音不出意外没什么问题的,我有px8, pi8 的振膜和 px8 是一样的, 这个振膜能听的出来声学素质很高,声音细腻精致,高频延申有静电的味道, 一点不亮但是延申很充分, 唯二两个问题一是价格,太肉, 二是链接问题,虽然国内目前没人遇到, 但是What Hifi 和另一家编辑在评测时仍然遇到偶尔的断链问题,所以还得再观察。。。![]() |
maplewave 发表于 2024-8-31 09:33 對 , 就是調音和優化 , 不過Fiio 自已還未有aptx Lossless 的產品 , 所以我也就問問 , 等它完善吧 ,目前感覺有些公測的味道 , 它官方主頁我都不太找到BT11的資料.....連陶寶也沒見....., 其實無線最理想的就是UTWS 5 新版耳掛如果能改成藍牙5.4 , 又支持Lossless 就接近8成有線效果了 , 還有個BTR藍牙放大系列 , 可惜了還停在了BT5.1 .....看來芯片得賣得差不多才有可能換代了 , 這兩個系列不同於藍牙TWS , 它們還是得另外接個耳機使用 , 不會怕做太好連自已的有線產品線都不小心做掉 , 因為用家還得配耳機 |
112113215 发表于 2024-8-30 19:02 这个倒是有可能的。所谓刺激温柔在我看来并非说一定哪个正常哪个不正常。只能说个人便好哪个。耳机这东西只能是主观自己喜欢就是好的。现在的这个pi8我整体还是喜欢的。在tws耳机方面以及是我比较满意个人听音的一款,除了价格太高以外。 |
netmen 发表于 2024-8-30 23:02 前面我试了eppfun的lossless和bt11的lossless。是有区别的,前者细节各方面稍微高于bt11。但是后者是把lossless和adaptive放一起的。所以我也就觉得这样比可能有点不严谨了。我反复听过细节解析还是eppfun强一点。fiio的音响厂加持是什么意思?你说的是蓝牙发射器调音吗?我昨天只是知道bt11连接飞傲自己产品时候高解析音频连接如ldac都是强制锁定24bit 96khz的。不是根据音源来的。我用q7连接bt11试过。ldac下放任何歌曲q7显示都是96khz。 |
maplewave 发表于 2024-8-30 16:36 真的話 , 感覺性價比好高 , 一個就攪定所有編碼 , 但我想問一下 , 由Fiio 做的東西 , 有沒有音響廠的那些加持 ? 雖說理論上就同芯片出來的沒太差多小 , 但我想知道 , 如果大家都設成aptx ( 不能設adaptive , 會按裝置變動碼率 ) , 同一支TWS耳機會不會聽得出來有差別 |
我没听过pi7更没听过pi8,针对楼主说的高频问题,楼主有没效果是pi7太刺激了,而pi8才是正常的呢? |
bloodyevil 发表于 2024-8-30 14:26 听飞傲工程师说BT11是可以支持lhdc,所以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我觉得还是划算的,对我们消费者来说 |
netmen 发表于 2024-8-26 22:32 不好意思,第一个回答错了,普通蓝牙(非le audio模式下)的确没有记忆功能,都会以最优来排定,我的pi8默认连接后就开启lossless连接,然后到96khz自动转高品质的adaptive。 |
bloodyevil 发表于 2024-8-30 14:26 谢谢啦。pi8我估计也不支持le,的确是根据优先级,pi8的确插上默认就是用lossless的,我上面编辑一下,是我错了。 |
本帖最后由 bloodyevil 于 2024-8-30 16:00 编辑 maplewave 发表于 2024-8-30 11:55 PI8不支持LE,所以只会按照优先级顺序链接。 EPPFUN用的QCC3086芯片,和BT11所用的QCC5181属同一代都是骁龙畅听GEN2,5181只是多了接收功能和支持多音频输入接口,就发射器的使用上和3086是一样的,难听点说BT11使用5181属于大材小用无故提高了成本。 不过3086不支持LDAC/LHDC,问过售后工程师了,很可惜 |
bloodyevil 发表于 2024-8-30 11:27 你的意思是我连的是le audio吗?因为我如果设置adaptive的话会以后一直adaptive连pi8.但是我感觉pi8应该没有开放le audio,这个我问了客服,好像也说没有明确确认开房了。另外eppfun的芯片应该比bt11要低一档吧,这个是对于未来性价比来说不太好,特别我在群里听到bt11以后是会支持lhdc的,那么这个方面不知道eppfun的芯片是否也可以。(当然授权费不小,只是觉得3系的芯片是否能达到这个要求)。 |
netmen 发表于 2024-8-26 22:32 EPPFUN是小厂,客服更加是普通小女孩不懂技术的,但小厂并不代表技术力不行,目前看来EPPFUN这款发射器除了不支持LDAC,其他无论性能和功能还有稳定性都比BT11好很多很多,价格还只需要一半。 这个发射器配对是按优先级配对的,并不是按照上一次编码的记忆。 传统蓝牙的优先级是LOSSLESS>ADAPTIVE LOW LATENCY>APTX HD>ADPTIVE LOW LATENCY>APTX>SBC 但LE AUDIO配对反而是按照上一次编码记忆配对,很奇怪。 |
不好意思,大家,最近一直没有更新关于lossless下PI8的表现。其实除了因为最近很忙以外有两个原因: 1.飞傲的BT11的lossless和adaptive是一个灯,而且在他的控制app里也是把adaptive和lossless放一起的,不能单独选择lossless来强制用该协议。所以个人主观的感觉总觉得并非我的PI8和BT11一定一直都在用lossless,总觉得音质的提升并不明显。 2.为了能强制用lossless,我买了eppfun ak3040 pro max版(5.4蓝牙+le audio支持)。手动红灯直接就是强制lossless,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只能上到48khz的音频,一旦超过48khz,比如96khz,他会自动跳到adaptive(金色灯)。而且这个发射器不能同时连两个蓝牙耳机,所以导致AB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最后简单说一下,最近的lossless连接PI8的听感,在48khz下听感的确有提升,特别是在解析度上要高一点,声场也会再宽一点,但是对比PI8自己的仓盒连接用adaptive的听感来说没有提升非常大,可能是宝华用自己的耳仓调音做最大的优化,也有可能现在的lossless还不是完全体(比如前面说的只支持到输出48khz的音频),可能码率都没跑满等原因所以提升不大。但是我个人觉得PI8的音质还是不错的,虽然价格现在真的高,但是整体素质是不差的。 另外,我最近用它跑步的时候听,去到一些以前我其他耳机容易断一下的地点(因为那里保安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多,很容易被干扰),没有出现断链的情况。这个提升还是很大的,当然我以前和现在去这些地方都是去跑步,所以连接的是我的苹果手表,格式也是AAC,所以没有测试过高清传输协议下到那边的情况,只能说在相同的AAC情况下断链的问题改善巨大。 最后的最后说个小缺点,该耳机在降噪模式下做跑步等身体上下幅度比较大的运动的时候会有一些听筒效应,比较难受,原来PI7的感觉要比这个轻很多,开到关闭降噪以后该问题基本解决。另外开启关闭降噪的模式对音质有一定的提升,比降噪的时候要好,但是区别也并非非常大,降噪的时候依然好听,只是会更hufi一点,特别低音太祖的时候。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20 05: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