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ー刘永 分别描述了我对不同耳机的感性的评价,这里开始,做一个理性的打分吧。 声音 R10 (9.5) > HD800 (9.5) > Utopia (8.5) > GS1000 (8.0) > sigma pro(7.0) > W2002 (6.0) > K701 (4.0) 解析 R10 > Utopia > HD800 > GS1000 > sigma pro > W2002 > K701 高频 R10 > Utopia > HD800 > GS1000 > sigma pro > W2002 > K701 中频 R10 > Utopia > sigma pro > W2002 > K701 > HD800 > GS1000 低频 GS1000 > R10 > Utopia > W2002 > HD800 > sigma pro > K701 瞬态 HD800 > sigma pro > R10 > Utopia > K701 > GS1000 > W2002 声场 sigma pro > HD800 > GS1000 > R10 > Utopia > K701 > W2002 CP值 GS1000 > Utopia > sigma pro > K701 > HD800 > W2002 > R10 注释 声音:这个评分主要体现了我个人的喜爱程度,比较主观的打分。 解析:单首歌ab下来的结果。 高频:采用小提琴独奏和协奏感受高频的延伸和能量感。无染色,延伸好的高频为佳 中频:采用藤田麻衣子的歌曲感受人声的厚度和质感,采用钢琴判断染色和乐器的还原度,无染色,薄厚适中的中频为佳。 低频:采用巴赫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感受低频的解析和染色,采用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Evgeni·Mravinsky指挥列宁格勒爱乐乐团,SACD的第四乐章判断低频的质感,量感,和速度感。 瞬态:采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来判断耳机的瞬态。 声场:采用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Evgeni·Mravinsky指挥列宁格勒爱乐乐团,SACD的第四乐章判断声场。 CP值:性价比,这里均采用二手价格,其中GS1000采用3000左右的价格,乌托邦10000左右,HD800首版8000左右的价格。 |
本帖最后由 furudeikarei 于 2021-5-28 00:47 编辑 もろともに 哀れと思へ 山桜 花より他に 知る人もなし ー前大僧正行尊 结语 虽然很早就写好了关于耳机的内容,最后还剩下一个结语,算是对自己发烧历程的一点点的小结吧~ 刘永的词写的意境很好,单看最后一句,可能那个伊人会想成情人或者知己,但是结合前面的意境,诗人应该不是在思念某个女子,可能还是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理想。耳机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理想,很久以前我就很喜欢古典音乐,但是小时候贪玩,没学什么乐器,我就只能将音乐理想寄托在耳机上了。 从很久以前我就梦想拥有一个HD800,当我拿到HD800后,我想要009,当我拿到009了以后,我想要R10。最后我也拿到了R10。目前已经没了特别想要的耳机了。不过看体重,我并没为伊消得人憔悴。甚至还变胖了。 这里的和歌来自于百人一首,如果看过ちはやふる的一定知道这首,大概。诗人一直在山里修行,很多年后,诗人感慨,这个世界上最熟悉自己的居然是山中的樱花。之于我又何尝不是呢,折腾来折腾去,最了解我的却是音乐本身,而不是耳机这个载体。从最早喜欢听的贝多芬交响曲,到后面的柴科夫斯基,勃拉姆斯,德沃夏克等人的作品,最后我在布鲁克纳的交响曲找到了自己。 如果你有一个时光机,你会干什么?我最想干的就是,坐着时光机穿越到1943的柏林,在随时可能到来的空袭中,聆听富特文格勒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穿越到1990年的东京,欣赏切利比达克指挥下的慕尼黑爱乐的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对我而言,这两个版本是有特殊意义的。泽野弘之的拔剑神曲很燃么?确实燃,但是福特的命运更加的燃,在那个,谁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的时刻,富特表现出来的不是消沉,而是,要奋起,扼住命运的咽喉。真的想看,富特在乐曲结束后的表情,他是在笑还是在悲伤,给柏林人一个可能永远无法实现的理想是不是太残酷了。几年后,福特踌躇满志,在巨人宫复出时,再次指挥了命运交响曲,这时候,德国比他更需要的疗伤,这时候的命运就少了一份奋起,多了一丝悠扬。不过,更适合悠扬这个词的应该是切利的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第三乐章。布鲁克纳的最伟大著作就是他的九部交响曲,其中我又特别喜欢第八。我一直觉得布鲁克纳不像一个现代作曲家,完全压抑自己的感情,为了音乐而创作,少了蕴藏在贝多芬马勒内心中的那股感情,就像一个写这首和歌的诗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山林间探索修行,参悟人生的道。布鲁克纳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音乐语言,谱写自己的诗歌。而和他气质最像的就是切利,在柏林爱乐选择了卡拉扬之后,一个人辗转多个乐团,最后在慕尼黑爱乐安定下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和自己的乐团磨合,将自己的音乐理念完美的灌输进了这个以前并不怎么出名的乐团。切利并不会把自己的感情带入乐曲中,这点和富特完全相反,也是因此,切利的哲学和慕尼黑爱乐的气质和1990年的日本禅宗和布鲁克纳的敦敦教导交织在一起,留下了这个最美的布鲁克纳。 说到底,耳机只是一个载体,音乐才是修行的目的,在这个慢慢修行路上,不要执着于载体而忽略了目的。 |
官方被刺,最为致命。。。 前几周夕雾的剧情更新了,而我完美的被被刺了。。。伝説の花魁是推动了佐贺建省的辣个女人,而我傻傻的以为是明治维新。。。 官方把夕雾放到了佐贺之乱为背景的故事中,还是很高明的。避免了那段历史可能造成的很多坑,写的偏左被国内声讨,写的偏右被国外声讨,写的中间国内国外一起骂~采用地方的佐贺之乱为背景,人物全部虚构,甚至有一些借古讽今的意味在里面。 最后也补几句把,sigma所代表的声音应该是stax最早的一些想法,那种宽大的声场,良好的定位,空气感,都可以在后面的omega上找到影子,但是最后无论是oemga的调音,还是sigma的产线都被完全放弃了,也代表了stax和以前的诀别。佐贺之乱也使得日本主流社会彻底的和旧武士阶级划清了界限。 以上是补充修改夕雾那里的一些表述,被官方背刺是真的惨。 |
终于,佐贺偶像是传奇完结了!! 最后那个ufo直接把佐贺轰了的莫名戳中笑点。本来被一群粉丝排除万险来参加live感动的一塌糊涂,最后还是被算计到了,可恶。。。 有空一定要去看她们的live。 |
看到有人对日语,不如闭关锁国吧 |
一次性看完了,lz这个帖子写的好长啊 |
furudeikarei 发表于 2023-3-19 21:21 后来的HIFi产品,不止是耳机,给我的感觉就是越来越透明,味道越来越淡,确实是更HIFi了,但是调出自己喜欢的声音更考验人了,无论是预算方面还是听音经验方面。 动圈老耳机素质倒是没那么好了,声音方面的流畅自然虽然有,但是素质大致最多只能和现在3000左右的次旗舰比较。像R10还有老STAX这类怪物还是比较少的,但老耳机的调音有其独特性,玩一玩探究一下,是可以满足好奇心的。动圈耳机如果玩,建议考虑各系列旗舰即可。 期待大佬之后的感想,笑23333333 |
furudeikarei 发表于 2023-3-20 10:49 祝大神收编顺利,并及时发文分享 ![]() |
hkjey 发表于 2023-3-19 21:45 感谢大佬抬举。确实是有一些感悟在,耳机与其说是工具,其实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玩玩折腾折腾也挺好玩的 下一步打算买几个stax的老耳机,看看林老爷子和他儿子的耳机=_= |
furudeikarei 发表于 2023-3-19 21:22 楼主这篇应该要被加精才对 ![]() |
hkjey 发表于 2023-3-19 16:56 额 我一瞬间不知道是夸我还是讽刺。。 我就当作夸我了 感谢大佬了~~ |
liuzhaoye 发表于 2023-3-19 12:18 是的 其实lambda normal素质并不会特别差 当年留到现在的R10 stax老静电其实素质都不算差了,素质上非要说叫板x9000这种的耳机肯定是不如的,但是打平800 这类的问题不大的。 调音上不知道为什么老耳机模拟味?比较浓,不像现在的耳机太素了,可能是hifi? 动圈的老耳机除了R10和KK我都没怎么碰过。。。有空看看能不能搞到玩玩了 |
怎么好像少了几个耳机呢,二次元浓度很高! |
表面看,楼主好像写经历,是实上是哲学;情境似是讲自身,实质上是整个武林。为何21年没看到这贴?可能是当年修为太浅薄。 |
本帖最后由 liuzhaoye 于 2023-3-19 12:24 编辑 furudeikarei 发表于 2023-3-16 22:26 老耳机考古起来,就很有意思,我觉得那时候哪家的耳机都声音非常流畅,同时有着自然充沛的色彩感。 不过STAX 我最老的也就是听过也就是signature,印象中signature的声音纤细柔美,比起当时的507什么的好听多了。那时候跟着朋友一起考古了一些老耳机,感觉除了素质外,老耳机的声音在自然度和色彩感上基本完胜后来的替代者。 现在耳机要调整成老耳机那种自然、宽松的感觉,再增添上个人喜欢的色彩,个人感觉成本有点太高了。相比而言,选择老耳机有时候倒是省钱的方式了,可能唯一担心的就是不好修。 |
furudeikarei 发表于 2023-3-16 22:26 l5000 那声音设计就没想往normal 方面走了,理念不一样。 |
如如2 发表于 2023-3-16 00:02 放行李箱人肉呗。。。我当年R10就是人肉背混来的 |
本帖最后由 furudeikarei 于 2023-3-16 22:28 编辑 liuzhaoye 发表于 2023-3-16 00:00 虽然有烧油说功放转换没两头,不过我没这感觉。。。 老stax的音色真的很好很饱满很自然,有意思007mk1的那种昏黄感,但是又不是那么极端,感觉真的强。。。 stax到lambda signature的时候调音还是有这个normal的感觉,不过那种昏黄感就不存在了。。。 stax还听了一个X MK3,就是传说中的x9000的祖宗。。。声音也很有特色。 耳机这东西,这么多年了也没什么明显的进步,有点悲剧,现在的L500 L700说不定真的没有这只lambda normal好听 刚才听了几分钟L5000 又调成攻防开始听normal了。。。这个宽松 自然 细腻 L5000还是输一截子的。。。 |
furudeikarei 发表于 2023-3-13 23:28 带这么多耳机去日本一般要怎样安排,还有运送 |
furudeikarei 发表于 2023-3-13 23:28 老STAX是很好玩,很值得探究的,之前有朋友玩得不亦乐乎。考古而言,确实是老索尼和老STAX给人的惊喜更多,给人一种黑科技的感觉。以前也听过别家的静电适配器,声音印象里是素质差了一些,STAX原厂的这个比较少见,有机会收来听听。 L5000我感觉还是一种尝试,我猜以后铁三角可能会进一步调教,L5000更像是一种秀肌肉。 |
jayyuan2046 发表于 2023-3-12 23:07 老东西了。。。8x年的比我都大。。。 |
liuzhaoye 发表于 2023-3-12 22:25 巨人宫始终觉得有点惆怅的感觉,没有战时那种激昂,不得不说巨人宫的录音确实好了不少了,战时那个真的就是听个乐了。。。 最近搞了付lambda normal 那SRD 7接wa5,感觉老stax给人的震撼比索尼还大。。。这2000多的一套接在wa5攻防口上我竟挑不出太大问题,低频也很有动圈的味道。声场也不像现在lambda那样有点怪异。非要挑刺可能低频下潜不太行。 不得不说老stax还是有点东西的,当年听omega都没这个lambda给我的震撼大。 我还是蛮在意音色的真实感的,所以我听800其实还是多于L5000的,技术上L5000确实毫无疑问的最强动圈,其他就没什么了。 |
那个像空气滤芯的那个耳机好特别 |
furudeikarei 发表于 2023-3-11 16:35 战时贝5确实,他的战时演绎真的都是神奇的演绎。仅贝5而言,他1947年巨人宫复出的两场贝5也是我常听的选项,王者归来的演出。 我现在也不太探究真实与否的问题,就像钢琴本身,不同演奏用三角钢琴的声音本身在厅里和在较小的房间里声音也是较大差别的,所以我也不太纠结我追求的声音是否真实,只要别离谱就行。希望L5000的声音修饰别是太离谱了哈哈。 循环反复,半退烧可能是常态,毕竟也只是爱好之一吧。给人消沉时以力量的,可能会是音乐,但从不会是器材。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9 10: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