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zchen 发表于 2020-11-19 18:23 你说的电源啊。那如果无视成本问题,每路放大的电源全部分开单独做,这样是不是就没有大电流的压力了? |
zhang880 发表于 2020-11-19 05:14 如果需要达到与单端同样的输出功率,平衡需要的电源电压只有单端的一半,但需要的电流是四倍。这对放大器的电源部分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劣势。 |
yeeypc 发表于 2020-11-18 23:19 功放的单端放大和耳机的单端是两个概念 ![]() |
wzchen 发表于 2020-11-16 14:56 电压是没错,对于元器件单端是高压,平衡是抵压。但是关于输出电流有点偷换概念了吧,平衡设计只是增加了器材能输出电流的上限,具体实际输出多少不是取决于负载端需要多少电流来定的么?对于同一幅耳机平衡比单端每声道多一路buf,那每路的实际输出电流应该是只有单端的一半才对。 |
小白完全听不懂大佬们在讨论什么,不过我知道现在闲鱼上出的高端耳机线几乎都是平衡插头,所以我最后升级器材还是不得不上平衡![]() |
renmin43 发表于 2020-11-18 22:30 保真?是你脑放的保真,还是客观测试的保真? 客观测试单端根本排不上号。 |
功放反而是A类单端放大保真度最高,不过这个单端和耳机的单端还不一样。 |
过马路小心 发表于 2020-11-15 15:45 掉坑里了,刚跨出门就掉的那种。 ![]() |
yeeypc 发表于 2020-11-17 09:11 哦,下回试试看。 |
brightsheen 发表于 2020-11-17 09:04 会 【字符限制补丁】 |
本帖最后由 brightsheen 于 2020-11-17 09:12 编辑 学习下 |
这边是搞混了推挽放大和平衡的本质区别了,推挽放大只是电路的一种形式吧了,和单端平衡没有半毛钱关系,没有正负半周放大的电路一样可以做平衡,也就是说不管是单端还是平衡电路,与前面的放大电路本身没有半毛钱关系,平衡和单端的区别在于地线隔离,伪平衡很多的,一套电源两个独立放大电路分别放大每一路信号,只是在输出端来一个左右声道分离,依然是伪平衡的一种,而目前大多数随身听都是一套电源甚至于电路设计上都难免交叉共地,至少从DAC芯片出来的声音信号就是单端,但此类电路也算是一种最大化避免交叉的设计,真正的平衡电路需要用输入牛去把单端隔离成全平衡信号,辉煌的模拟时代那些年电台的前级和后级功放基本都是这个设计,然后是左右声道分别一套电源,这就完全避免的共地问题,其实胆机有输出牛,就是一种平衡的做法,输出信号上是左右声道不共地的,当然也有一些垃圾玩意机壳上又重新让RCA插座的地连在一起了,蛋碎的操作啊…… |
wzchen 发表于 2020-11-16 14:56 这倒不是,平不平横本身就和器材没关系,1000块的机子有平衡,不代表就能干的过1w的单端系统。 |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20-11-16 15:34 编辑 angel5631 发表于 2020-11-16 14:28 明白人,而且平衡效果越是好于单端的器材,档次越低,高档器材,平衡和单端效果差不多,甚至明显不如单端,顶级器材通常就根本不使用平衡方式,因为平衡从原理上说就是不如单端好,不但使用的器件多,元器件造成的失真大,而且平衡放大工作在低电压大电流的非理想模式,线路造成的失真也大,反观单端放大器,是工作在高电压小电流的理想模式,放大失真明显要低很多,所以,单端耳放推高阻耳机,是耳放系统最理想的配置,因为此时,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最佳,而平衡耳放推低阻耳机是最差的配置,因为放大器工作在最差的状态,就是低电压,同时需要推动耳机的电流又特别大。 |
声音好不好,和是不是平衡没关系,和机子档次有关系 |
高登ga-01耳放是信号平衡输入,单端耳机输出,素质很不错的纯耳放。 |
wzchen 发表于 2020-11-15 19:05 平衡,信号不经过地线,单端,信号经过地线,这个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是巨大的。 |
lh31415926 发表于 2020-11-15 13:50 平衡跟单端的区别是在信号传输上有巨大的优势,这个用仪器测量就可以测出来。 电源线的区别仪器基本测不出来。 显然,能听出电源线的烧友不在少数。 所以,如果你连单端跟平衡的声音都无法区别,真的是没啥好说的了。 音场!单端跟平衡的音场根本不一样。 我对比了很多次,各种器材,无一例外,单端毫无悬念输给平衡。 |
显然楼主还需要继续深入认识。![]()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4-26 17: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