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生物纤维振膜与硅胶悬边的碰撞(上)】iBasso SR2开箱初体验

查看数: 3394 | 评论数: 12 | 收藏 4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20-8-10 03:42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0-8-18 17:06 编辑 本来说好的开箱还是迟到了,因为平时实在是没时间。最终导致开箱是延迟开箱,而后面的第一耳朵听感,实际上也是基于一周断断续续煲机的成果。iBasso的神奇黑科技大耳SR ...

回复

fenk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8-19 16:14
netsurfe 发表于 2020-8-18 19:02
听SR1的时候就是一耳朵惊艳,可惜展会上忘记去听SR2了,等有空去知音堂看看有没有样机听听

我看到有商家说已经铺货了。估计好多人都已经到手了吧?
netsurfe 来自 中国 发表于 2020-8-18 19:02
听SR1的时候就是一耳朵惊艳,可惜展会上忘记去听SR2了,等有空去知音堂看看有没有样机听听
fenk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8-17 14:11
预告一下新贴:今晚SR2将在随身平台大战K812,明后晚在声卡和台式设备上与HD800论道。不过没有秒杀之类的情节,想看热闹的……还是敬请期待一下喽~~
fenk 来自 北京丰台 发表于 2020-8-16 11:20
刚发现SR2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给大一点推力就给多一点灿烂”的耳机。我用极致黑豹的单端口推反而不好,和dx220卡7差很远。前文中说到他很容易出声,因此如果你运气不错碰上一个还可以的板载声卡的话,听着也还行。只是三频都会发生一些变化。
fenk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8-14 13:44
adorizoe 发表于 2020-8-14 10:57
开始认真对这个耳机有点兴趣了
(我去查查上海展子能否听到

这耳机已经开卖了吧
adorizoe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20-8-14 10:57
开始认真对这个耳机有点兴趣了
(我去查查上海展子能否听到
fenk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8-14 09:28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0-8-14 10:01 编辑
流氓才子 发表于 2020-8-13 09:34
Nice,比我写的详细

感谢大大捧场~~我这个写的比较啰嗦啊
流氓才子 发表于 2020-8-13 09:34
Nice,比我写的详细
fenk 来自 中国 发表于 2020-8-12 01:25

最初的听感印象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0-8-19 16:13 编辑

最初戴上时,跟其外表差不多的感觉:厚耳垫,且有点紧,有一定的头压,而听感也是厚重、结实有力的。不同于一些类似耳机的肥厚,SR2的中低频是相当有分量感的。就像你拿完iphone5再拿起现在的iphone11的感觉。由于耳垫厚而且深,所以声音一直是跟耳朵有一定距离的,这带来了不错的空间感(spaciousness)!但结合这几天的感受,刚开始声音还是紧、硬了点。而目前的听感松弛了不少,也更开扬了不少,但低频能量也略有下降(耳垫也略有松弛)。SR2对人声和器乐形体的呈现是十分饱满的。它的声音不是那种声音框架巨大,但器乐和人声又都很细小的类型(好比你在索尼体验店相机区看到的桌面微缩模型。当然了,严格意义,相对现场而言,无论耳机还是音箱,都是微缩模型不是)。对我这种常听德奥耳机的人而言,SR2的结像尺寸大且清晰逼真。但同时,相对我之前听过那些单元尺寸大、低频量感大或是结像巨大的耳机而言,这个耳机在一定的驱动力之下声场拉的开,分得清,解析、延伸和器乐分离度非常好。在我的观念下,结像巨大且中低频能量感好的耳机,其声场空间一定要受压缩,且分离度和层次感一定会受影响的,看起来我这个观念过时了。SR2显然在这之间取了某种平衡,这个还需要我在后续的详细体验中去探究。另外,即便对一众许久未有更新的德奥旗舰级大耳,SR2的声场不算巨大,但却经常有谜之脱箱……不对脱塞……总之差不多就是这种声音脱开耳机的感觉。负责的说我平时听HD800,K812等这些耳机时,从未有过要下意识转头看看旁边是不是有什么的动静。在听SR2且不回放人头录音时,我遇上不止一次,而后才意识那是耳机里的某个声音。SR2并没有能把某种声音拉开几米的能力,他只是把某个声音在你斜前方活灵活现地摘出来——这也是录音中那个声音大致应该在的方位。这种3D感如果出现在我常用的HD800等耳机上,我都要问是不是开了某种效果。我觉得这是在良好的层次分离(Seperation)、空气感(airness)和开放度(openness)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听感。

驱动方面,这个耳机很容易出足够大的声压(比很多塞子都要好很多)。即便你把他插到iphone上,开到一半音量有些曲目我都觉得吵。不过声音无论频宽还是声场都非常非常展不开,低频能量虽然不错,但整个声音又紧又硬,感觉就像一个十分紧张准备反击的大美女。考虑到品牌加成,我还特地借了DX220来。不过借到的这台只有卡7和卡8,我又没有平衡线,于是在卡7单端口上的感受:比手机直推明显好,但声音依然是生涩且放不太开的,就像一位专业的女高音但生了病不在状态(这也可能是卡7的调音与这个耳机有些顶了。不过我暂时不会再去试别的卡,因此也就这样了)。目前我手头的SPL Phonitor X和羽商No.11.2都是输出功率数瓦级别的大电流耳放,接上SR2之后,No.11.2我只敢轻轻抬一下音量旋钮(抱歉,对HD800而言这个耳放也是轻轻划一点,就是这么霸气),而SPL的放我也拧不过9点。这个情况下听绝大多数现代的作品,我觉得十分好。而如果再轻轻碰一下音量,就有点要炸了的感觉。
个人感觉这个耳机在推不好时,声音不容易散掉,反而又紧又硬又有力;但如果过推,则声音像顶破天花板一样“肿胀”。也许选大输出功率的随身或一体机设备正合适。而想要极致发挥他的实力,还得上台式耳放,甚至大电流耳放,但必须要精确控制好音量才行。此外,目前来看个人还是建议搭配高素质、走向均衡端正的前端,你应该会素质和听感双收的。

口味方面,如果你让我描述这个耳机是冷是暖,是糊是透,是哪种“风味”哪种取向的……目前我只能说这绝不是一个味道机,他的素质很好,甚至很突出(能打一些不思进取的大厂旗舰),但声音也很鲜活,不能算监听。给我比较突出的印象,就是这个耳机结像和形体对耳机而言不算小了,中低频也足够有分量,还有就是我上文中提到的谜之脱机感。这样的话你听小编制,你听钢琴,也能足够丰满,有“就在你眼前”那种身临其境之感;你听大编制,也绝不会挤成一团。甚至层次表现上还有亮点。尽管这个耳机乐感很好,但我感觉你拿他来玩游戏或者看电影,强大的氛围和层次感恐怕还更有加成。这个我还没来得及验证,但我会弄的。等不及的盆友可以先试试。

最后总结一下最初听感的几个亮点关键字:饱满有力,形体丰满(Full-body and punchness/Big sound),良好的层次分离(Seperation)、空气感(Airness)和开放度(Openness)

更详细的听感,请关注后续的详细体验。是的我把详细的听感和对比试听放到下集了,近期会独立再更一个帖子。
fenk 来自 中国 发表于 2020-8-11 23:25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0-8-12 02:13 编辑
长弓 发表于 2020-8-11 15:07
我想说的都被你抢先说了……

我好像还没说啥呢~~另外这个贴只是上集,详细听感还是都在下集
fenk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8-11 15:53

佩戴与煲机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0-8-12 02:43 编辑

首先说说佩戴,这个耳机用的自适应头戴调整很简单,直接戴上下拉就行了。但我估计一般人戴到最后最合适的位置总是最大,即滑到头。这个时候如果你出街的话肯定不是那么稳固的。当然我估计厂方也并未把这个产品彻底定位随身。如果希望戴得紧一些,建议戴好后手动将头带再往回滑一点(但头压明显增大)。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耳机戴久了肯定会松快不少——刚到手时这个耳机对头和脸是有一定压力的,而且戴脸上感觉有点涩,热烘烘的,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感觉了。我是对佩戴非常敏感,不讲究的人则可以忽略这一段了。但既然是大尺度厚耳垫,我还是忍不住想说:为什么挑夏季上市啊,有点闷热啊。这种天气不在空调房里使用肯定是不行的。不过如果屋里够凉爽的话,我倒是没有出现明显的一耳朵、一脸汗的情况。

总体而言,这个耳机戴上去的综合感受,既不像四面透风的HD800那么“清爽”,也不像很多厚耳垫大耳那么“压抑”——上文中我提到这个耳机背面金属网前看似有不少阻尼填充,没猜错的话,这应该就是这个耳机听起来有点“半封闭”的原因吧:他的声音是标准的开放声音,但是,无论是佩戴感,还是隔音性能,明显有封闭耳机的特质。是的没错这个东东居然能隔音,而且很多时候还挺管用的,屋子里各种其他空调等电器的声音,音乐响起后干扰不到你。当然,这个隔音似乎是单向的——你可以干扰到别人。外面还是听得挺清楚的。尤其是加了耳放开足马力之后。
一些人问我对眼镜的兼容性,我本身戴眼镜而且耳根子很容易发炎。不过这个耳机由于耳垫足够软,外加压力也没那么大,长时间戴好像也没啥问题。就是大厚耳垫有点糊脸。这个耳机如果有压力也大都作用在头和脸上,对眼镜腿似乎是没什么影响的。

接下来,借此说一说煲机。其实一直以来不止一个厂商对要不要煲机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意见了。常见的说法是振膜尤其悬边要煲(SR2恰好上了硅胶悬边),换言之在这些厂子眼里,煲机大都是去煲里面那个换能器;而说不需要刻意煲的厂商,其观点大都是:我们这个产品里面的单元及分频器没啥需要进一步老化的了,已经很稳定了。但是,即便如此,一个耳机的声音就定型了,怎么用也都是这样了么?

器材煲机,及某种意义上的器材老化,在我看来大致分为两种:电子元件,如导线电阻电容等。还有就是机械部件,如单元里的振膜等等。对耳机耳塞而言主要是后者,目前有分频器的耳机耳塞,其内部的电容等,大都是咋煲也都那样了的。煲这类机械部件的道理,我觉得和穿衣服差不多:刚买来时各种紧各种不合身,穿穿他就松快了。那么,一个耳机除了单元会有这种情况之外,还有哪些部件会“刚买来时紧,穿穿就松了”呢?————必然是头梁、耳垫、耳塞套这些啊!!!这些部件的老化几乎都是可见的,它们的状态决定着整个耳机和你耳部以及头部的贴合程度,而无论是主客观测试,耳机佩戴角度和密封程度的作用,无论对高频还是低频都是很明显的。这里大家也可以做一个实验:找一个并不能戴在头上就迅速完美贴合的耳机(我觉得多数耳机都属此类,SR2也可以一试),直接戴上然后听听,先记住感受。然后调整到舒适后,戴一段时间,再对比回忆一下声音。不知大家是否会觉得这是一个声音渐入佳境的过程。如果想排除心理声学方面因素的话,每次戴好耳机待一小会儿,然后再开始听,直到哪天随手戴上就听,我觉得你会有不太对劲的感受的。
因此一个耳机如果哪天你觉得它被你戴得很松快了,那么,它的声音对你而言,也离成型更近了一步。

具体到SR2这副耳机上来,由于采用硅胶悬边(这个东东是来更好的塑造低频的吧,这两年还是挺火的),而且耳垫和头梁我戴起来感觉还是有细微变化的(也有不少耳机怎么戴他都硬邦邦的,确实怎么听声音都很稳定,SR2感觉上似乎不属此类),因此,里里外外都可以煲。推荐大家用自然听煲法。或者,先把里面单元煲到自己满意了(估计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然后多戴一戴来让声音进一步成型。
长弓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8-11 15:07
我想说的都被你抢先说了……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4-6 11: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