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还是那句话:讯源是第一位的!赞同楼主观点,用稍有缺陷的碟试器材,可以考验器材的揭示能力,说白了就是中高频的解析力。我刚升级系统,用耳机听原来的有些口水歌,发现很多曲目高音有破音。换了个低端塞子,又听不见了。开始以为是耳机坏了,换了几首不同的歌,包含完美的和不完美的,反复折腾,最后发现是个别曲目的录音问题。用低端系统硬是听不出来! |
录音很熟悉,就够了 |
肯定要带不同风格的自己熟悉的音乐去试。 录音不好,好系统是难以更好的。 你说的那种,其实是那种音效少,声音比较朴实自然,在好系统中能表现出来,在一般系统则难以表现,所以会给人错觉认为录音一般。 |
我会 带 乐器不多的曲目去 试听 比如 钢琴三重奏 或者 弦乐四重奏 小提 大提 和钢琴 的矛盾统一 可以听出 系统的一些特点 |
loie 发表于 2017-8-3 14:08 如果是古典渣录音 我倾向于楼主的观点;如果是ACG渣录音 我倾向于层主的观点 |
楼主观点正确! |
suker_9_0 发表于 2017-8-3 10:29 深有同感,很多所谓好录音,要么已经很棒,要么就是制作出来忽悠人的,根本说明不了什么器材问题 |
我觉得带自己熟悉的录音就好了。播的更好更差的点都能听出来 |
难道不是相反吗,渣录音在低档器材上一糊而过,反而可以听。高档器材把录音的缺点全暴露出来了。 |
边际效应也要考虑进去,提升不会是线性的 |
原来我在斯奔达那个群里就说过这事,越好的器材,播放差录音就越好听。除非你用监听设备找碴。一试音就蔡琴童丽的,这些录音我觉得手机也播的很好,根本无从体现器材水平。 |
我觉得没必要纠结,都带上。是骡是马,选个片段听听就知道了。不可能听完整张唱片吧。![]() |
楼主的段子越写越不好看咯,都变成1234的列点 |
我只好奇,楼主现在是啥十几万的系统。。 |
楼主逻辑混乱了,器材越好就越好听的怎么会是渣录音? |
只能说,观点有所不同. |
一般带碟去试听器材,我主要是关注碟的内容而非音质,首先是对曲子的熟悉程度,如果是不熟悉的曲子,有的时候听不出很大差别。其次是曲子本身对器材的考验,比如复调音乐很容易测出器材的分离好坏。音质我倒是很少考虑,毕竟古典音乐很多录音质量一般,但是演奏出色,也是很好的碟。 |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17-8-2 17:28 编辑 LZ说的情况也有,有时确实用录音稍差一些的唱片,反而更能听出器材或线材的差别来,但大部分的情况正好相反,即,买器材一定要带录音好的唱片,录音越好的唱片,在各种档次器材上差别就越大,音响系统遵循木桶效应,即最差的那个环节决定了系统整体的效果,千万不要让唱片成为木桶最短的那块板,那样的话,其它所有的差别都有可能被录音不好的唱片掩盖了,所以最理想的办法是把需要测试的器材作为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板,这样,被测试的器材有任何细微的差别就都能被察觉,假如是买耳放,那么所有其它的器材(包括唱片和线材)都要用到比耳放稍好一些的档次,这样,耳放任何细微的变化就容易被听出来。 |
其实携带自己最熟悉、有心得的唱片最重要。 |
又是个看似争议的论点,其实也没觉得列出来的两张碟是太好或者太不好的录音,A不优秀,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选B 个人观点,只要聆听者对拿来试听的录音很熟悉,就够了。 所谓很熟悉,就是在不同档次前端下测试过该录音的表现,从几千到几万或者更高版。明白它能多好,也能多不好。 多听多试是核心,比天天在论坛发这些似是而非的主题有意思。录音好坏只不过是各自上下限的区别罢了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21 17: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