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duhhu 发表于 2022-6-12 21:17 关于这耳放,本坛里有人觉得它好,有人觉得它坑,有时吵得都快打起来了。国外的讨论也很少,唯一写得较详细的是Headfonia十年前的文章,说Solo钻并不比当时贵它一倍的耳放逊色多少。 |
序曲西装听了两天,说实话除了序曲耳放低频稍微紧致一些,声场、密度相比solo超线性钻石几乎听不出区别。。。 说solo那么不堪的到底有几个是真正听过的?还是单凭拆机就脑补? |
yjbb86 发表于 2017-6-18 13:43 是的,我有高级的前级的,但主要是方便吧,有时可以插t1 II听听耳机,做前级声音还可以接受 |
本帖最后由 maomike19 于 2017-6-19 10:03 编辑 125187881 发表于 2017-5-26 12:24 双声道要人工配对,成本太高。所有量产的电位器都是没有匹配的,你步进事电位器也要一个电阻一个电阻的匹配。而且焊接点太多了也会影响音质,所以不是步进式电位器就一点比碳膜或者塑料膜的声音好。其实别的零件比如放大管也要匹配,这也是高档器材的成本高所在。很多人光看了零件的成品忽视的匹配成本比零件价格还高。英国产的一种塑料膜电位器人工配对,价格就要3千多。声音可以掉打国内diy的步进事电位器。 |
defleppard 发表于 2017-6-18 02:00 我也是沒什麼機會聽其他耳放,在用NA6之前也是另一款仿品Rockman,估计是同一路聲音就聽到現在了。我還喜歡Solo的體積和不發熱。 |
wintom21cn 发表于 2017-6-17 13:54 是在音源和功放之间接台solo吗?GS的前级也有不少型号。 |
solo可是老机器了! |
本帖最后由 defleppard 于 2017-6-18 02:02 编辑 我个人是从voyager升级到SOLO豪华版再到钻石的,算graham slee的忠实粉丝了。 solo这个耳放怎么说呢,拿到出品超过10年后的今天来看,肯定和驱动力充沛、声音质感高级等一系列高标准无关了,你要找缺点能找出一大堆来,参数指标甚至比起新出的一些一体机的耳机口都不如。 纵使SOLO已是明日黄花,但当我几乎将W元档耳放都听遍后,被问到最喜欢的耳放时,我的答案依然是SOLO,它"清新,跃动,明快"的乐感与当今强调“透明,解析,饱满”的以尽兴为前提的调音理念相比确实有些过时,它无法给你一个大格局,大场面,但却能将英式摇滚演绎到极致,我常常沉溺在pink floyd,roxy music,yes等70年代乐队的音乐里,我现在正用它听Ennio Morricone的原声合集,不知不觉又听到凌晨两点。说它油润也好,我则更愿意形容SOLO给声音加了一层怀旧的滤镜,解析度损失是必然的,色彩失真也是难免的,但换来了独一无二的艺术表现力,懂得自然懂。 |
爱科技扇子 发表于 2017-5-28 16:00 太精彩了!!! |
我把solo当前级用,挺不错 |
solo听感还是不错的,这耳放能销售这么多年,本身就说明问题。 很多人对它的评价低,都是在看到它里面的设计和用料之后,说到底是以料评声和脑放的结果。 |
本帖最后由 寻找雨中的猫 于 2017-6-6 16:45 编辑 SOLO被大陆烧友用了10年超过了,10年来一直争论不修。当年多少牛逼轰轰的耳放现在都消失了,或者没什么销量,也就没什么人去争论它了。 SOLO被喜欢它的人喜欢,是因为它的特点,这个水润细腻,我听音音量一般开在10点以内足够了。你喜欢砰砰砰力道十足、内部做工严谨的耳放,那也有很多选择,比如湖人,但我觉得听起来没什么意思。 SOLO如果换成步进式电位器,它的特点特点会打折,显得过于透明失去韵味,音色也会偏冷。 我也是先听的na6,之后再买的SOLO,子木也是说,如果你真的喜欢还是买正版。 |
本帖最后由 寻找雨中的猫 于 2017-6-6 16:23 编辑 1,低音量偏音是碳膜电位器的通病,看运气,我的没什么问题,但一般开到正常听音的音量,就感觉不到,这很正常。 2,SOLO最好不要同时接两路信号,屏蔽做的不好 3,钻石版对音源要求比较高 |
經過這幾日對音量鈕的反復蹂躪,加快磨合,偏音狀況有了改善。 |
solo的电路结构决定了它的驱力不够,和歌德RA1一路货色,售价还高的一逼,真正的成本极低,也就是线路简单容易仿制所以名气大,高烧一般不会用这种电路。 |
爱科技扇子 发表于 2017-5-28 16:13 发烧与在哪 |
我还是那句话,糊暖厚 |
对了,既然我提到HyperMa,应该有细心的会想到:我也是99年开坛时的遗毒。既然听了这么多年的耳机,那么…… 好吧,我直接告诉你:我的听力不行了。 所以,以上仅代表一个听力不行的个人的观点。 因此就再所以,我强烈推荐两篇文章: 一是af2000的“怎样看评测” 二是“发烧鱼的“三国大战”。 “怎样看评测”主要是讲原则性的,不多说。 只说说“三国大战”好在哪里: 1、发烧鱼所有的听感,几乎都可以能用他随后进行的测试数据解释;几乎所有的测试数据,都反映出了相应的听感。 2、同时,发烧鱼所有的听感,几乎都能在其他人的评测文章里找到。 |
首先,从上边回答来看,很多人听都没听过solo,也在欢喜赞叹,让人感叹:即使到了2017年,电学仍然不如文学、文学仍然不如玄学。 以下回楼主: —————————————————————————————————————————————— 嗯,又一个? solo超钻没听过,曾经进了两台超线,第一台跟莱曼比了下,无法接受,出了。 然后想既然大家都说好,难道我耳朵木了? 再进一台(本坛收二手),仍然无法接受,又出了。 搜索我的帖子应该能看到交易记录。 所以估计我是不大有可能听solo超钻了。 —————————————————————————————————————————————— 一、楼主提到,“在音量旋钮12点钟以后就会出现明显杂音,在HD650上也很明显” 原因有二,需要楼主再试试看是哪一个。 1、solo虽然有两个输入端子,但两路输入之间的分离度实在是太他瞄了个咪的差了。 所以产生杂音的原因是两路输入相互调制了。 楼主把输入信号接入A路,另一路B空着,然后把选择开关打到B路,听听,听到声音啦? 这事你可以@gaomx,他曾经把两路都接入信号,然后把开关打到中间,两边声音都听到了。 所以,恭喜楼主买到了正版solo! 今后别同时接入两路信号了,这不是正确使用solo的方式! ![]() ![]() ![]() ![]() ![]() 2、solo的输出十分孱弱,你把音量打到12点,又接入低阻耳机(我在森海官网上查到阻抗仅23欧?!) 它他瞄了个咪的过载啦! 这事还可以@HyperMa,紫坛和本坛99年开坛时的元老,好像现在是在音响厂了? 他有一句让我茅塞顿开:低频不足怎么办?把低频截至频率提高到100HZ(还是50HZ?我记不清了,楼主搜搜看,就在本论坛) 再次恭喜楼主买到正版solo! 今后别在solo上接低阻耳机了,也别把音量开大了,这显然不是正确使用solo的方式! 二、楼主问到:“低音量会出现右偏音现象,……好歹是4000元的东西,怎么偏音程度还比NA6严重一点呢?” 首先大家都说了,低音量偏音,是廉价!廉价!廉价!炭膜电位器的特点; 其次NA6虽然只卖几百不到一千,显然,它的电位器可能是ALPS合格品,淘宝上卖50块吧?(好久没关心这些有点记不清了) 那么,同样显然的是,有的电位器,品质还不如淘宝卖50块的ALPS蓝壳。 楼主还问到:其他5000价位的耳放是否也会存在这问题? 其他的我不知道,莱曼没卖到5000,低音量的时候也没有偏音到我能听出来的程度。 再一个,也是德国造,“湖人G109A”纪念版,3000块不到,居然使用了步进电位器! 其实一贯不太看得起德国制造,但公平地说,德国人造耳机放大器,好歹不偷工减料。 前后用过的耳机放大器,还包括:台湾产的HA600mkIII放大器,卖1000块、本论坛“我在飞”仿xp7的耳放(我换了Buf03)卖600块、国产“欧博cyber20“,当年卖2300、本论坛陆师傅的”菲尔Inspiration”,卖2200 算一堆垃圾?垃圾一堆? 但是! 小音量都!不!偏!音! 今后别把音量关小了,这不是正确使用solo的方式! —————————————————————————————————————————————— 以下给所有人,安利solo的正确使用方式: 1、音量别开大,可也别关小; 2、耳机阻抗别太低(这太低的意思是不低于120欧,比如AKG家一大堆),可也别太高(这太高的意思就是600欧,比如T1); 3、听音乐之前先默想:昏暗的灯光下,须发皆白的英国老头(形象可以参考比如:甘道夫?),右手持烙铁,助焊剂的味道弥漫斗室,左手薄薄的pcb板上,轻轻呼出一口气:“要有调音!”……,音符顺着飞线游走,流光溢彩、欲说还休…… 要么简化一下:维纳斯站在贝壳里,从海里的泡沫里升起…… 4、默念“中频油润”、“调音大法好、天灭电路党!”一万遍,卡农形式。 好了,这画面太美,我不敢说下去了……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24 11: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