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kmaster 于 2017-6-23 02:30 编辑
关于菊花(Paw Gold)、铁菊花、索尼M10、苹果IPhone SE的听感体会
一路走过来,十年边玩边学,渐渐对音质有了肤浅的认识,从而可以识别并避免混沌低劣音源带来的伤害。
现在偶尔来逛逛论坛看看新器材:UE没了,AKG降价了,国砖变得精致了,iAUDIO i系列在智能手机时代居然健在,高解析的TF10竟然没了……
刚好手上拥有金菊花、铁菊花、索尼M10、苹果iPhone手机SE这几款播放器,简要谈谈个人听感。其中M10是听得最多的机器,老伙计已被磨得微微发白了,一条TF10听了9年也光荣退休升仙了。
一、高质音源是客观听感的基础
低劣音质听久了会造成听力及情绪伤害,正如噪音的折磨效果。高质音源才可能带来客观评价。音质不同,听感结论也有差异。个人听感特别看重三个要素:1)局部微解析、2)空间大层次 3)声质的频率构成。
1)局部微解析:如果我们器材或音源解析不足,空间层次或音质就会混沌,有时这类混沌可以营造宏观的良好氛围——也就是大家说的动次打次耶耶,但听到深处是疲惫。这正如摄影的镜头,日系粗犷高反差能大场景刻画得很有立体感,但局部放大就犬牙交错,而德系镜头即能保持局部的微反差更能表达全局的反差。一个好的听感就是徕卡禄来镜头传递出来的画面。2)空间大层次:空间大层次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就是空间感。音乐缓缓从四周升起,渐入渐出、忽远忽近营造出余间绕梁的感觉就是空间感。无空间感典型例子是单点音乐在脑门响起造成的平面效应或单点效应。空间大层次依赖高解析,如果解析不足各空间层次错位重叠,必然导致混乱。好的空间大层次就是好的声场,但大声场并不一定能表达出我所要的空间立体层次。3)音质的频率构成:音质的充实度、饱满度或说厚薄,全是由频率结构组成的。低劣耳机单薄的声音是由于它通常只表达了中频主体部分,而无力表达丰富的低音细节,没有多频率的组合,声音厚薄如同打木板与打鼓的差别。就我理解而言,广大非发烧听者停留在突破音源频率构成这个层面——当甩掉手机原配耳机,换上几百块的新耳机,首先可能解决音源频率构成。如果音源频率不丰富(即使高频乐器,仔细体会你会看到高中有次高、极高,任何一个美感的音乐都是由主频周边丰富的次主频叠加构成的)。音质好,首先要频率层次要丰富,这正黑白如照片的色阶一样——当色阶丰富,照片层次丰富,照片质量高、视感好。在这三个要素中,音质频率构成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局部微解析,最后是较高要求的空间大层次(声场)。好的音质加高解析的耳机就可以一听(实际上二者相辅相成),如果再上一层楼就是理想的空间层次或舒适的声场包围。这三点到了,就是享受了。
二、金菊花、铁菊花、索尼M10、苹果iPhone手机SE听感对比
万能推耳机是T70P。
大部份音乐信息集中在中频及低频,偶尔涉及高频,因此大多数帖子回复的听感基本由中频及低频决定,特别是对流行音乐更是如此。
前面已讲到首先要识别音质频率构成。一个器材好不好,首先要看是什么音源来评价及识别。如果听刮玻璃的声音,可能器材没有太大的区分别。如果听飞机起飞时丰富的频率构成,那么各器材的差异就特别大——我正是反复听战斗机起飞这段音源才清晰识别四者的差异。
1)听A Thousand years: 这个曲子是男音加低频背景,实际上低频是声音厚度的重要要素,而低质耳机在低频这一块完全不行,低频是识别器材的有效而简洁的方法。金菊花人声略前,左右背景乐分离度很好,立体感强;铁菊花人声与背景分离不足,有点混沌而使总体成平面化;IPhone SE将多位置的音源压缩至更平的空间,且低频解析明显不足。开场片段:SE对低音表达不足,似乎在一个较小的波动空间发声,而铁菊花低音波动区间较大(频率多)、金菊花能明显感到低音颤抖、下潜及消逝三个环节。
2)听管弦乐片段:SE松散略平淡,高音略单一;铁菊花与SE相差极小,甚至听不出差别;金菊花高音部分音中有音,体现局部立体感,高音听觉丰实圆润。
3)听男声月亮代表我的心开场片段:重点比较男音,M10、SE、铁菊花、金菊花声音风格完全相似。如果不是用一小段AB这样反复PK,通常感觉不到太大差别,可能我比较木。
4)听战斗机起飞的HIFI片段:这个片段是多架战斗机起飞穿梭的场景,有丰富的低频和复杂的低频层次构成的空间,这是评价四款器材的极佳音源:Paw GOLD的空间分离度极佳、解析极为出色(二者相辅相成),低频延伸时间最长,有身临其境的包围感——这得益于音质的丰富频率、器材的高解析、综合表达出清晰的空间立本声音;Paw 5000较索尼M10有力,声音厚实点点,解析与空间层次也比M10好,这让我有点吃惊,此外M10有丝丝底噪。总体讲M10有点柔弱,背景低音层次感较Paw 5000弱一点点。SE在这个场景下显出真面目,背景低音干平——层次、分离度均元。总结一下,低频为主导的场景下,从解析、空间分离度、低频延伸、音质厚薄(频率结构)讲,金菊花>>>铁菊花>M10>SE。
尽管以中频主导的场景下,金菊花、铁菊花、M10、SE相差不大,听感相近——特别是粗粗听流行音乐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在极端复杂的场景下,四者差异就清晰显现出来,特别是金菊花明显优势。但听《小苹果》这类歌曲需要金菊花么?可能IPhone SE有接近的音质,也更方便。
三、小结
器材评价首先取决于音源的构成,正如识别镜头要研究照片细节与层次一样。器材本质是音质还原能力,而个性风格是外衣。通常,大多数器材对频率两端还原能力差异较明显。 音源固然重要,但远远不及不同耳机满满一耳朵的差别,还是换耳机效果明显——实际换器材更多出于心理需要,而非生理需求。
每个人对音质的理解方式不同,同一器材其评价结论各异。在AB对比试听是非常好的评价途径,当器材听多了,也可能将木耳变金耳,我相信学习的力量——只能相信才有前进的动力,唉不信就没有动力了。这算是对过去的小结。因个人水平有限,一面之词不足信,权当闲时消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