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抛开纷扰和火药,耳朵说话、才见疗效。
先说套子:
Comply套:低频下潜深,有空气感,齿音少,整体音色中性偏暖,属于耐听型。缺点是非常难装,每次换套都至少1分钟,所以一般都是先戴C套然后赶紧换别的套子AB,这样听感记忆能相对更准确些。
SpinFit套:安装方便程度比C套好太多,内径导管软、任意角度旋转,佩戴感也比C套更舒服些,完全不撑耳道。声音方面,低频下潜和量感并不比C套少,凝聚感更好;中频靠前、结像变尖细、中高频细碎感更强;虽然更通透些,但细、薄的中上盘风格有点和深、厚的中下盘风格的相违背,听感比较怪。
原配硅胶套:内导管比SF套稍硬,但安装还算方便,佩戴舒适度稍弱于SF套,也是因为硅胶材质更硬一点,总体差别不大。音色上低频比C套和SF套都更加清淡些、脆一些,没有SF套那种脱节感;人声位置和SF套差不多,都比C套更靠前,相比SF套最大的优势是三频音色更加流畅,舒适度又相差无几,虽然齿音会比C套多一些,但下面的听感部分还是基于原配硅胶套下的对比感受。
煲机之变:
娄式TWFK-30017复合单元+10毫米动圈单元需要煲吗?Dame Sure.初听灰黄鹂大部分的感受都是素质很厉害,但听感铁味很足。比如中高频、高频的微细节还原得很清楚,甚至一些320K的AAC也能听出更多细节,而可惜的是,这些细节只能让人感觉:嗯,细节是很多。其他没了。时间长了还容易听累。当初很深的一个印象就是灰鸟的中频——有种干、哑的感觉,只有肉没有血,密度足、不顺滑。
煲足2-3个月后,中频音色趋于稳定,中高频和高频部分也更为流畅,每一频点的还原更为充分,人声的高倍频泛音响度更全更足,就像原来是CMOS底拍出的照片再进行刻意锐化,如今则是用CCD底的相机来拍,质感更饱满、声音更为自然、更为接近“模拟”。
既然配了DP100,不得不提下平衡:
之前的退烧塞是EarSonics SM3,而不到1个月,这条饱经沧桑的耳塞便宣告阵亡,法国人调音功力是一绝,做工之差也是令人发指。还是老人家的官配吧,不过有点神奇的是看了阿福大大的测试,DP100的单端推力居然高达231mW@32Ω,而平衡推力只有34mW,差了接近7倍。分离度表现倒还属正常:32Ω负载单端-72dB,平衡-94dB。
实际对比下来,从单端切换到平衡根本不需要调音量,声压基本一样,第一感觉就是“空间拉开”,人声也往后退了些,整体声音会更加纯净点,较明显的部分就是中高频那种细碎感觉如今变成凝聚的线条,高频的质感更加扎实。或者可以这样说,30017这颗并不太容易调校的复合单元在DP100平衡口的驱动下被驯服得更好,虽然它成名于威士顿UM3X和W4R,但真正的杀手锏是不同于普通娄式单元的中高频素质,价格贵也是贵在了这一频段,可惜又比较喜人的是国产耳塞反而把它的优点更好的发挥了出来,无论是达音科DN系列还是iBasso的IT03,起码中高频素质层面好过威士顿毫无压力。
灰鸟亦是如此,尽管数码味还是没法彻底去除掉,但DP100本身就是中性偏暖的风格,把不太令人舒适的失真尽可能减少,而增加了更多令人愉悦的乐感,即有益的失真,在HiFi标准失真度的前提下,这套的音乐味道并不少。如果是高频控,它的延伸和密度并不给人惊喜,为了整体的和谐度,可以说是用刻意降细节和锐度的方法,来解决低频压不住和圈铁衔接的问题。
以上就是玩灰鸟的基于“听”而非“测”的体验,望老烧包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