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昌音响器材 于 2021-3-17 16:56 编辑
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白景琦的这一段挑滑车的唱腔和韵味, 换开李宝国,可能就很难表达出当时那段戏白景琦面对困境的抉择气度。从中完美的诠释出白景琦的人性魅 力。这就是老戏骨的功力,把人物饰演的入木三分,又比如李幼斌饰演的李云龙为什么无法被超越。其实音 箱也是一样,它传承了设计师赋予给它的精气神,所以说从某一方面来讲好的音箱是有生命的,是有自己独立 的个性魅力的,所以在音响历史上才有了那些经典名器的传说。比如KEF的3/5A,比如QUAD的静电音箱, 比如WHARFEDALE的周年纪念版系列比如B&W的鹦鹉螺。
老戏骨都是积淀了多年人生体验才能够将人物的表现展现得惟妙惟肖,而音箱也是一 样需要有足够的文化传承与积淀,才能对声音的释放驾驭自如。
上一章讲到了英国WHARFEDALE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研发出激光探测技术在扬声器设计上的运用。 让扬声器单元更容易获得设计师需要的声音。那么有好的喇叭还是不够的, 还需要有合适的箱体和分频器。为什么把箱体说在前面,我们后续再讲。
箱体的作用除了避免扬声器单元前后发声的声短路之外还起到声音共鸣的作用。但不可避免的,有了 箱体就会产生共振,共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箱体空间长宽高尺寸固定后产生的轴向、切 线、斜向上的空间共振,所以为什么大多数音箱的尺寸比例设计要遵循黄金比例法则,就是尽量避 免轴向、切线、斜向上重叠更多的共振。但就算遵循黄金比例法则,共振还是有基数单位数量的存 在。第二是箱体材料本身产生的共振。任何一种材料或者物体都有自身固有的共振频率,当这种 固有的共振频和外界的声音或者振动频率达到一致的时候,这种材料或者物体就会振动。
以上的共振会产生声音而形成音染,让音箱的声音表现变
大禹治水,是堵或疏?对于箱体材料本身的共振问题,不同的厂家有不同的秘诀,有的厂家采 用高密度石材,有的采用玻璃、有的采用树脂,将箱体因材料的共振降低到人耳听感的范围 之外,但这种方式只解决了材料的共振,而没有解决箱体空间产生的轴向、切线、斜向上的空间共振。
良好解决这两种共振的设计,比较出名的有英国B&W的鹦鹉螺和英国WHARFEDALE的三明治材料 结构法等等。英国B&W的鹦鹉螺是采用异形箱体空间与声导管的设计来减少空间共振,另外还 采用树脂的方式将箱体材料的共振降低到人耳的听感之外。然后这类设计的制造 成本都比较高而导致售价通常在几十万上下,不是普通民众所能承受的。
而英国WHARFEDALE的创始人Gilbert Briggs,在几十年前就研发出三明治箱体结构法,使得在低 成本下也能非常有效的处理空间共振和材料的物理共振。共振的存在既然是无法避免的,那么我 们把这种共振消耗掉就可以了,这种指导思想在目前的声 学设计上是主流方向,比如低频陷阱、房间的隔音等等。
三明治箱体结构法,就是采用多层不同密度材料让共振能量在传导过程中加剧消耗,从而达到消 灭共振能量的目的。这种开创性的而又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也被郑重的载入音箱设计的历史史册, 并在前面冠以了--由英国WHARFEDALE的Gilbert Briggs研发设计。关于这一条 大家可以在比较专业的音箱设计指导教材上的箱体设计部分查阅得到。
目前英国WHARFEDALE旗下的纪念版(DENTON、LINTON系列),爱乐绅等等系列上都能看到这 种设计。当然这种设计肯定比单一材料箱体设计的成本要稍高一些,但却在低成本 下行之有效的解决了共振问题,这不香吗?啊!此情此景又好想吟诗一首!!!
https://shop33127827.tao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