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7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秩序与安定——关于Th90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1-12 10: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杭州
本帖最后由 呵呵的故事 于 2021-11-12 10:15 编辑

上次说了要讲TH900和大乌来着,想了想大乌还是先等等,在我手上的确没驱动好,简单说说就好,主要说说TH900好了。
系统是:
电处: 小不点 LDP-500 (总线: kimber pk10 gold; 只用来接解码)
音源: ns200+nbridge (usb: chord signature tuned array)
解码: HEXI venus (电源线: stealth swift; 信号线: vovox textura)
耳放: Harmony Design ear903 (电源线: vovox excelsus; 上墙)

首先这是一支编号2600+的Th900一代,租的,听了一周,主人换了D9200耳罩,其余一切都是原线原装,单端长线。

这是本人第一次较长时间持有TH900。之前试听过一两次TH900,但更多的是看到各种用家或试听者对它的评价:中间凹两端翘,封闭耳机中无敌的声场,低频爆炸,解析爆炸。这次持有改变了我对这支耳机的很多看法,所以说两句。

顺带一提,以前听TH900时的听感(有点忘了,店里听的,好像插在GAX上的):低频爆炸般轰头,素质没那么夸张,有粗糙感,总之难听。(还有一点我提一下,我的确听过低频爆炸以至于几乎不能听的TH900,但似乎从没听过高频刺耳的TH900)

这支TH900以单端形式插在我的耳放上,首先讲三频:基本中正。低频量感充沛但完全可控,中频人声非常轻微地凹陷营造出有些距离感的人声(这个让我想起Z1R了,也是有点微妙的人声距离感),高频则表现出良好的延展,不亮不刺(虽然我觉得这个称不上是亮点)。然后讲给我最大的印象:秩序感和安定感。所谓秩序感指的是极其规整且边界感鲜明的声场,以及其中所有乐器仿佛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层次和工整感。声场的确很大,但最惊艳的不是声场大小本身,而是“大且有形”的声场。在TH900所营造出的有限空间中,所有声音元素的呈现都是细致的,仿佛可以追溯到空间中的每一个发声点,然后这些发声点又异常层次分明地排布在空间之中,大致这样的感觉(“声音好清晰!”我女票听了TH900这么说)。这种层次和工整感(分离度?)超过了之前听过的任何一支:Z1R,ED11,vali,MHP1000,utopia,上述没有一支耳机呈现给我过这种变态工整的感觉。然后是安定感,我指的是无比致密,顺滑且无毛刺的声音(是的,就是顺滑和安定,低频确实稍多,但可控且整体毫无刺激感)。

然后说个人认为的这支耳机最大问题:分解音乐,它经常不够好听。首先,我声明一下,我听流行的。对于TH900,素质不是它的问题,它的素质和细节放在现在不是最牛逼的,只要能控制好,素质只会是加分项。但它的问题在于,TH900似乎为了追求极致的分离度而强行把各种元素分得太开了,失去了音乐本身的整体感,因此我经常听着听着觉得这玩意本质上是在分解音乐。其次的问题,他的人声让我想起以前买过的Z1R(共同点是距离感和细小的结象),TH900的人声跟听众有一种奇妙的距离感,因此在情绪表达上也会不那么饱满。最后,它的结象非常的“细致”,大小几乎到一个点,因此它所呈现的结象在我的系统上很难表现出饱满的3D感。

最后,我个人对这支TH900是非常惊喜的,我女票虽然觉得它在人声表达上不及自用的MHP1000(换老款音神线),但她更喜欢TH900的声音。另外,这支TH900仅仅是单端、原线,怎么说,搞还是非常有搞头的。

希望以后能收一支合适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2 10: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然后再提一嘴大乌在我自己系统下的表现

这支大乌的编号是2800+,收自一手用家,3米长线的老版,听了半个多月了。另外耳罩内径最长处也量过了,7cm左右,显然上家是处理过的。

先谈谈自己心目中“这支”大乌的优点:第一是同等素质下最饱满厚实的声音,这种厚实的感觉让我想起以前听过的vali,非常澎湃动感的声音加上肉感十足的人声,听对路子的曲子还是非常让人着迷的。而且大乌跟vali一样,非常中性,所以了不起。第二是夜空一般的背景黑度,可能受益于单元良好的开放性,大乌的背景黑度是我听过的耳机中最好的。

然后开始吐槽。最大的槽点是声音的不稳定。这个我之前没有在任何一支耳机上见过这种情况,什么是“不稳定”?简而言之就是,在声音稳定以前,一天一个声,啊不,每次使用都会有点点不一样。以至于刚收到大乌的一周,我甚至觉得我耳朵,啊不,是脑子有点问题。那我是怎么排除是我有问题这种可能的呢?因为我女票也有类似的听感(以及大乌无假货)。我这边,刚拿到手时的大乌,首先透明度是有明显问题的(对不起身价),其次,它的声场明显给人打不开的憋屈感,是一种大密度被限制在狭小空间中的压抑感。最后它的结象异常之大,给人糊感(女票的话是:这东西声音懵懵的,还有压迫感)。这种声音是没煲机的锅么?应该不是,这个编号的大乌上家应该用了很久,更大的可能性是振膜在运输途中产生的变化。然后,只要每天播放几个小时,大乌的声音就会迅速随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背景越来越黑,结象越来越小,越来越不糊,大概3-4天的样子。现在手上的大乌已经一个多星期都维持这个状态了,自己姑且认为这支大乌的声音就是这个样子(虽然跟自己以前试听的大乌还是有特别大的差距,但以前听的那支插在300b胆机上的,所以姑且认为是前端造成的差距)。

现在这支大乌,声场依然不算大,但已经全无压迫和憋屈感。背景够黑,透明度算正常,低频量感合适,立体又动感,中频是醇厚的,高频则是稍稍暗的(这点跟我以前试听时很不一样,当时感觉高频的亮度适中,但延展堪称顺滑且漂亮)。在我的系统上,对系统下这支大乌的核心槽点有三个:第一是不够快速,这个应该是我的耳放背锅,让大乌的速度感起不来,听起来会有点拖沓。第二是结象依然偏大,结象远远称不上“精准”,而是口型略微偏大且人声带有磁性的那种,活像支韵味耳机,但还是再提一下,大乌的声音是中性的。第三,不够干净,我的耳放似乎只能搞定它的低频(量感合适且凝聚有力),但是中上盘的衔接似乎有点问题的,声音元素之前分割得不清晰,有粘连感,如果说偏大的结象带来“有点糊”的问题,那么衔接的问题让声音变得不那么干净,“有点脏”。

目前想再持有一段时间,去蹭蹭别人家的耳放,然后就只能出掉解忧愁了吧,毕竟这东西可真难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1 19: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