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nobug 于 2021-11-11 21:17 编辑
前年把CD机和耳放一起出掉了——因为小孩子老是爱拿CD碟片放到CD机里转圈玩的缘故,只留下一只HD600放在抽屉里躺着。平时上班无聊时候用鼠一体机UA01+搭配PK1,听听电脑里的无损,这一套外观低调甚至可以说有点LOW的组合,播放古典曲目还是相当不错的。PK1佩戴非常舒适,在鼠一体机的加持下声场打开,有几分HD600的韵味。
8月份疫情期间在家憋着实在无聊,于是又想折腾折腾。考虑到孩子还小,CD机暂时不碰了。之前Apple Music高解析度音频上线了解了一些,于是想围绕Apple Music组一套客厅听音设备,播放些背景音乐给孩子洗洗脑。要求很简单:有源音箱、支持AirPlay、颜值能打、价位适中。选择的过程就略去了,最终是上了KEF LSX的白色音箱。
KEF LSX主副音箱各插一根电源线,两只音箱之间再连接一根网线,简单设置之后就可以iPhone或者iPad推送Apple Music音乐到音箱播放,目前还没有遇到过断开链接或者卡顿之类的情况。据说AirPlay2的传输上限为24/48?手机将Apple Music里的无损推到KEF LSX上来播放,不算太浪费。由于摆位限制,大动态下音箱出来的低频有些混,播放小编制、钢琴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水准。庆幸当时没有头脑发热上LS50 wirelessII,玩音响对听音环境的要求暂时无法实现。靠墙的距离,独立的脚架,避震,这些最基础的都做不到的话,与在别处听到的效果对比真是大打折扣。
客厅音箱搞定后又想把抽屉里吃灰的HD600发挥下余热。也是怎么简单怎么来的原则:Apple Music通过相机套件连接USB线到解码耳放一体机。HD600一直没有改平衡,原线单端就这么听着。从最初陆续搭配过Gemini MX、小不点mk4se、solo、HA3,也在耳机展上试过万元内一些主流的耳放或者解码耳放一体机,不知道是不是展会太乱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没有找到别人毒文中我想象的那种感觉。反倒是有点怀念七八年前力宝声CD机搭配小不点mk4se的声音,那时用的是卡达斯蓝色线材的那版HD600升级线。懒得改平衡,所以在主打单端的解码耳放一体机里找来找去,最后选了230had,对比上市价格个人感觉现在的二手价格还算可以了。要啥自行车啊。
230had下的HD600在9点位置就有足够的声压了,声音没有胆机下那么细腻,但是气势更多一些。Apple Music高解析度无损音频24/192的资源能正常播放,230的小红灯显示4X,目前古典区里面24/96的资源更多一些,作为书桌系统来说素质足够,最重要的是足够方便,如果你是主听古典的话,强烈建议加入Apple Music会员,每个月都有新的高解析度无损专辑上线,以往的经典专辑基本都能找到,如果找不到可以试试换一下关键词。
不同设备下的Apple Music输出质量的确是有不同。目前手上有iPhone11、iPad air2、iPad pro 2018 12.9寸版,iPad air的输出质量是可感知的要比iPhone11好。由于手上没有Type-C转B的线材,没法测试iPad Pro的输出质量,按照网上的说法,iPad Pro的输出是要好于普通iPad,加上Type-C转B有更多优秀的线材可以选择,且不需要相机套件的转接,iPad Pro应该是这种方案的最优解,最近准备找根线材验证一下。
前阵子去北京耳机展逛了一圈,带着老婆孩子的缘故听的也是比较匆忙。展会上有些器材也许是搭配问题,也许是环境问题,又或者是之前网文看多了期待值有点高,听完之后感觉是“就这?。。”本来想着去西安耳机展再去验证一遍,遗憾的是疫情原因展会推迟了,广州展去了怕回不来。。希望疫情能早点结束吧。。
最后,附一张个人认为北京展会上"最合口味"的一套设备,也许是转盘解码的功劳更大一些?或者搭配更合理?也许等有了条件还是应该听回C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