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场先说下TZ700,在我常用的3.5原线原塞下的TZ700特征是量感巨大却清澈,不会影响其他频段的低频,以及前压的清亮人声,其他伴奏略为后收,形成了一种像是在数百人小场地下演唱的三角形声场,虽然有人工感但是我觉得这是一种有意思的特色
我手上的耳塞也不少了,甚么哥套E套AZLA黏胶套P牌铜管套PVC螺旋套巴洛克套之类之类,但是仍未能找到比原套最合适的耳塞,直到今次换上了final的FUSION-G,我得到了一点都不TZ700的TZ700
FUSION-G(以下简称G套),是一只由内层硅胶外层泡棉组成的耳塞,所以初戴时虽然没有巴洛克套那种戴上去就感到舒适的感觉,但就算是耳道敏感的我也没有感觉甚么不适,至于泡棉塞的耐用度就留给时间去考验了
G套下的TZ700,最明显的是给像整个后退了一步,由三角形的音场变成了扇型的音场,就像由小场地换到了标准万人会场一样,变得有种在看演唱会BD的感觉,接下来就是打破了我的常识,或者是因为TZ700那惊涛骇浪似的低频略为收敛了一点的关係,也可能是其他原因,G套一反了海棉塞会吸细节的常识,反而吐出了一大堆原套上难以发现的小细节,配上扇形的音场就像繁星闪耀一样,你一个海棉塞会提高解析力这说不过去吧
然后G套给我展现了第二个杀点,声音的定位感以及波纹,这两点就比较难解释了,前者的话大约就是当声音从四面八方而来时会感觉到这是在更正确的位置,后者的话就像单一个音发出时那种会像在空间里迴蕩的感觉
缺点呢?有,G套下的TZ700大约十首歌里有两首会出现人声太过暗的感觉,大概是某个频段的声音吸得太多吧
总合来说,我终于找到一个能和原塞相比较的耳塞,但是在G套下的TZ700和原套下风格差距太大,所以我不会评高低,只能说是平行线,我两种都喜欢,不过光凭耳塞就能令耳机产生这么大变化我也是第一次遇到
顺带一提,在系统控制力不足的情况下TZ700的低频容易过量失控的问题在G套上也没有了,不过也就和之前所说的一样,G套下的TZ700不像TZ700,所以就各凭喜欢了
小注:有预感这风格好象听古典也可以呀,虽然以古典来说低频还是存在感强了点,不过我不常听,所以就不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