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63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前级比想象中重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0-19 16: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这段时间发帖少了,主要是因为目前系统推得很不错,基本上带上耳机无论流行、大编制都没有想折腾的愿望。但看了篇文章谈到数字音量控制可能会导致动态压缩的问题,所以想到为系统加个前级。这样解码就可以跳过数字调音部分,使用前级进行模拟的音量调整。现在系统使用Chord spm 600推Susvara,查阅了很多国外的资料和评测,发现Chord cpa 2200前级是SPM 600的原配前级而且反响相当不错。加入前级后,估计因为对于SPM 600来说推SUSVARA太轻松的,所以如果TT2使用纯解码模式,前级稍微提高音量就会导致很大声,听大编制还可以,但是流行的话声压高了点,可调的范围很小。无赖还是只有让解码还是使用功放模式,进行数字音量的调节,前级也进行音量调节。尽量让解码音量调高,减少数字压缩。
说说音质。其实我一直认为加入前级会导致更多的噪音和畸变,导致音质的恶化,所以如果没有多个音源选择的时候,依据最短路径不加前级应该是更好的。但前级的加入,让我大吃一惊,各个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我平时大编制听得较多,所以声场、结像、解析、音色是我非常看重的几个特征。
加入前级后,声场更加宏伟,上下左右前后都进行了扩展,而且这种扩展并没有牺牲密度和信息量,这个是很不容易的。结像上更加精准,特别表现在伦敦交响乐团的马8,千人合唱,无论是场面的抒写还是歌唱家单独演绎,都能清晰的感受前后左右上下细微的位置差异。合唱团与器乐之间的交流相互快速交织,但没有匆忙、慌乱的感觉。
解析上的变化反而在流行音乐上(很多朋友认为流行音乐不能体现设备的差异,我持保留态度),各种吉他、贝斯的轻微拨弦也能在背景中感受到,常常给你新的发现,特别有意思。
音色上,主要体现在高频上,钢琴的高频部分即为真实而且顺滑,不知道为什么,这种特质让我口中分泌很多唾液,哈哈。还是就是表现在弦乐上,声音视乎变得更长,应该描述为整体的音乐感都更好。

为什么加入前级没有降低音质反而提高音质呢?我想了很久,也查看了很多资料。当然我不是专家,仅仅是提出我的理解。应该是前级的加入,更好的优化了设备之间的阻抗匹配,对信号和阻抗进行了缓冲,信号也进行了梯级放大,有利于信号质量的保留。同时,HIFI部落的高手们在对金嗓子CD进行测试的时候,也认为,虽然像金嗓子CD如此高端的设备,即使带有音量控制功能,在加入高质量的前级时也可以感受到音色的优化。PS AUDIO的CEO PAUL,在被问及对于前级的看法时,也承认最开始他也认为前级应该会恶化音质,但是有一次试听的经历让他彻底改变了看法,高质量的前级,良好的匹配的确会对音质带来积极的影响。

哦,对了。还有这段时间也阅读了很多关于各种不同音量控制的技术,其实数字音量控制会导致动态压缩,主要存在于以前16位系统中,现在解码几乎都具有24位、32位的处理能力,所以几乎不会对动态造成影响。从本人系统的试听中,也没有听出解码从纯解码状态切换到功法状态后对动态有明显的影响,应该不需要担心。
2
发表于 2022-10-19 16: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等等,有点乱,正常的箱子系统应该是,转盘到DAC到前级到后级,前级确实是负责调音量没错,但工作的位置跟你说的不太一样?你把“前级”放到DAC前面去了?



我是听说过有可以调音量的DAC,就前几天的帖子;但是反响很不好,因为会爆音,所以帖子里有人建议别用DAC调,用前级调,我也是这么说的,我甚至没咋见过可以调音量的DAC,CHORD路子这么野的吗



另外箱子系统的前级是调音+调味,有的时候为了声学还额外加模拟EQ进去控制高低频混响。你这在DAC前面+前级我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10 05: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