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楼
发表于 2020-5-23 11: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合肥
本帖最后由 sidewind 于 2020-5-23 11:20 编辑
排版劝退。。。我来帮下楼主
行文逻辑这个我也没办法了
kk是问朋友借的,想听听这只传奇的耳机,想到这正好可以做个新老动圈旗舰当然应该是次新了和新晋平板声音的对比,应该会有人想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声音会有哪些区别,也可能会有人有和我一样的疑惑,比如听惯动圈能接受平板的声音吗,一直从论坛许多朋友的贴子里收获了很多有营养有价值的经验,也发个贴子分享下自己听到的,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原来以为花一两天时间整理写下这个帖子,考虑到带点评测的性质,想尽量客观真实的描述听到的声音,虽然这不太能很好的做到,没想到写个评测真的很难,要把听到的整理转化为文字不容易,写的水平又不太好,所以想想写写了好长时间。先说下系统,以下对3个耳机的听感都是基于这个系统下的声音,描述也免不了会带有主观性。艺雅L5XE电处,总线卡达斯金参考到荷宝墙插,音源是个人的数播作品,声音还是不错的,大至说个声音水平,自己的解码输出和通过wadia25出来的声音在能量重量感上面有些差距,比如钢琴,25是三角钢琴,数播自己的就是立式钢琴,鼓的力度下潜也是差一截,说这些也是感慨下平板即使在低频没那么好的音源下第一次听也有让你惊讶的能力,耳放是液态金换了sr blue保险丝,音源电源线是卡达斯clear m定制版,耳放卡达斯无上,耳机线alo公司的reference 16铜银混编hd800插针,empyrean也用这条通过转换插座,3副耳机一起对比了一个多月,每天晚上听3到4小时,有时同一首或几首反复对比几次,然后每个耳机听一两天再调换,为了这次写对比,最近拷了些新歌曲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协奏曲到肖邦第一钢琴叙事曲,柴可夫斯基,贝多芬第一和第五交响,巴赫的管风琴到金嗓子女声等等,三个耳机花了3个多小时轮流听一遍,当然每首只能听一小段,这两天重点完整听了贝5,这样听下来,三个耳机对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有了更清晰的体会。800保有量很高,作为横向对比有个比较清晰的参考标准。所以先表达下自己对800的理解,我认为旗舰耳机三频都能做到平衡,三频的量是一致的,800的中频其实不能说凹陷,而是整体声音薄,因为大部分声音集中在中频包括人声,所以最容易让人感觉中频偏薄,会感觉凹陷。另外三个耳机各种音乐听下来,我认为只要耳机不太偏科,系统搭配还过的去,听各种类型的音乐都可以,如果你喜欢这个耳机的风格的话,你喜欢这个耳机的交响也会喜欢它的流行,因为耳机处理交响和流行都是这个耳机自己的特色,或者只能说更适合其中一种而已,不过听流行音乐的话我也认为800是不太合适的。论坛上对800和kk的讨论已经很多了,所以我想从这个角度出发探讨下,看了这个帖子的朋友如果对这个话题有兴趣或有不同见解,可以一起交流下。
大至说下三个耳机的基本要素,通透度的表现,800和empyrean接近,感觉800要稍好点,在听能很好反应出通透度的《发烧弗拉门戈》这张碟感觉800明显要更通透点,其他的两个耳机相差不多,800薄声高频延伸好高音亮,根据音响心理学这在听觉上会表现出更通透透明的听感,厚声耳机在通透度上比较吃亏,kk因为厚声,极高频延伸差点,所以通透度没有800好,empyrean虽然声音更厚,但极高频延伸出色,也有很好的通透度。更高的单元素质的800和empyrean也主要体现在极高频延伸上,反应在声音的质感清晰度上会更好些,kk和empyrean都是厚声,三频都比800厚,中频也显得饱满,而更厚的中频会增加音乐的感染力有更好的氛围,低频就很让人印象深刻,具体到鼓声的重量感,800,kk,empyrean三者就像非洲水牛,犀牛,成年公象的比例,表现鼓的声音800就如轻量级拳击手比赛出拳的状态快速清晰,kk中量级有份量有肉感,empyrean是重量级,出拳力量结实甚至有重拳击中身体部位的沉闷感,平板的这种低频表现有点震撼到我,从来没在动圈耳机上听到过这种鼓声,鼓的份量,规模,形状,音色如此不同,听的时候有时甚至会以为不是在听同一首曲子。当然低频不仅仅是鼓的表现,低频是整个声音的基础,有良好的高质量的低频能让声音有重量有更扎实的底盘。
具体声音细节从kk说起,人声从男歌手演唱的咏叹调,乡村,金嗓子女声等等,kk自然圆润微暖的声音,加上被很多人赞誉为无敌的中频,播放流行确实很好听。换到800声音显得通透薄亮,略微生硬纤细的线条,这些都是相对kk而言,人声薄,细微的纹理表现清晰,所以也有烧友认为800的人声真挚,我也认同,但毕竟不饱满,800的流行给人非常通透干净,非常清新的感觉。kk和empyrean在听一首国外的人声,鼓声的衬托明显,而800听甚至不太会注意它,听这首歌曲时少了很多铺垫的氛围,kk表现提琴和吉他也很好,声音有厚度,腔体声饱满,听去接近现实中乐器的形体,管风琴的低音也很丰满。800小提琴声音比较薄,有点片状感,还带点点金属味,有个曲子中的拨弦乐器过于纤细,kk听去就正常多了,也正是因为金属味,是800钢琴表现不错的一个原因,钢琴高音区的颗粒清晰凝聚,音色晶莹,延伸很尽,能较真实的表现出激情奔放,温柔细腻的各种情感。而kk的钢琴声音处理的比较优雅,狂野的段落依然带有优雅的克制,这应该是akg的声音美学,优美动听,kk的钢琴高音区的颗粒圆润缺少点峰,这应该也是极高频延伸不够的原因。同样交响难道不需要更厚实饱满的声音,不需要好的氛围笼罩吗,kk播放大编制跟流行有一样的特点依然好听,这里800高素质的单元和较少的低频量对中频的遮掩小,这在播放大编制时声场层次分离度上表现的好一点,能较清晰听到各声部的细节,厚度还是不足,弦乐群的声音略薄,但比起播放流行,因为大编制配器多,这个不足影响要小点,被清晰度这个优点弥补了。细节纹理上800也更好点,播放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在7分08秒的短促的小号声800比较清晰从容的反应出来,kk不是很清晰会稍显突兀。800在播放《tutti》这张碟,表现让人满意,动态好气势很足,声音扎实通透,乐队的声场很规整,层次清晰,我觉得这样的声音在对比kk时才能体现更高素质带来的实际优势,音响性方面更好,kk则是有更好的音乐性,能在整体上获得一个更动听的声音。
kk的声场在我这里更800差不多大,或者要大那么一点,这也可能是kk没有耳罩开放式的设计的效果,这样的设计声音自然的扩散有立体感,所以显得很自然。声场跟片源也有关系,800和kk听贝1贝5,横向没觉得有多宽,整个声场空间也没多大,耳机的格局再大也是这样了,播放像rr公司录制的《tutti》这种效果很好碟会感觉声场挺大,这次试听的卡拉杨版的,还有以前听过的RCA出版汪达指挥的贝交这种传统唱片公司的录音都没觉得声场有多大,而且交响这个规模太大了,挤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面,就显得局促。所以没必要太在乎声场的大小,声场只是选择耳机里面的一个非决定性的因素。empyrean播放贝交声场比800和kk要小那么一点,但我能很愉快的完整听完,声场也完全可以胜任大编制。此外kk还具有独特的很有价值的招牌特色菜,就是在大动态时气流的震动感,晚上夜深人静时开大音量,播放《最火爆的古典音乐》这张碟,感觉被整个声音包围着,乐曲高潮时非常的光辉灿烂,很棒的体验。
说到厚声薄声,又会有一个问题谁的声音更接近现场,以前看到几个贴子里也有谈到现场的声音有适度的混响,中低频厚实,说hd650是很像现场的,这样说来kk和empyrean也是更像现场吧,当然也有人说800更接近现场。empyrean贝交也有类似650的一些特点,两个声音都有点偏暗,弦乐群和铜管大鼓交织的音群厚重浓密,empyrean因为有更高的素质,层次清晰,各个低音声部都能保持清晰的轮廓。
平板或者只能说empyrean,因为我没听过其他平板,跟动圈区别最大的几点是一个更庞大的规模形体,结实有重量感的低频,泛音更丰富更润泽的声音,动圈就要硬朗点,听说是分割震动失真带来的,不管怎样这也是动圈的一个特色了。kk说是挂在耳朵边的音箱,声音还是耳机级别的,而平板的声音更接近箱子,结像形体都大了一圈。empyrean播放《tutti》里面的第一首 舞曲 低音部长号和鼓的齐奏很壮观雄伟像堵厚厚的音墙,带点粘滞感,能量十足,完全类似箱子的声音,甚至一般的书架箱声音还没这么厚的。
一个耳机好不好听,要看那些录音不怎么好,旋律也不怎么美,篇幅又长的作品你也听得下去,这就是好耳机。跟一位坛里的烧友一样我也认为它是综合各方面第一位的耳机,声音也是综合各个方面,达到一种平衡的美,音乐性和音响性的平衡,现代科技的素质,结合老派的模拟声,声音软硬适中,刚柔并济比动圈细腻点,又不会过细有适度的颗粒感,所以听着也有动圈的味道,原来以为empyrean听大提琴会非常好,因为饱满的中低频,这本来就应该符合预期的,所以惊喜来自它的钢琴,看了一篇评论,只提到钢琴的质感也出的来,大篇幅是赞美它的中频和流行的表现,我听器乐多,所以多说说这些细节,empyrean的钢琴泛音丰富,润泽,颗粒厚润饱满,有份量,钢琴声听上去很有鲜活感,立体,伴奏低音腔体感比kk更庞大,声音厚度和规模应该更接近大钢琴,背景很黑,钢琴声感觉从一个很幽静黑暗的空间传来,有种空间的立体感。在手机上又和k3003对比了钢琴,瓦仑提娜演奏的肖邦夜曲,用斯坦威演奏,empyrean没k3003那么亮的金属音色,要暗点厚点,延伸很好上的去,音色上更内敛一点。3003的钢琴也挺好,听过empyrean后再听3003在有些强音段落会觉得过亮,像暴光过度的照片,不过没现场听过钢琴演奏会,不知道哪个耳机的钢琴音色是更接近真钢琴的。empyrean这种音色是整体均衡的,高频过亮会破坏这种风格上的平衡。这是在天鹅绒耳罩下的听感,换上蛋白皮耳罩,琴键声跟800接近,比较凝聚,少了点亮的泛音,这里一起说下empyrean两种耳罩声音的区别,绒的高频延伸更好,声音跟皮耳罩比略有点混,氛围比皮的好,我更喜欢绒的,皮耳罩低频更重,声音混响少点,播放大编制声音更稳重清晰,高频延伸会有点限制,有时会觉得有点点闷感。流行前面说了kk无敌的中频,而empyrean是更胜一筹的,人声比kk更厚,最重要的是纹理非常清晰,润泽鲜活感情充沛,kk单独听非常好听了,但听过empyrean就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才是更好的声音。在描述empyrean的声音都反复提到润泽这个词,这是平板又一个有先天优势的地方,这种润泽是浸润在每个音符中的,是鲜活感的来源。
说明一下我认为的老派的模拟声,我觉得首先声音必须有足够的厚度,绵密,适度的宽松,有内劲有能量,丰富的泛音,区别于现代声那种薄薄的极高的透明度极干净的声音,但绝不是hufi,这是对模拟声的误解,老派模拟声是有个高素质清晰的内核,散发着丰富的泛音和色彩的声音,那些磁带卡座肯定不是什么模拟味,不是模拟记录载体出来的就是模拟声。再说下800,从hd650开始绕了一小圈又回到了厚声耳机,800是路途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两次为它驻足,换过四条线,从卡达斯至尊,古河双三银彩,alo到金宝cu,800第一副3万多号,第二次收了2万多和1万多号,想就此停下来长久的欣赏,跟很多人一样心有不甘,想听到800最动人的声音,但想让800彻底的舒展开来很不容易,说到800难出好声,绝大多数都会说到800揭示力高,对差的音源容忍度低,仔细想想这样的说法不很准确,打个比方,同样1080p的等离子和液晶,两个播放有线电视等离子看去是更舒适的,这里也会有人说液晶要播放高清蓝光片源才能体现液晶的优势,液晶对差的视频信号容忍度低,但是等离子播放蓝光也会更好,色彩饱和度,自然度,对比度比液晶更好,液晶因为自己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效果。所以800也是一样,也是它自己的特点决定了声音,说这些不是在贬低800的意思,而是想说800的问题主要还是搭配的问题,要想真正好听800只能用好的胆机推,让声音丰满起来,柔化线条,800有点生硬的线条,是缺少点音乐流畅性的主要原因,所以化解了这些问题,800的流行古典一样都能好听,我相信在5,6万的解码上,加上好的胆机,800的很大一部分问题都能很好的解决。不过对我来说这些不再是问题了,我彻底明白了我喜欢厚声类型的,我也设想过怎样调整出800的厚度,比如音源电源线用AS等这些能让声音厚实起来的措施,但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且还做不到。看到紫坛有个人在回贴里说以前不喜欢650的,现在觉得650还不够厚,挺有意思,800再厚也厚不了这样,不是这种风格。所以还是挑选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耳机才是正确的路。现代声,模拟声玩好都有好声音,每个人口味不一样,每个耳机都值得去欣赏体会。而empyrean就是我的退烧耳机,对我来说就像是灰姑娘的水晶鞋。退烧,我认为做到了两点才是真正的退烧,第一你对毒文已经免疫了,更多的当作文学作品来看,不再觊觎那些更高端的设备,不再对那些没有听过的设备想入非非,第二因为第一点,你会把时间更多投入到音乐中,你会觉得以前花太多时间心思在器材上,是很可惜的,不过系统还是需要继续调整完善的,当你听到过了接近自己心中认为的好声音,心态上也改变了,现在即使让我用回hd650我也不会觉得有很大失落,理解了很多老烧为什么会以600,650这些耳机退烧。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那双水晶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