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612|回复: 1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字音乐的最终音质大多来自于算法,很多人都没抓住重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4-17 02: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宿迁
本帖最后由 fznhy 于 2023-4-17 02:49 编辑

CD,PC,移动播放器,台式播放器,网络播放器等都是数字音源并无本质区别,都可以统称叫数播(数字音乐播发器),原理都是通过编码的形式压缩到数字载体上(CD盘硬盘网络上)然后再读取成可供解码芯片所识别的0和1, 现在技术来讲这种0和1从读取到送到解码芯片里是不会出现什么误差的,但为什么音质还会有很大的差异呢?

经常见人讨论什么CD比数播音质好,数播比PC音质好等,都是被蒙蔽了真相走入了误区。

数字音乐在制定编码方式的时候就已经留了算法的后门,对外公布解码方式的时候故意留了一手,把声音的润泽和鲜活度相关频率的编码给屏蔽掉,而又不影响正常聆听。只有用他们的插值算法回放才可以成功加入过去。

就好比一种美食秘方,它可以把食材和烹饪流程完全展示给你。但是你无论怎么做,都达不到他那种有秘方加入的最终味道。

这种算法的后门只掌握在少数参与制定编码格式的几家公司里,只有用他们的旗舰产品才可以听到完全算法的音质,以此类推,次旗舰删减点算法,然后故意电路上做一点小改动,让你觉得是硬件调音的结果。当下降到他们的入门产品时候,算法已经被阉割的所剩无几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普通PC上了个界面听感就和我的CD差不多了,再加个HELEN加持听感就可以和他们的中档产品媲美了,HELEN为什么叫泰坦数字实验室,他们到底在实验个什么?为什么几万的解码加上它依然有提升,不就是反复实验“秘方”所丢失的部分吗,但是你无论怎么实验也很难实验出全部,就好比一道菜你可以无限实验可能接近有秘方的味道,但是极难实验出秘方的全部。INT204电路完全给你复刻,你复刻卖1000他还是无恐的卖两万,不就是卖的算法钱嘛,3万的数播加它提升依然明显。

      一说到PCHIFI就说不如数播很多人就嗤之以鼻,都甩锅给电脑干扰多什么不干净点,拼命在那捣鼓什么USB卡,净化器等,更有甚者在那搞硬盘其实都是做无用功。一提到界面很多小白就不理解,不肯接受新事物死按字面理解。其实这也是叫法的锅,我刚开始也不理解,界面的本意就是各种数字端口的转换,都是0和1能有啥区别啊,界面肯定是智商税。其实并不是,且不说算法的加入,就普通独立界面而言,对数字信号的缓存再整形锁相环等操作就已经可以使声音变的更规整有层次不毛躁了,当然隔离什么的还是有点用的,但那不是提升音质的重点,重点是数字信号的处理和再加工。早已经不该叫界面了,叫数字处理器更合适点。通常一般解码器自带的那种才叫名副其实的界面,单纯就只是为了数字端口的转换。当然了,国内有的界面厂商通过摸索现在也不是自己一点算法都没有的,他们的做法也一样,完全算法的叫做大X,删减点算法的叫小X,时钟电路给你改下,让你误认为全是时钟的锅。时钟效果是有,但远不会有那么大,当然都是挣钱无可厚非。

      说CD机比数播好的也是同理,但凡有点无线电功底的打开他们的中高端CD机就知道,光头乃至伺服电路系统他们做的并不比飞利浦高超,但为什么飞利浦在CD机当中无一席之地,打开机盖都可以看的到,他们无一列外的都会在转换过的数字信号中途加入一个模块,不就是加入了算法插值在解码前嘛(投入秘方嘛)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烧坚持玩黑胶的原因之一,黑胶本身出来即模拟,无法安排后门,唱片公司也不可能故意给你少刻一段模拟纹路,大家音源上同等,安心搞放大器和箱子就行。
      
2
发表于 2023-4-17 02: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老烧玩黑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录音只在黑胶上听得到,或者从LP转制到CD后音质下降太大。

每次看到没有体验从LP到CD转阶段的发言,总有股种命高达粉调侃UC高达的喜感——虽然没有看到但不妨碍找段网文知识狂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3-4-17 02: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宿迁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4-17 02:48
老烧玩黑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录音只在黑胶上听得到,或者从LP转制到CD后音质下降太大。

每次看到没 ...

都说了是原因之一,,其实不用老烧,就普通人而言也不难察觉出来,,5000的唱盘放黑胶   5000的CD机放同样的专辑,后级也一样,那声音的密度和鲜活度是后者无法比的。没有插入算法的CD机那声音就是一潭死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3-4-17 06: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槽点太多无力吐槽。。连HELEN是什么都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4-17 08: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大家谈,分享你钢鞭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4-17 08: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笑而不语,你说的都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4-17 09: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离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4-17 09: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长宁区
算法是很重要
dcs的算法是他们厂的核心机密

只要数字化的东西都有算法
只要感官的东西都有物理原理
物理基本都可以数字化
所以算法影响听感逻辑上没有问题 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

我以前搞图像算法 可以从数据底层来改图 (不是ps这种鼠标点点) 一个数据一个数据来改 可以说根本查不出这图是改过的

声音也一样的 数字化的声音可以修改成你想要的效果 难点在数据处理速度和自适应(不同曲子其实要不同算法的) 人工智能以后应该能解决这些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4-17 10: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普通PC上了个界面听感就和我的CD差不多了,再加个HELEN加持听感就可以和他们的中档产品媲美了”这个真的算了,我就是这样串串乐玩过来的,树莓派-界面-helen,全套都用Keces P8以上级别的线电加持,声音打不过当时的2W网播转盘的,更不要说同价位CD转盘会比网播还好一些。PCHIFI要赶上3-5w的“中端CD转盘”还是比较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4-17 10: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fznhy 发表于 2023-4-17 02:57
都说了是原因之一,,其实不用老烧,就普通人而言也不难察觉出来,,5000的唱盘放黑胶   5000的CD机放同 ...

我正好黑胶网播双修,不可否认调试合格的黑胶系统下限不低,但是如果5000黑胶您指的是唱盘唱头加唱放再加上电源和2组线材全套5000的话那还真不一定有5000块的单台合并CD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4-17 10: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
学习了..zsb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4-17 11: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宿迁
abccbaa 发表于 2023-4-17 09:07
算法是很重要
dcs的算法是他们厂的核心机密

是的,数字图形也是有算法的,比如都是过来同样的0和1数字信号,经过索尼电视的特丽魅算法,就可以让色彩变得更逼真和自然。国内电视厂家多次想高价收购这个算法, 索尼都不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4-17 11: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可以培养ChatGPT自己写一个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3-4-17 12: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宿迁
jieruibeibei 发表于 2023-4-17 08:54
笑而不语,你说的都对

哈哈,是不是言论看的有点荒唐。其实任何领域,当你有能力制定规则的时候,都会在背后留有核心秘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4-17 12: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黑胶通过更换唱头调音 成本很高 并不是楼主说的没有办法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3-4-17 12: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宿迁
番茄炒蛋饭 发表于 2023-4-17 12:25
黑胶通过更换唱头调音 成本很高 并不是楼主说的没有办法改变

你是没看明白,我说的是起始的源头,调音是任何环节都可以调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4-17 12: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咸阳
算法不就是数字滤波器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4-17 13: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那车万同人曲应该就没有后门了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23-4-17 13: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宿迁
平民玩家 发表于 2023-4-17 12:56
算法不就是数字滤波器么?

这就是相当于我说的没有算法普通界面里的缓存整形啊,当年1541为什么能被烧友推崇,主要就是这颗芯片的功劳。现在解析是更不上时代了。

解码始终只是锦上添花作用,解码之前的数字处理才是音质的重中之重。很多人容易搞混了数字音乐的本质,拼命折腾解码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名机只用9018声音就非常鲜活生动的原因,主要就是它前面有算法加入。

你用9038PRO再怎么折腾出来的声音相对也是死板的,无论你怎么搭配外围电路,折腾低通滤波,搭配周边等,能改变的也只能是音色。。缺失原始富有生命力的那部分,不是可以用音色来替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4-17 13: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苹果算法很牛逼,我已经订购了IPAD9当流媒体数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14 05: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