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浓醇丝滑的黑巧克力——Softears Twilight暮光主观体验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0-20 13: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辽宁沈阳
该说不说,2014年那会,暖厚流行塞还是挺火的。那时候耳机也不贵,基本上三五千块钱就能买到旗舰了,比如什么索尼XBA-Z5,舒尔SE846,威士顿W60…还都是大厂货。我无意冒犯古典音乐爱好者,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人听的都是流行音乐,因此耳机品牌投其所好,花大精力研发流行塞也没什么问题,所谓的“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



后来的事儿你们都知道了,播放器和耳机堆料越来越猛,价格也是越来越贵。素质飞升的同时,对于曲风的适应性自然也是全面加强,只会动次打次的流行塞在高端市场几乎消失不见。在如今什么都追求高效的快餐时代,你的产品如果一耳朵抓不住人,那可能就再也没有重获信任的机会了,更别提慢慢悠悠的泡壶茶,静静欣赏器材和音乐这回事了。坦白的说,这不是我想要的。

提起Softears这个品牌,想必各位都不陌生。出道即巅峰,RS10、三头犬和图灵三个万元耳机各有所长,口碑都不错。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Softears最新推出的中端单动圈耳机——Twilight(下文称暮光),外号“小图灵”,官方售价5999元。

今天的这篇文章,我主要想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我是如何看待暮光是换壳版图灵这事的?



2, 暮光在同价位竞争力如何,是否值得推荐?



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开启今天的体验之旅吧。

OK,老规矩,先来简单开个箱。



暮光的包装不大,通体黑色的长方体纸盒,正面是Softears的Logo,左上角是戈声原装正品的贴纸。背面则是在贴纸上注明了基础参数。整体观感一体性很好,简洁干净。

打开盒盖,是一张“twist your ears”的纸片,官方翻译为“逆转听觉”。拿开纸片,左边是圆形皮质收纳盒,右边是暮光的本体,不对称的设计增添了一些设计美感在里面。



配件部分比较丰富,耳塞套有三种,分别是UC套、海绵套和灰色硅胶套。此外还附送了耳塞本体收纳袋、4.4转3.5转接线和清洁刷。标配4.4mm平衡插头要给好评,线身材质为6N无氧铜,很柔软,配合定制的10μ超密厚陈金插针,抗氧化和导电性能都相当不错。同时四爪四点接触式0.78凹陷母座设计,接触面积更大,更稳固。



单元配置方面,暮光采用了一颗超高性能的10mm动圈单元,出于保密的原因,具体型号未知。Softears宣传是历时2000小时研发的全新架构,配合超大DLC球顶无纹振膜结构加无纹悬边设计,0.035mm大黑高张力音圈,声学响应出色。

暮光的做工和设计是要吹的。尽管看起来跟大哥图灵长的一毛一样,但是航空铝经过五轴CNC精雕,再阳极氧化工艺处理后,暮光的重量仅为单边6g,相比较图灵轻了60%,佩戴的舒适度要好上不少。同时暮光的所有零配件均由中国本体加工、制造,后期售后想必是方便不少的。



如果你说暮光跟图灵一点关系没有吧,那倒也不是。暮光继承了图灵的前腔专利耦合技术,大大提高了动态、灵敏度和低频表现。同时后腔内嵌粘弹性阻尼材料与扩散体贴片,可以抑制腔体谐振,有利于呈现细微细节。

接下来我们就来好好说说声音,默认灰色硅胶套(原谅我UC套戴着不太贴合),4.4mm平衡,搭配的前端有乾龙盛QA390Mod、飞傲M11Plus、海贝R5二代、RS2以及各种小尾巴。



先说音色。按照我的口味,暮光的音色是中性偏暖的,并不是印象中暖厚流行塞的那种纯暖,而是在保证了中正度和还原度的基础上,适度的偏暖。第一感受是宽松澎湃的低频,整体听感毫无侵略性,非常非常的顺滑(是的,我用了两个非常),几乎找不到任何突兀和瑕疵的音色。密度较大,宽松醇厚,毋庸置疑,暮光是一款素质出众、且韵味十足的动圈耳机。

三频均衡偏中下盘。低频是暮光的绝对强项,量感大而宽松,却不重口,辅以极佳的位置感、舒缓有劲的力道、出色的下潜表现,再加上这个面积很大、比较Q弹的泛音,临场感表现是相当强的,在聆听一些低频向纯音OST时是非常过瘾的。一言以蔽之,这就是大多数人心中“好听”低频的典范。



中频距离适中,口型适中偏大,结像轮廓略微有些模糊,并不过分强调线条感。不过得益于凝聚的调校、优秀的解析力和密度,我认为暮光的人声很值得称赞,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清晰”和“听觉疲惫”的尺度界限。厚度适中偏厚,亮度适中偏暗,齿音几乎没有,非常的顺滑,无论是男声还是女声,都可以很好的兼顾。

高频…其实细节是比较丰富的,只不过暮光所有的细节,都是以耐听、柔顺为第一出发点,所以你会发现哪怕是边角的细微细节,都是一个不少的,只不过没有那么华丽,或者说扎眼,亮度其实是不错的,大致意思就是告诉你,嘿,我在这了,就完事了,打磨的非常圆滑。整体不算非常通透,倒也完全不闷糊,线条感很弱,典型的流行向声底。



声场表现中规中矩,横向比我想象的要差一些,略有些撞墙感;纵向比我想象的要好一些,乐器定位准确合理,且向上向下延展的都很自然,整体呈一个规矩且大的球型。

2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0 13: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沈阳
动态…很强,在我听过的单动圈耳机里,妥妥的第一梯队水准,再加上这个质感、量感都很棒的低频,气势感表现相当出色。瞬态速度适中略慢,主要还是偏向舒适的风格。



阻抗16Ω,灵敏度116dB/Vrms,换算过来是98dB/mw,看数据似乎很难推,实则不然。在我看来,暮光是一款下限非常高的耳机,即便是搭配主流的三五百元的小尾巴,声音的舒展度也是推的开的,音量也不需要开的很大。如果搭配更好的前端,比如专业播放器,在声音的底气、声场、密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一句话总结就是,暮光的下限很高,上限视你前端而定,即便推力加大,也不会有明显的薄、冷、干瘪的过推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3 06: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