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4-10-5 17:39 编辑
*今年是本人注册论坛20周年,因此长文都加此标签,不为庆祝,只为标题党* TWS耳塞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过海的仙魔们各显其能,作为音箱老厂和耳机老厂,宝华韦健B&W做耳机时间不短了,但做TWS也不算早;而森海塞尔Sennheiser在消费领域早年就推出相当当的MX500以及后来的OMX980等作品,但在TWS上差点栽了大跟头。这两个厂子有个共性就是他们品牌都很全而且涉足消费产品很深,我不知道各位怎么看他们的TWS产品,但至少有个好处就是国内一些大卖场都可以试到,今天这番对比便是我试过他俩最新的pi8以及momentum true wireless 4代然后一并买下后的体验。这两个产品本不是一个价位,声音风格是完全不同,而声音素质确实有差距。只是它俩在功能和体验方面我觉得半斤八两,都可以满足日常需要,因此我就都留下了。 首先从外观、配件及佩戴开始,他俩的包装都很环保,都是巴掌大小,没啥可说的,我估计应该也不会有人对这个要求高。 外观、配件及佩戴 B&W Pi8我选择的是蓝色,这个颜色很深,森海MTW4我选择了4代新增的金色。先从充电盒的外观开始说。Pi8的很不耐脏,容易沾指纹和其他脏东西;而MTW4这个配色……就是之前3代的织物然后沾了点黄,这颜色本身显得不太干净。所以说我建议考虑Pi8的朋友给盒加个套,至于MTW4,如果你想入手金色的话先看下充电盒的配色能否接受。 耳塞本体的外观上,先从面板开始。Pi8的面板是光面的,加上一圈蓝色的装饰,有种金属加玻璃面的感觉;而MTW4则和3代一样是金属光泽面板,再加上这一代暗金配色,我觉得质感绝佳,毕竟把塑料做出大理石、金属等质感这件事森海玩了不知道多少年。机身上Pi8的塑料质感则比较强,估计B&W觉得这一面贴近耳朵所以外观并不重要,MTW4基本3代老样子。外观我觉得两者都算上乘。 配件方面,Pi8有xs,s,m,l四副耳套,预装的直径约12cm,长8mm多的耳套为m号,它并没有耳翼,耳塞本体中间套了一圈不可拆卸的硅胶圈,也就是说上面我提到的机身,它是塑料和硅胶软硬结合的。MTW4应该还是和前代一样有耳翼,这里不再多说。不过我感觉这一代的耳塞套好像有些变化,对我来说佩戴更稳固一些,不过手头没有3代因此不好比了。。 佩戴的话,我和外观设计结合起来说。这两个耳塞的形态非常不一样:Pi8贴近耳道的一面是一个大斜面,上面延伸到对耳轮(我作为20年耳塞玩家这里早已被撑大,够不到了),下面顺着耳甲腔一直贴合进耳道内,这个斜面和球状的耳套衔接,导管基本被包在耳套里面了。反观MTW4,和3代是一样的:耳轮一侧靠耳翼固定,尺寸自选,一根又粗又弯的导管顶着一个约13mm直径的伞状耳帽堵住你的耳道(深入还是浅入就看你耳朵了)。就我个人来说,Pi8的m号耳套填不满我耳道,但是整个结构在一众耳塞中算是可以非常稳定支撑的,且低频在耳道填充不满的时候也能有足够量,三频也不会垮掉;而MTW4对我耳道的填充就有些满了。不过他俩耳套都比较软,所以戴时间长了都不能算太牢靠,声音还是会有些许变化。个人比较不推荐运动时用。这两个耳塞个头其实都不小,Pi8表面上修长,但其实很厚,像个肥鸭子;MTW4则是很方的,像个厚底高跟鞋。如果你是个敏感耳道的话,TWS这个品类带来的耳道问题,在这两个产品型号上会不会有,我都不敢打包票。我实际上戴1,2个小时都会摘下来休息一下的。 功能及操控方面 协议:Pi8和MTW4对目前主流传输协议的支持基本一致,aptx adaptive 和aptx lossless都有。手头没有aptx lossless的设备因此没有试。需要说的一点是在我的oppo find n3上,在aptx adaptive协议下两个耳塞都出现过变单声道或是在单双声道之间频繁切换的情况。后者有可能是周围有干扰源,因为我换个地方就好了。但不管怎么说,以前我用MTW3和B&W的P8时都没出现过这种情况。协议方面森海可以加分的地方就在于支持Auracast,不过我身边搜不到这样的信号源也就没法试。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在一些公共场所,比如机场等,如果有这样的源的话,你可以在森海的手机app中找到这个源并选择收听,感觉类似一种公共广播。此外,还未完全普及的LE audio,MTW4也是支持的,但Pi8则不详。但是Pi8有个物理上的祖传绝技就是可以当有线耳塞及USB解码用:充电盒可以接音源的3.5mm接口或是USB口,然后通过aptx adaptive协议无线传给耳塞。 触控:这两个耳塞的物理操控都是基于面板点击的,即左右耳的单击,双击甚至三击以及长按,不看说明书的话,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单击或者长按,分别能实现播放暂停以及降噪和环境声的切换。想要详细的设置的话,你需要安装手机app,然后你甚至能自定义了。总之,传统且不易上手,算是有直觉操作的功能,但也只是一部分。 手机app:B&W的上来就会要你登陆账号,而森海只在你要对声音做一些自定义的时候才要。宝华对声音的自定义相对简单,有个均衡器,然后对于声音以及降噪的设置就没有更多了,你可以理解为它都是自适应的。还有就是佩戴贴合度检测它也没有——这个功能是贴心还是闹心就看个人了(森海在此处可加1分)。不过这个app内置了一些电台,而且还按曲风分类了;森海的app对声音和降噪有着非常细致的设置,降噪以及环境声的等级都可以设置,不过我实在懒得登陆账号了,因此那个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声音设置功能我就没试。
降噪及环境声方面 上文中提到了,森海的手机app对降噪以及环境声可以手动调节,但是B&W的app不行。结合他俩的佩戴来说,极限能力我觉得森海MTW4强一些,但这也是森海麻烦的地方,尤其是环境声:你要什么等级,你需要自己去调(实际需求应该是和人交流时你需要大,平时你需要小)。至于抗风噪也是一个单独的功能。而B&W这边,Pi8无论降噪还是环境声它都给你一个适中的效果,对于风噪它是自适应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耳塞在降噪时都有一定耳压,其中Pi8即便我戴的不是太牢靠也能感觉到,这说明这两个耳塞降噪深度都不小。
声音及相关配置方面 B&W Pi8使用了ADI的32位DSP以及独立放大,配合12mm碳纤维振膜单元,相对前一代Pi7S2的24位DSP以及9.2mm圈+动铁单元来讲,有升级也有变化。森海MTW4表面上看貌似是和前代持平,7mm true response单元用的已经是6到不行了。这俩一个是大机身大单元小耳套,另一个是没小太多的机身里塞了个小得多的单元,但用了超粗导管和耳套。说声音之前先说说“够不够响”的问题,在我的OPPO find N3上,aptx adaptive协议下,音量同步打开,任何开发选项都不动,Pi8出奇意料的开到1/3就比较可以了,而MTW4不出意外的和其他我常用的TWS一样需要开过半才合适,一些音量不大的应该用比如游戏等,经常会出现“系统所谓的”音量保护提示即接近2/3。不能不说Pi8在使用上大家要注意有意识地保护耳朵,而MTW4只能说够用,没有富余。实际上蓝牙耳机在典型条件下的最大声压输出也是一些客观测试中的一项,比如知电实验室的水哥(大家可以去B站上搜他的视频)。我觉得这应该是厂商要好好考虑的地方。 声音方面,开篇已经说过,综合上还是贵得多的Pi8胜出,具体为中高频细节延伸都明显更好,动态和声场层次凸显,低频凝聚而有力,这个12mm单元从高频到低频都能很好顾及,有点坐在小房间中听B&W自家小书架的感觉,但高频的耐听度也许是有些人不满意的地方:这是一个出彩的地方也是一个“容易出彩过头”的地方。森海MTW4在不做任何声音设置调整的情况下则是延续了上一代的调教,我觉得更符合HD600那一代的走向,流畅、宽厚、氛围感好,三频的信息量也足够日常使用,这种良好的整体感和超大剧院般的临场感相对Pi8而言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体验。至于它们的共性:如果你是一个讨厌低频,非常讨厌低频量感的人,那么这两者可能都不适合。它俩底盘都很稳,无论是环境嘈杂还是佩戴略不贴合等因素都动摇不了,它俩的低频下潜都能用来试一些打心口震裤脚的节目,只不过低频形态不一样罢了。 具体展开来说,Pi8的亮点以及他不太耐听的地方,首先在于他的高频。和某些哈曼曲线产品那种中高频整体起来一大块,以至于人声器乐甚至电音才能上到的部分都很亮的感觉不一样,Pi8高频的拔高带来了细致以及略有些锐利的高频线条,相对而言中高频我倒是没觉出他怎么强调,因此在合适的曲目下,他带来的是华丽、开扬、清晰的感觉,但是在某些设备以及一些不合适的曲目上,身边有些人试过之后就表示有些“刺刺的”。不过我还是认为,就细节、声音的定位和层次信息以及高频延伸方面,Pi8确实高出一个档次,此外如果你希望声音应该是起伏变化明显,听着足够带劲的话,那么Pi8在动态和瞬态方面也优势明显。打个比方的话,我觉得Pi8展现出的应该是一个开放体育场或彻底的露天环境下,大型演出或赛事的场景。而对MTW4而言,它声音的氛围感满满,无论多大的场景,它都以大剧院般的效果呈现。MTW4的三频在我听来是一个整体,没有太过突兀的地方,如果Pi8的低频突出扎实感和控制力的话,那么MTW4的中低频则是烘托出一个超大声音框架的基础,宽广的声场,厚实的声底以及耐听的高频,对我来说能听得时间更长一些。不过我还是不建议什么都听,MTW4对声音的还原能力还是不错的,录音中的瑕疵和问题它不会帮你打磨掉,依然会刮耳朵。
最后附上一个小经验,如果一个耳机或耳塞你总觉得刚戴上声音闷或者不得劲,戴一会儿让才进入状态的话,这不一定是因为你耳朵适应了它的声音(判断标准就是你每次戴这个耳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建议你可以调整好佩戴后,稍微戴一小会儿,感觉差不多适应了以后才开始播放。对我来说,森海MTW4在这方面比较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