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happylo 于 2025-1-6 14:35 编辑
对HiFi器材音质能够进行快速准确评价测试的金耳朵很少,大部分人都差不多是木耳或准木耳的普通耳朵。
那么,普通耳朵是不是就不配玩HiFi了?我本人就是一个典型的普通耳朵,甚至是木耳,但我对器材的好坏还是有感觉的,听完一张专辑,我还是能清楚的感知到好的器材给我带来更多的愉悦和感动。但我本人进行金耳朵测试就一定会是木耳。
总结原因,一般的器材AB测试其实更多的是在测试个人的瞬时记忆能力。对于普通耳朵,很可能不是耳朵不行,而只是瞬时记忆能力不够突出。
我个人总结的对于普通人有效的音质评测能力训练方法和步骤如下:
一、建立个人的评测曲库,应该包括响度、声道、相位、声场、泛音、高频、中频、低频等各种小段音乐,最好编辑成一个或多个专用音轨。例如,加州旅馆前奏就很适合用来做响度、声道、相位这几个方面的测试。
二、建立参照标准。用自己喜欢的器材对评测音轨反复聆听,50遍以上?反正是要做的细节都了如指掌。
三、训练响度校准对齐能力。在对一套器材进行评测前,响度对齐我个人觉得是第一步要做好的,否则后面都无从谈起。响度校准和对齐能力的训练方法可以是在自己的标准器材下,反复用盲听调节音量校准到默认音量的方法来进行训练,直到在自己的标准设备和响度测试音轨上,只靠盲听就能拧到自己的标准响度上(这个有精准显示音量值的系统上来进行训练效果最好)
四、具备响度校准对齐能力后,就能基于自己的参照对各种不同器材的音质进行打分了。对于客观指标如声道、相位,不存在好坏,直接就是对和错了,而对于其他的主观指标,可以针对自己的参照标准进行正向偏移还是负向偏移进行打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发表高见。各位金耳朵理解不了木耳的痛苦,就不要见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