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偶系aven 于 2022-9-5 09:56 编辑
(本篇字数:3600+ 预计阅读时间:20分钟)
HEDD HEDDphone——监听耳机中的虎式坦克
入手难度:
1.佩戴 2.驱动难度 3.换线难度
特色:
1.信息量 2.“全方位监听”
HEDDphone(以下简称HEDD),音同“headphone”,品牌方给这款耳机命名的时候耍了些小心机呢(偷笑),HEDD、EVE、ADAM,这三者同根同源,他们最具特色的AMT气动单元都要追溯到辣个名为Klaus Heinz 的男人头上,如今他是HEDD的CEO,当然还有国内的一个品牌——“金平面”,作为当初EVE Audio的OEM方,他们的一款产品亦和AMT气动单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HEDD这个品牌的整体定位便是“监听设备”,这款耳机当然也不例外,不管是国内的网店宣传还是国外诸多平台的宣传,它都是作为一款不折不扣的“监听耳机”所存在的。
我对它的接触仅有可怜的俩次,一次是在外出探店时在线下店的试听;另一次是在凯音HA300 MK2的云视听中。线下试听其实对其感觉平平无奇,但HA300 MK2的云视听所呈现出来的JAZZ却莫名得勾起了我对这副耳机极大的好感,“先抑后扬”的俩次接触,也让我的这次下单多少有点盲狙和“赌一把”的意味。身边的烧友在我表达了购入的意愿之后,给出的反馈普遍是“不怎么看好这款耳机”,原因无外乎俩点:“佩戴差”和“难推”,“佩戴差”的原因,最主要还是其可怕的重量,网店宣传718克,官网730克的重量,将近一斤半,好几位烧友在听闻我想入手HEDD时,纷纷对我的颈椎送来了诚挚的慰问;而至于“难推”,也确实是有理有据的,普遍认为耳机难推的天花板susvara,灵敏度是83dB,而反观HEDD的87dB灵敏度,相似的灵敏度,相似的阻抗,“卧龙凤雏”啊!!当然官方给出的功率需求其实并不是那么苛刻,≥1000mw的推力需求看似也并不是那么得无法企及,现在可以做到40Ω左右输出几瓦的耳放一抓一大把。
所有的一切,当然还是要等耳机到手之后才能见分晓,其实佩戴方面已经领教过了,只是当时在线下实体店,体验的时间匆匆而过,更多的会把精力放在声音的表现上而忽略了长时间佩戴的体感,如今下单的属于自己的HEDD已经到手了,拆封、戴上,留下了后悔之泪。。。当时确实忽略了太多佩戴方面的问题,这副耳机的头梁具有非常强的弹性,相应带来的是面颊两侧的压力,厚重的耳罩虽然分担了绝大部分,却依然会比其他耳机有明显的“压腮帮子”的感觉;至于耳机自身700克以上的重量,讲真对于日常有运动锻炼的我而言,还是完全可以接受其对颈椎带来的压力,毕竟我也没想带着耳机蹦迪。一骑绝尘的重量却与另外一方面共同造成的不适感着实让我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重量+头梁设计”,我是长脸、尖脑袋,可是这副耳机的头梁所呈现的曲率相较其他耳机是极为平直的,戴上没多久后就会觉得头顶心被施加的压力非常大,甚至有些微微的压痛感,类似于“挑扁担”时肩部的感觉,好在随着佩戴时间的增加,头梁逐渐软化之后这种不适感也慢慢减弱了。。
回过头来看看耳机本身,足够扎实的用料使这副耳机颇有当时“虎式坦克”的风范,当然这也是它重量完全失控的原因,可是“诚意满满”的用料和坠手的重量并不能掩盖其做工的粗劣,金属件边缘显得极为肆意的飞边、连接件扭转时比我祖辈留下的二八大杠还要生硬的手感、佩戴时永远不知道哪里发出的异响,它可能是这个价位“最经得起风雨”的耳机,但绝对也是光看做工最不值售价的耳机!市面上最大面积的全频AMT气动单元被稳稳得放置在厚达4cm的壳体之内,本想拆下耳罩一睹芳容,结果发现耳罩的嵌套部分还用尼龙线进行了压封,也就只能作罢,悻悻然得从单元背面观赏着这枚硕大的气动单元,至于有多大。。。比较巧合的是我平时使用的一对桌面箱子是EVE Audio出产的SC203,拥有世界上最小的气动单元——μ.AMT,将它俩摆放在一起,HEDD的单元面积嫣然有SC203的气动高音足足四个有余,无意间凑齐了市面上最大和最小的AMT气动单元,也是挺有趣的。从官方的图片来看,这枚气动单元并不是常见的平铺方式,而是有一个特殊的V字凹陷,这确实也是这副耳机为了将AMT单元这种本来作为音箱高频所使用的单元耳机化而采用的技术——VVT,但毕竟是气动单元,并非像动圈、平板等大耳常见的单元那样处于有张力的状态,它更类似于“悬浮于磁场中的折扇”,当每次晃动或者佩戴时,都会听到单元薄膜的挤压和晃动的声音,自从不玩入耳式耳机后,我属实是很久没有听到过这种单元薄膜声了,它的到来可以算强制性得克制了我抖腿的习惯。。。。
聊了这么多关于这副耳机的硬件配置和槽点,还是应该开声来聊聊它作为一副万元级耳机的声音表现。我在入手时一起附带了原厂的平衡线,所以开声是基于原厂四芯平衡卡农线所做出的的评价,先说它究竟是否难推?HEDD确实对耳放的功率和控制能力有比较高的需求,但是并没有到非常骇人的程度,是绝对没有susvara和HE6那般甚至需要动用功放来驱动的,假如找个近似值的话,也许和HEK V2类似(注意不是se!),假如您的耳放有着足以驱动HEK V2的能力的话,应付HEDD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我想这跟气动单元“拉手风琴”般的工作原理脱不开关系,毕竟不是通过电流做功让振膜作大幅度的运动,实际上它也确实要比平板耳机更容易驱动。开声之后的它是不是很好听呢?起码是没有打动到我,略显肥大的低频表现和较为晦涩的高频表达方式,明显并不符合HiFi烧友普遍对于声音的审美观念,当然如此巨大的单元面积,也免不了好一顿“煲机套餐”伺候。在经过了100+小时的煲机之后,HEDD在原线下显示出了其独有的特色:信息量,这副耳机的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甚至偶尔会让我觉得有些过于密集,宛如在“审视”录音的细节一般,再加上其开声时的三频表现并没有随着煲机时长而改变,虽然说并不是烧友普遍认为“干冷薄”的监听声,却也是谈不上是一副非常动听的耳机。低头看看细幼的原厂耳机线,经历过K812“换线如换血”经验的我,第一时间当然是想到了给它找一条合适的耳机线,4pin mini XLR的插针也算是比较普遍和常见的款式,但随着我查找了更多的资料,发现这个流程可能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简单,来自国外网友的一句很容易被遗漏的信息:“HEDD的XLR线序似乎与LCD不同”,引起了我极大的关注。恰逢当时手头正好有另一副4芯卡农插针的耳机在手,万用表伺候之!结果确实如同这名国外网友所言,HEDD和其他LCD线序的耳机都同样用到了mini XLR的1pin和3pin,但极性正好相反,所以文章看到这里的诸位,若是以后身边有烧友用LCD线序的耳机线去搭配HEDD的话,你们请务必帮忙提醒一下。
话题有些扯远了,我的HEDD到底有没有找到合适的线呢?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我手头多出了一根耳机升级线,自购的4pin XLR插针和HEDD的原厂平衡线被我一并寄给了作者,麻烦他帮忙改个插针好让我用在HEDD上,直到此时HEDD才真正展示出其可怕的实力!换线之后HEDD哪方面最让我吃惊?更为惊人的信息量和声音还原能力!搭配上合适的耳机线后,HEDD的声音具有了“可欣赏性”,从一副“非常适合混音干活”的工具耳机,变成了一副“声音有特色且信息量巨大”的耳机,蜕变之后的HEDD不得不说是一副让我又爱又恨的耳机,我从来没有接触到一副耳机可以如此得去“还原录音本身”,首先它并不是一副暖声或者冷声的耳机,它的风格趋向真的会随着录音而改变,当播放一张JAZZ录音时,它可以呈现出黄昏般的惬意与慵懒;但播放一张EDM时,它又是那么得干脆和决绝,鼓点和镲音绝对不会拖泥带水,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录音本身;声场的范围和声音的层次方面也是它的巨大优势,请注意后者,不是声场的层次!HEDD的纵向声场并不能延伸得非常深邃,可是声场的规整度和还原能力已经足以令我为之而惊叹,烧友们普遍认为流行音乐的声场表现不如古典音乐的现场录音来得真实和震撼,但是用HEDD聆听一些JPOP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先由人声呈现引子,然后逐渐加入各种电子合成音展开场面”,这是许多JPOP会使用的一种手法,比起812和其他耳机“聚焦点仍在人声部分”的拉开幕布式的呈现方式不同,HEDD的呈现方式更像是坐在影院中观看3D电影时,一个追随主角视角从夹缝中穿行至平原的推动式运镜,在引子结束后的的各种电子合成音的加入猛然间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是HEDD让我非常喜爱的一点,在“场面”的还原方面,它一直都很可以。而至于“恨”,亦来源于它的信息量揭示能力,当戴着它去重温一些录音质量较为优秀的专辑时,狂风骤雨般的细节、极为扎实的密度感让我猝不及防却又沉浸其中,可是当打开某张不知何时、忘记从何地扒来的来源不明的专辑时,我甚至会开始厌恶这张专辑,“原来这张专辑的录音这么差的么?或者说当时抓轨转录的时候实在是质量太差了??”,这种疑问永远是在HEDD套在我的头上时所产生的。
不同于定位于“监听”的其他耳机,譬如K240注重中频舍弃其他、shure 1840的声音平直却声场拥挤并错位、男人家arya声场始终有独特风格而不还原等等,HEDD在各个方面却都很对得起“监听”的定位,无论是声场、信息量还是音色,尤其是它扎实的密度感,让我想起了另一副耳机——AKG K1000,烧友口中爱称为“KK”的怪物,曾经的“难推天花板”,相似的参数、相似的密度和场面感,甚至连KK那“猪八戒耳朵”一样的佩戴调校方式,HEDD都有还原到——它也是需要手动调节一下佩戴倾角的,同样如同挂在耳边的俩个“小喇叭”,可是如今的HEDD却用更高的素质表现力来向我证明“过去的时代真的过去了”,我很喜欢HEDD,HD600已经躺在了干燥箱内,等待着某天想重温旧时光的我重新去打开箱子取出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