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0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因某帖而抛出一些“极个人主义”的对于关于“音乐味”的理解和诠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2 16: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一大早就看见此贴----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extra=page%3D1 ,那个楼主抛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就是有关于什么是音乐味。这个困扰了无数发烧友,答案千奇百怪,非寥寥几句可以讲得清,道得明,又曾几何时,被我们一直挂在嘴巴的三个字“音乐味”,在伴随我走过这么多年的岁月之后,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沉淀,也越来越淡然。


      记得无数次,看见有坛友说某某器材有音乐味,然后被跟帖“小白”(更可能是扮猪吃虎的坑子,大笑)请教“何为音乐味”。。。然后,然后就没有了。因此今天,突然很想就这个茬,来说说个人对于“音乐味”的理解和诠释。不过在此之前先说说几个有关音乐味的误区。


      一。糊


      糊绝对不是音乐味的代名词,也不是什么模拟味的代名词,模拟味作为和音乐味有着千丝万缕的词汇,其根本性质是类似的,所以它们都不可能是糊,试想连音乐细节都回放交代不清楚,味道从何而来? 要有估计也是糊味了吧。




      二。失真


      失真绝对不是正常的味道,不可否认有重口味患者(我有时候也蛮喜欢重口味的,尤其是那些“比例失真”的妹子,深的本人的喜爱。。。)对于失真的追求,然硬要将此列为“音乐味”那在本质上,就是违背了音乐的初衷,你用变态的方式人工扭曲了音乐,说这就是音乐味,那音乐岂不是要大呼冤枉栽?音乐说,我不是那个味道的!




      三。素质高,解析强,细节突出。


      这是典型的伪HIFI,如今有些国产播放器热衷于此道,这里不能点名,只能靠广大烧友去参悟了。。。。哈哈哈,这类不耐听的人造HIFI音乐,比糊更糊(中频信息都抹掉大半了你敢说不糊??),比失真更失真,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希望广大烧友能认清事实的真相,不要一失足酿成千古恨,从此沦落到变成要去被米饭纠正听音观的孩子,那种纠正方式该有多么惊悚。。。你们脑补吧。。。。




       说完了误区,如果还不入正题,恐怕是要被看官用眼神碎尸万段了。但我回头一想,音乐味这个东西,还不能说!为何? 它有前提啊!!!如果这个前提我不阐述的话,恐怕才是真的要被广大喷子淹死的。因此本人再次卖个关子,还是先来说说这些前提吧。


       一。当然是三频能量基本均衡无明显突出啦。


       什么高频能量过多,解析不自然,齿音加重等等都是会让音乐味道大打折扣的。中频过于浓郁会导致声音木讷,也是不利于音乐呈现,尤其是器乐这块是不能较好表现的,人声会导致年纪大,统一染色比较强的问题,这里值得一提的是HD650并不在这个范围,这就是HD650做的伟大的地方,虽然它的中频确实是比较厚,但在森海严谨的整体宏观调控和阻抗配比下,HD650绝对不至于“出格”。650这类是属于在整体平衡的情况下,对声音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的耳机,属于有音乐味的耳机。最后就是低频也不能像什么逼册天龙的一些耳机一样,多的不可收拾,这些都是没音乐性的耳机,本人是和这类产品划清界限的,希望不要被群起而攻之,对不幸涉及此类的朋友,表示一万分歉意。(我已经打好疫苗,你们尽管来咬)。


       二。一定的密度和解析。


       密度带来质感和凝聚力,解析带来细节和泛音,如果没有这两点,那音乐味也是无从体现的,音乐本身需要靠这两件法宝来打动人,但这两件法宝必须在第一点之下去做,第一点没有做好,这两件法宝就是摆设,天龙就干过这类愚蠢的事儿。。。。这里就不多说了,当然天龙这么干有它自己的道理,不是依旧有这么多人喜欢和买单么。。。。存在即合理嘛。。。。啊哈哈哈哈。。我感觉我像个疯子。


       三。适可而止的瞬态和动态


       这两点在音乐性中都不可缺少,但都不能做主角。他们和音乐味的关系很微妙,没有他们,音乐味也无法立足,但如果把他们放在第一位去衡量,又会影响音乐味道。 这两者和器材的材料息息相关,这也是为啥很多朋友觉得现在新的HIFI产品音乐味道下降的关系,材料的影响非常关键甚至有时是决定性的,只有高手厂家可以保证这两点达到高水准的同时调教好产品的音乐性,因为HIFI器材永远是在模拟,现场的那种自然的瞬态和动态是达不到的,一旦不自然,音乐性是会有影响的。这里我顺便解释一下瞬态和动态的含义吧,瞬态基本可以理解为录音从弱音量到大音量瞬间变化的速度感,举个例子,这方面,衡大功率的甲类功放表现就比较好,因为储备功率足嘛。。。。。至于动态,说通俗点,就是大家说的爆棚感,张弛感咯。




       OK,误区和前提全部讲完了,总该说说到底什么是音乐味了。。。
       额,其实,老子已经差不多讲完了音乐味了,你们有种来打我呀。。。来打我呀。。。。啊哈哈哈哈。




       当然。。。还没讲完。 最后就是音乐味最核心的内容了,即调音文化。


       错开了三大误区,并且有了以上三大前提,音乐味才有的一谈,那就是每家厂商对于理想中的音乐的不同理解,在以上这些基础上,所加入的不同倾向性,不同音色,不同味精,说通俗点其实也就是风格啦。比如你不喜欢HD650的风格,但你不能否认它是个有音乐味的不错的耳机(我也不太喜欢哈哈哈)。也正因为如此,HIFI市场才会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不同的音乐味道,风格,给予了玩家不同的选择,甚至同时拥有不同音乐味的器材,可以让同一段音乐有不一样的表现能力,充分把第三次艺术创造(第一次艺术创造是原作,第二次是演绎加录音,如果有第三次,那就是器材的回放了)发挥到淋漓尽致了。只是这一切的一切,个人认为必须避免上文提到的三大误区,并遵循三大前提,否则,音乐味这三个字,永远是小白和那些忽悠人的商家嘴里的装逼口头禅和掩盖垃圾的遮羞布!


2
发表于 2017-6-2 16: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潍坊
老夫觉得还是啤酒蛤蜊味儿过瘾,云山雾罩的头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30 22: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